呂曉理,黃九常,任澤儉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9)
水利工程造價審計或投資控制文獻中,對工程量清單編審、招標控制價確定、全過程審計、變更管控、計量支付核定、索賠處理等論述較多,對工程結算復審論述的較少。結算復審的工作原則、方法又區(qū)別于一般審計或造價咨詢,是甲方控制工程投資的最后一道關口,本文重點對結算復審有關問題進行了初步分析。
(1)需編寫初審說明。有些初審單位在出具結算報告時不編制審核說明,對審核依據(jù)、審核范圍、計價情況、工程量審核特殊情況、未包含部分、甲供材扣款及核準情況、材料供貨情況、遺留問題等未做相應介紹。開展復審工作時,不清楚初審對相關問題的處理方式,導致復審單位要對相關問題重新研究并提出疑問,由初審單位、委托方答復,增加了復審工作困難,拖延復審進度。
(2)核準信息價。通常合同中會約定結算采用某期信息價或施工期平均信息價,對于采用施工期平均信息價的,需要初審單位在編制說明中對開、竣工日期明確說明,并附文件依據(jù),以便于復審時核準。
(3)核對與結算方式相關的費用。不同工程合同約定結算方式不同,有“總價包干+簽證”、單價包干、按實際結算、按審計結果結算等多種形式。一是核對總價是否下浮及下浮方式、措施費是否包干,二是核對措施費是按平方包死或按清單計價,三是審核安全文明施工費包含的內容、是否與措施費重復計取。
(4)甲供材料、設備的處理。根據(jù)規(guī)定甲供材料、設備費用應計入綜合單價。在完成工程計價后,甲供材料、設備費用單價按約定進行扣款,材料用量應遵循用多少領多少的原則來確定。復審甲供材料、設備要重點核查是否按合同約定超、欠供相應條款執(zhí)行,是否按約定方式計算采保費。
(5)工料機計價檢查。施工單位結算材料中,往往存在同一項目中相同材料存在多個單價,工料機計價比較混亂,復審時要對存在問題的項目,在“工料機”表格中進行逐一檢查,并對單價進行調整。
(6)對工日的復核。復核施工及初審單位結算材料中關于工日存在的問題,一是技術工日和普通工日在單價套用經常出現(xiàn)混亂問題,二是同一類型工日在同一項目中是否出現(xiàn)不同單價,三是能夠直接通過套用定額子目的項目是否采用工日簽證,是否進行調整或直接計價。
(7)對簽證的審核。一是審核簽證中經常出現(xiàn)竣工部分已經結算的問題,二是審核土建與安裝是否同時計算工程量或重復計價,三是審核簽證的內容是否與合同及招投文件規(guī)定的有關內容重復,四是經常出現(xiàn)費用簽證,缺乏相關的材料支持,審核時應扣除費用或要求補充相關支持性文件。
(8)索賠問題處理。一是工期索賠,施工實際工期超過合同約定的工期,施工單位沒有相關證據(jù)材料證明不是其自身原因造成的,結算時應按合同約定方式扣款;二是造價索賠,對結算進行審核后,應對核減額與上報額作比較,按合同要求對超額部分按約定比例扣款;三是第三方結算索賠,由于第三方的原因造成施工單位產生損失的索賠,對索賠費用核定后,可對受損失的施工單位直接結算,復審單位應同時向甲方提供承擔責任的第三方扣取相應部分款項的結算文件。
(9)增加項目處理。有些工程在復審時存在量或價比初審提高或增加漏項內容的現(xiàn)象,該類問題主要是施工單位未認真研究初審意見或管理人員工作疏忽所致,復審時要基于“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對于該調增的項目及費用進行調增。若甲方不予以調增,應由甲方和施工單位協(xié)商處理。
大型水利項目除土建工程外,還涉及水土保持、綠化、房建、裝修、道路、管線埋設等專業(yè)項目,在結算審核和造價咨詢上,往往不能引起工程咨詢機構、甲方和監(jiān)理方的重視,造成投資控制上的失誤。
(1)研究結算條款。復審時要研究招投文件、合同及補充合同中涉及與結算相關的條款,核查是否存在與初審理解不同或者存在疏忽的內容。例如核查合同驗收報告的完工日期與合同規(guī)定完工日期是否一致,若存在延期的情況且沒有延期相關責任說明的,可視為施工單位原因導致工期延誤,應扣減相應的延期違約罰款。
(2)研究與結算相關的規(guī)范文件。核查施工周期中是否存在政策性調整的相關文件,對結算是否存在相應的影響。
