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宇,聶寶華,陳東初,易 鵬,羅銘強,聶德鍵,馬德勝
(1.佛山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院,材料科學(xué)與能源工程學(xué)院,廣東 佛山528000;2.廣東興發(fā)鋁業(yè)(江西)有限公司,江西 宜春336000;3.廣東興發(fā)鋁業(yè)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528100)
Al-Mg-Si系合金,如6063、6061等高Mg/Si合金,具有中等強度、高耐蝕性、成型性能優(yōu)點,廣泛應(yīng)用于建筑、汽車、軌道交通等領(lǐng)域。目前,高Mg/Si的6063、6061鋁合金強度較低,不能滿足現(xiàn)代工業(yè)高性能需求[1]。通常在Al-Mg-Si系合金中添加Cu元素,以提高合金強度[2]。目前,Cu元素對6000系鋁合金影響研究主要這針對低Mg/Si合金。在低Cu含量低Mg/Si合金,時效強化相主要為β"相[3];對于高Cu含量合金,β"+Q"甚至Q"對合金強化起主要貢獻[4]。然而,Cu元素對高Mg/Si的6000系鋁合金時效行為影響規(guī)律研究還沒有較多研究。
相圖計算(CALPHAD)是多組分合金成分設(shè)計、相圖分析重要技術(shù)[5]。本文采用試驗研究與相圖計算的方法,研究Cu元素對高Mg/Si的6000系鋁合金時效響應(yīng)行為影響規(guī)律;采用Thermo-Calc軟件進行相圖計算,分析Cu元素對6000系鋁合金平衡相演化規(guī)律,為高性能6000系鋁合金成分設(shè)計提供依據(jù)。
以高Mg/Si的Al1.1Mg0.7Si合金為研究對象,設(shè)計三種含Cu的Al-Mg-Si合金,主合金成分及特點見表1。采用電阻爐熔煉三種Cu含量的Al-Mg-Si系鋁合金,鑄錠尺寸為300 mm×200 mm×30 mm。將鑄錠進行490℃/12 h+530℃/16 h的雙級均勻化處理后,在465℃保溫1 h,熱軋至4 mm。將熱軋板進行400℃退火1 h,冷軋至1 mm厚薄板。
表1 不同Cu含量的6000系鋁合金主成分
采用空氣循環(huán)爐對三種Cu含量的鋁合金熱處理試進行545℃×1 h的固溶處理,再采用油浴爐進行170℃下不同時間的時效處理。采用HVS-2000型硬度計進行時效硬度、電導(dǎo)率測試。采用熱力學(xué)相圖計算軟件Thermo-Calc和鋁基數(shù)據(jù)庫,計算三種鋁合金在175℃平衡相種類與含量。
從圖1可知,含Cu元素合金在時效初期時效2h內(nèi)硬度迅速增加,隨后達到時效硬度平臺區(qū),表現(xiàn)出快速時效響應(yīng)特征。而無Cu合金時效硬化速率較慢,時效4 h內(nèi)逐漸達到峰值時效硬度。隨著合金Cu元素含量的增加,Al1.1Mg0.7Si合金在175℃時效硬化速率和硬度依次提高。含Cu量分別為0、0.2%、0.5%合金在時效2 h內(nèi),時效硬化值分別達到50HV、60 HV、67 HV(圖2),合金峰值硬度分別達到114 HV、122 HV、126 HV。
圖1 不同Cu含量Al1.1Mg0.7Si合金時效硬度曲線
圖2 Cu含量對Al1.1Mg0.7Si合金170℃/2h時效硬化值影響
Al-Mg-Si-Cu系合金時效響應(yīng)能力取決于合金成分,如Mg/Si、Cu元素等。在時效早期,過飽和固溶體中的Mg和Si原子取代鋁基體的點陣位置,溶質(zhì)原子富集形成GP區(qū)。在時效早期形成Si-Si原子柱骨架[6],合金元素在Si2原子柱骨架結(jié)構(gòu)進行富集,形成不同階段時效析出相。因此,低Mg/Si的6000系鋁合金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形成GP區(qū)和β"前驅(qū)相,具有快速時效響應(yīng)特征。對于高Mg/Si的6000系鋁合金,Si元素含量較少,合金時效響應(yīng)速率較低。但是,Cu元素與合金空位、Si元素優(yōu)先結(jié)合,降低了Si元素擴散距離和GP區(qū)形成臨界尺寸[7],提高了合金快速時效能力。
6000系鋁合金時效強度取決于合金析出強化相。從圖3可以看出,在高Mg/Si的6000系鋁合金中,Mg2Si相是合金主要強化相,在不同Cu含量合金的Mg2Si相均在1.4%以上。隨著Cu含量增加,Mg2Si相逐漸減少,Q相增加。當(dāng)Cu含量達到0.2%,Mg2Si、Q相達到恒定值;當(dāng)Cu含量增加至0.3%,合金開始形成Al2Cu相,并隨著Cu含量增加,Al2Cu相含量增加。這表明,Cu含量達到0.3%后,高Mg/Si合金主要形成Al2Cu相,Mg2Si相與Q相含量保持不變,平衡相總含量增加。
圖3 Cu含量對Al1.1Mg0.7Si合金在170℃溫度下的平衡相影響規(guī)律
在不含Cu元素合金中,平衡相僅為Mg2Si相,含量為1.83%。含0.2%Cu合金平衡相依次為Mg2Si+Q(Al5Cu2Mg8Si6)相,平衡相總含量為2.12%;當(dāng)Cu含量增加至0.5%,過量的Cu元素形成Al2Cu相,平衡相為Mg2Si+Q(Al5Cu2Mg8Si6)+Al2Cu相,總含量達到2.49%。鋁合金中 Mg2Si相、Q(Al5Cu2Mg8Si6)相、Al2Cu相均對合金時效強化均有貢獻,高Cu含量合金可以獲得高的峰值時效硬度。但是,在高Cu含量6000系合金中,形成的Al2Cu相顯著降低了合金耐腐蝕性能。因此,Al1.1Mg0.7Si合金中Cu元素含量控制在0.3%以下,可以獲得合金硬度與耐蝕性匹配。
(1)對于高Mg/Si的6000系鋁合金,Cu元素提高了合金峰值時效硬度與時效響應(yīng)能力。無Cu、0.2%Cu與0.5%Cu合金在170℃時效2 h硬度分布提高了 50 HV、60 HV、67 HV。
(2)Cu元素促進Mg2Si相向Q相、Al2Cu相轉(zhuǎn)變,但平衡相總含量增加,提高了合金強度。對于高Mg/Si合金,Cu含量控制在0.3%以下,避免形成Al2Cu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