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力
歷史的浪潮盡管浩瀚洶涌,卻不能沖淡人們對英雄的敬仰;歲月的河流盡管綿長蜿蜒,卻無法流走人們對英雄的懷念。翻開歷史的書頁,一種愛國的情思早已寫得滿篇滿章,等著后人去一一研讀。
無數(shù)先賢懷著對國家的無限熱愛而讀書,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文天祥少年時就仰慕英雄,尤愛讀《忠臣傳》。正是懷著一顆渴望為國建功立業(yè)的心,文天祥常常讀書至深夜。他的一生對國家有著絕對的忠心,直到被俘依舊寧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于文天祥而言,讀書明志更明理。
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聞一多,13歲考入清華大學后,便積極參與街頭演說活動。后來他遠渡重洋留學美國,美國的發(fā)達他看在眼里,中國的貧窮和戰(zhàn)亂他刻在心里。3年后他急匆匆回國,投身于民主革命之中。聞一多讀書和學習,無時無刻不將報國放在第一位。他原本可以擁有更富足的生活,但他卻毫不猶豫地將生命獻給了貧弱中的祖國。讀書讓聞一多成就了大我。
先賢們舍棄小我,甘愿為國家獻出一切,他們所讀的每一本書都是為了國家而讀。只要國家需要,他們可以放棄名利,放棄生命,只為了國家的強大。我相信,這是每一個中國知識分子心中的共識。
不可否認,當今一部分人似乎忘了讀書的初衷。如果人人都為一己之私,那么誰來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和奮斗呢?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每一個人都是社會這臺龐大機器里的小零件,不管多渺小,離開它機器便不能運轉從而導致生產效率降低。讀書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零件的前提。
幼時我就熟知冰心老人的名言“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如今,我才明白“好”字背后的深刻寓意,那就是為了國家更好。一心為國讀好書的人,他的人生是充實而向好的。自始至終,他都有著比別人更為清晰而堅定的目標,那種對國家的熱愛能夠在黑暗路途中為心靈引路,將人帶到光明的彼岸。這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精神。無論生活怎樣艱難,讀書人始終與國家的命運融在一起,這足以讓苦澀變得甜蜜,讓乏味變得多彩,讓平凡變得出眾。
新時代的大門已經開啟,作為年輕人,義不容辭地接受未來的挑戰(zhàn)是我們的職責?!盀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的口號永不過時,應當被一代代人銘記。乘著愛國的翅膀,我們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乘著愛國的翅膀,我們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乘著愛國的翅膀,我們要讓祖國更和諧更強大。
讀書吧,少年!這是我們的新時代!
指導老師? 何平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