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妃
摘? 要:小學語文古詩閱讀教學,可以從其文字的意義內涵、描述手法、情感表達、思想滲入等方面入手,使學生通過說唱、演繹等方式去感受其畫面之美、韻律之美,去體驗古詩無窮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閱讀;教學策略
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特點是語言凝練,所傳遞出的文化和情感是豐富多彩而又源遠流長的。小學生所處年齡段是進行文化素養(yǎng)和精神情操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學會、學懂、學好古詩,既能讓他們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還能有效提高其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優(yōu)良的精神情操。
一、體驗古詩魅力
1. 體驗古詩的語言魅力
古人作詩,講究言簡意賅,每個字都經(jīng)過了反復地推敲與錘煉,可謂是字字珠璣,字、詞之間充分傾注了作者飽滿的情緒,體現(xiàn)出深遠的意境。因此,對于古詩的賞析,要一個字一個字地細細咀嚼,一個詞一個詞地細細品味,從細微之處出發(fā)去體驗它的無窮魅力。
例如,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tǒng)稱“教材”)六年級下冊《泊船瓜洲》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可謂是后人學習之楷模,千古傳誦之佳句。這一句中最為經(jīng)典的一個字就是“綠”,充分把春天從形態(tài)到神態(tài)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出來。從靜態(tài)來講,綠是春天的顏色,是最美的顏色;從動態(tài)來看,綠又有吹綠了的意境,增加了人性化,更具動態(tài)美。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多利用古詩中一些典型的核心詞藻,從細微處出發(fā),通過對字的揣摩,帶領學生感受古詩語言的無限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2. 觀摩古詩的表現(xiàn)手法
古詩尤其注重藝術修辭,如“比、興、賦”這三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在《詩經(jīng)》里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運用這些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能很好地兼顧內容的豐富度和形式的多樣性,對后來的詩詞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進行古詩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點分析詩人對修辭手法的嫻熟運用,以提升語文閱讀效果。
例如,在教學教材二年級下冊《詠柳》這首古詩時,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把柳條擬作用碧玉精心裝扮的美人,以用典和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柳枝在微風中的婀娜身姿。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逐個分析詩人所用的修辭手法,由淺入深、循循善誘。
二、挖掘古詩中思想和情感的表達
1. 挖掘古詩中的思想表達
常言道:詩言志,歌詠情。古人寫詩,從不為寫詩而寫詩。其目的,要么表達一種心境,一種態(tài)度;要么給人一些啟發(fā),引人深省。古詩詞古今流傳,經(jīng)歷時代變遷,被時間洗禮加持,留下來的都是精華,對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對于人生哲學的啟迪,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例如,教材六年級下冊《石灰吟》這首古詩的作者將堅強不屈的品質、潔身自好的情操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教師在挖掘詩人的思想表達時,對于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和政治背景要進行相應的介紹,這樣學生對于詩人的抉擇則會多一分了解,對其品性也會多一分敬仰。
2. 體驗古詩的情感表達
古詩有很大一部分是表達詩人情感的,如有的表達愛情,有的表達親情,有的表達友情。在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詩人的意境中,與詩人產(chǎn)生共情,學習他們的表達方式。
例如,在教學教材一年級下冊《贈汪倫》這首古詩時,教師要讓學生體會詩人和好友之間純真的友誼,朋友分別時的不舍與掛牽,讓學生學會珍惜朋友,懂得珍視友情。
三、閱讀古詩,融入美育教育
1. 體驗意境之美
好的詩句,大多很有畫面感,以抽象的文字通過藝術的加工,體現(xiàn)具象、直觀的畫面和場景。將文字和圖像巧妙結合起來,形成情景交融,詩畫一體。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可以得到和諧發(fā)展。
例如,教材二年級下冊《絕句》這首古詩,杜甫以短短的十四個字兩句詩,為世人展現(xiàn)出一幅美輪美奐的天府早春圖:黃鸝在柳梢報春,白鷺在天空翱翔。初春的景色是美麗的,詩人的心情是愉悅的。學生在閱讀學習時,也能感受到古詩意境之秀和畫面之美。
2. 體驗韻律之美
古人作詩,講究格律,句式對仗,而且押韻,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聲聲入耳,具有音律美感。因此,學生要學習和掌握其韻律和節(jié)奏,學習古詩朗讀時的語調、語速、連貫與停頓。
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上冊《觀書有感》這首古詩時,從節(jié)奏上來講應該是這樣的:半畝(稍頓)方塘(稍頓)一鑒(稍頓)開,天光(稍頓)云影(稍頓)共(稍頓)徘徊。問渠(稍頓)那得(稍頓)清(稍頓)如許?為有(稍頓)源頭(稍頓)活水(稍頓)來。稍有變化的停頓位置,帶來不一樣的節(jié)奏感。加上語速、語調的變化,韻律感立刻就出來了。學生應該學會一些關于節(jié)奏的朗讀技巧,如詩句內容表達愉悅心情的,語速較快,語調稍頓挫上揚;反之,則語調下沉,語速放慢。這些技巧在所有文章的閱讀中都可以應用。
總之,運用好閱讀技巧與方法,可以讓學生對古詩進行深層次的體驗,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把字詞學習、德育、美育的實施與古詩閱讀教學有機融合,可以做到多層次、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段志群. 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比較閱讀的應用研究[J]. 學周刊,2016(23).
[2]路珊珊.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詞選編研究[D]. 聊城:聊城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