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萬章
我的研究重點在于明清書畫鑒藏與美術史研究。因為工作所需,有時候會在興趣之外向前或向后延伸。向前,便有了去年梓行的《過眼與印記:宋元以來書畫鑒藏考》;向后,便有了這本以百年藝事為主題的論著。在既往的研究中,關于近百年藝術的論著也有,如《嶺南近代畫史叢稿》等,或者在其他一些論著中也有所涉及,如《鑒畫積微錄》及《鑒畫積微錄續(xù)編》等,但畢竟只是區(qū)域美術研究或部分文章,未能形成主題。
本書的內(nèi)容,多涉及二十世紀美術名家及書畫鑒藏家。有齊白石藝術在日本的傳播及早期山水畫、黃賓虹藝術的魅力等較為宏觀的考察,也有關于陳半丁、趙少昂的葫蘆畫,費新我、黎雄才的寫生畫稿,關山月的人物畫,盛錫珊的舊京風俗圖和蘇臥農(nóng)的畫風,更有關于徐悲鴻與“嶺南畫派”、張大千與《東坡笠屐圖》的話題。在書畫鑒藏方面,涉及葉恭綽的書畫題跋、張珩與《草堂十志圖》、王季遷的早年鑒畫及蘇庚春與書畫鑒偽等。因其角度不同,或者發(fā)現(xiàn)新的材料,或者在舊材料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故全書都在突出一個“新”字,以期望有別于當類研究。這些主題,都是在鑒畫或工作中有感而發(fā),不吐不快之作?;蛟S這也是我近三十年來從事書畫鑒藏與美術史研究的一點小小心得。
本書所選取的十六篇關于近現(xiàn)代繪畫研究的文章,除《黎雄才的海外寫生畫》寫于2011年以外,其他諸篇均寫于2013年以后,尤其是近兩三年時間。這些文章,記錄了我在書畫鑒定與美術史研究中對于近百年畫史的關注,亦是明清以來書畫鑒藏史研究的延續(xù)和擴展。
書稿交付排版與制作已差不多一年之久,因為瑣事繁雜而無暇顧及序跋。近日得以從冗務中抽身,復得返自然,遂有時間與心情清理欠下的文債。巧合的是,在赴清初“四僧”之一石溪故里參加研討活動時,來到當初陶淵明誤入的桃源之地。雖然已完全找不到文學記憶中的世外仙境,但其遠離煩囂的自然風景確實讓人有乘桴之想?!俺髓酢弊匀灰仓皇窍胂耄嬲龅氖聟s有很多。面對云煙繚繞的城頭山和沅江,以前需要構思很久的文章竟然一揮而就。這算不算是得江山之助呢?
每一本書的出版都有很多的因緣際會。本書的梓行,有來自責編張雪梅的敦促抬愛,也有來自本人的不揣谫陋,更有來自親友的支持與諸多同道中人的勉勵。這一切,都是在書中讀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