(3)核查施工范圍界點。大型水利工程由不同施工標段同時施工,復查施工范圍界點是否有書面的界定范圍,若無書面的施工范圍界點證明,需搜集相關資料,確定是否存在施工范圍或者施工范圍搭界處重復計量。例如在河渠治理工程施工結算審核中,曾發(fā)現(xiàn)施工單位重復計量圍堰施工費用。
(4)注重鋼筋數(shù)量審核。一般鋼筋算量采用CAD導圖,由于有些圖紙不規(guī)范會造成導入不全,導圖后要逐一查看鋼筋屬性。一是不規(guī)則的暗柱導入后截面不對,鋼筋信息不全,需手動編輯;二是梁導入后原位標注鋼筋信息不全,梁跨數(shù)不符,梁的吊筋、次梁加筋容易漏項;三是板的鋼筋最好不要導入CAD,往往會形成重復計算。
(5)定額套項要準確。檢查定額套項是否準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回填灰土子目采用現(xiàn)場取土時,結算時定額中要扣除粘土;二是組價時往往存在重復套定額現(xiàn)象,例如屋面中水泥砂漿找平層在防水列表項和保溫列表項中分別套用水泥砂漿定額子目。
(1)核查施工范圍界面。初審單位往往未對施工范圍界面進行全面理順,可能會造成工程量重復計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給排水、強弱電、供熱等系統(tǒng)與土建的施工界面未落實清楚,造成結算工程量超出實際施工范圍;二是總包與專業(yè)分包、各專業(yè)之間的施工界面混淆,交叉處的工程量重復計算,例如地暖、裝飾照明、防火封堵、消防、外墻雨水管道等專業(yè)交叉施工處,容易出現(xiàn)重復計算工程量問題。
(2)核查定額套用。一是安裝專業(yè)各類材料設備型號規(guī)格眾多,定額子目分類繁雜,施工單位定額使用不當或高套定額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初審時容易遺漏此類問題;例如通風管道制作安裝,施工單位在投標時套用角鋼法蘭連接,實際施工采用無法蘭連接,結算初審時可能疏忽,未對綜合單價進行調整,會造成較大價格差異。二是亂套定額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例如建筑外裝修擠塑板和聚苯板保溫項目,要核對黏貼方式,是滿貼還是點貼,是砂漿黏貼還是膠黏劑粘貼,是膠粉聚苯顆粒黏貼還是干掛,不同黏貼方式價格相差較大;三是安裝專業(yè)清單計價計算規(guī)則以及定額解釋條文眾多,初審工程師可能對安裝費用及工程費率的理解或應用不熟悉,對需要換算的定額子目把握不準,也會造成較大的結算偏差。
(3)核對裝修材料。不同裝修材料價格偏差較大,復審時要對影響造價較大的裝飾材料,結合竣工圖紙,在現(xiàn)場進行逐一核對。在項目裝修審計中經常發(fā)現(xiàn),結算報告的材料與實際施工使用的材料不一致,初審遺漏會造成價格差異較大,例如原設計壓力排水管為襯塑鍍鋅鋼管,實際使用鍍鋅鋼管,結算時未進行調整。
(4)梳理設計變更。個別施工單位故意遺漏減少造價的設計變更,竣工圖中不體現(xiàn)對結算不利的變更內容,初審時未認真核對變更簽證編號,沒有發(fā)現(xiàn)此類問題。例如泵站主廠房或地下車庫管道取消保溫,但施工單位未提供設計變更,初審時未對保溫工程量進行扣減。
(1)現(xiàn)場復核鋪裝、小品。工程管理區(qū)的所有鋪裝、小品等應按竣工圖進行現(xiàn)場測量,對鋪裝石材也要現(xiàn)場進行復核材質和厚度。
(2)清點樹木數(shù)量及成活率。對所有樹木、苗木現(xiàn)場進行全面清點,每株逐一測量;對地被植物的密度(株/m2)現(xiàn)場進行實際測量,對草皮的種類及質量現(xiàn)場復核。
(3)復核定額套用。要復核新增苗木組價及園林綠化工程消耗量定額套用是否準確,一是栽植喬木定額套用裸根喬木,若套土球喬木,必須由甲方及監(jiān)理方確認,并有相應的影像資料;二是樹木支撐按照實際現(xiàn)場使用的支撐,對投標清單的支撐量進行調整,高1.5m以下的喬木不進行樹木支撐;三是喬木分常綠喬木、落葉喬木,常綠喬木一般不考慮保溫措施及費用;四是苗木養(yǎng)護若招標時規(guī)定養(yǎng)護期是兩年,按定額規(guī)定,1年內養(yǎng)護套定額,1年以上在此定額基礎上進行打折。
(1)審核土方石平衡。審核施工土石方平衡是否合理,缺方內運及余方棄置資料其否齊全。
(2)審查道路工程。要通過路面厚度取芯檢測結構層厚度與設計厚度的一致性,審查是否存在路口重復計算問題,結合油是否重復計算,人行道是否扣除沿石及樹池石的面積等。
(3)審查管線土石方工程。對管線土石方工程,主要審查是否嚴格按照清單或定額計算規(guī)則進行計算,一是按照定額計算放坡,坡度的確定是否合理,二是回填材料是否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計算,土石方開挖、回填工程量是否與路基工程量重復計算,三是溝槽開挖寬度、深度的確定是否合理等。
(4)審查檢查井工程。對管道檢查井工程,審查檢查井室數(shù)量的準確性,審查井室的實際深度是否與設計深度相符,審查承重井蓋與非承重井蓋數(shù)量的準確性等。
做好結算復審工作,必須遵循結算復審工作基本原則和方法。
(1)各方配合。結算復審工作的順利進行與各方的積極配合是分不開的,因此要理順各方關系,不能激化矛盾,做到“有理、有制、有節(jié)”。
(2)提前準備。為保證高質、高效完成復審任務,復審單位應提前按照委托方提供的施工圖紙、竣工圖,進行工程量的計算,以便在接到初審資料后馬上進入復審程序。
(3)初審結果完備。為減少審計結果的爭議,初審單位應將由施工單位簽字認可的初審結算書及有關資料移交委托方,并單獨提供初審結果的文字說明資料。
(4)客觀求實。復審要工作全面、細致,復核時突破重點,“不唯減、不唯增、只唯實”,遵循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依法維護建設、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如實確定工程結算額度。經復審認為初審結果確實誤差率較小的,應肯定初審單位的成績。
(5)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經復審認為確有問題,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錯誤一定要改正、誤差一定要明確”,盡快落實復審意見,及時進行整改。
(6)獨立開展工作。初審單位不應參與復審過程,復審完成后,初審單位根據(jù)復審結果調整初審報告并出具最終結算報告書。若復審審減額≥3%,最終結算報告應有復審單位出具。
(7)復核工程量以抽查、驗算為主。對土建工程,一般選擇結構形式相同或相似的建筑,如選取有代表性的一幢建筑、橋梁、水閘或一段道路、河渠進行復核。對安裝、管網(wǎng)、園林環(huán)境,一般要復核涵蓋工程量50%以上的子目。對重新組價部分的工程量,主要復核是否按合同約定及計價規(guī)范合理組價。一般對復審發(fā)現(xiàn)問題的同類項目,再擴大復審的范圍
結算復審有多種方式,要根據(jù)工程特點和甲方要求,選擇符合實際需求的方式開展工作,以達到理想的復審效果。
(1)幕后式。復審單位與施工單位及初審單位均不直接對接,初審資料移交、復審意見反饋、澄清、補充及核定事宜均經由委托方造價人員單向傳達與控制,對所涉及的關鍵內容委托與復審單位形成工作過程備忘錄。
(2)預先方案式。由復審單位依據(jù)委托方交底內容,事先自行制訂針對各類工程的作業(yè)清單項及進度計劃,并交由委托方造價人員審定后實施。
(3)清單對照式。依據(jù)委托方審定的作業(yè)清單項及合格標準,復審項目組逐一對照作業(yè)對象及內容,審核結果同步形成書面記錄。
(4)造價數(shù)額抽查式。區(qū)分工程類別及額度,設定最低限度的抽查名目及數(shù)量,復審后形成量價對比表及分析報告。
(1)影響大型水利工程結算審核質量的因素眾多,本文僅對結算審核的一般性的問題及處理方法進行初步總結分析,沒有利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和定額信息化手段,探索結算審核的程序和方法,尚有不足之處。
(2)為做好大型工程項目結算審核工作,一是工程咨詢機構要配備高素質的造價工程師和專業(yè)人員,根據(jù)工程的特點和初審情況,做好工作計劃或方案,采用必要的復審等方式和措施;二是甲方和監(jiān)理方要重視工程項目全過程投資控制管理,必須做好招標控制價編制、合同簽訂、工程量清單管理、變更管控、索賠處理等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