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巖
(錦州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脛腓骨骨折是長骨骨折中非常常見的骨折,發(fā)病率致殘率極高,這種長骨骨折主要是由汽車碾壓、暴力擊打、滑倒和從上空墜落引起[1]。癥狀是局部腫脹、疼痛傷肢畸形和關節(jié)活動異常等。文中對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圍術期的護理得到了顯著提高,現(xiàn)情況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我院選取了2016年8月-2018年3月在醫(yī)院骨科通過影像學檢查確定是脛腓骨骨折的68例病患。本次研究納入標準是脛腓骨骨折患者,排除標準是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語言智力障礙、精神狀況欠佳的疾病[2]。隨機分成2組,觀察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齡是18-69歲之間,平均年齡是(43.7±10.6)歲;患者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初中以下的是10例,高中文化13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是11例。對照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齡是22-69歲不等,平均年齡(42.5±10.4)歲,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初中以下的是13例,高中學歷的12例,本科及以上學歷是9例?;颊呔橥獗狙芯浚话阗Y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時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2 方法:觀察組圍術期護理方法:(1)術前護理。預防患肢感染做好護理消毒工作,保持創(chuàng)面無污染,根據(jù)醫(yī)囑迅速開通靜脈通道,測量患者血壓、體溫、心率、脈搏和呼吸,術前6小時禁飲食、排空大小便、插導尿管等,跟患者溝通聊天,了解患者的個人愛好、工作、性格,保持平穩(wěn)情緒。提前更換手術服,時刻準備手術[3]。(2)心理護理。面對這種大手術,普遍患者心理壓力比較大,首先護理人員要時刻觀察患者情緒,及時開導患者減輕心理負擔,主動向患者介紹醫(yī)院和專科醫(yī)生的專業(yè)水平,對醫(yī)院和醫(yī)生樹立信心,消除患者的各種疑慮,及時耐心的向患者講解手術過程和術后護理方法,讓患者疾病康復樹立充分信心。(3)術后護理?;颊卟捎门P位,針對患肢的護理,脛腓骨骨折屬于比較大的骨折手術,根據(jù)人體解剖特點,絕大多數(shù)的患者術后小腿腫脹嚴重,必須要固定好患肢,并把患肢抬高45°,手術部位冷敷,每天2-3次,時間持續(xù)24小時,10-15min/次,這樣能減輕疼痛和腫脹。手術創(chuàng)傷面積大,故患者疼痛明顯,根據(jù)患者情況,可以適量使用止疼藥,但不宜太頻繁的使用,會增大藥物的副作用和延緩傷口愈合[4]。術后恢復過程中患者長期臥床加上刀口疼痛,不能劇烈咳嗽、不敢大活動,所以還要預防肺部感染。(4)術后預防并發(fā)癥。因為手術中患者失血過多,抵抗力也會大大降低,而術后又要很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尤其是進行手術的老年人,長期臥床血液循環(huán)不好,身體各器官功能衰退,很容易造成刀口感染。在日常的護理過程中,每天定時檢查患者的傷口,看輔料是否污染,是否有滲血情況,以便隨時消毒更換紗布,術后常規(guī)消炎3-7天,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適量抗生素抗感染和能量補充劑,傷口愈合不好是術后老年病患的一個常見問題,所以針對老年患者,護理人員更要針對性的加強護理。(5)患肢功能鍛煉?;颊叩幕贾謴颓闆r離不開功能鍛煉,及時指導患者循序漸進的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短到長的基本訓練準則[5]。通常在術后7天內疼痛比較明顯,骨折骨板不合,手術部分水腫明顯滲液,所以鍛煉以骨折部位的穩(wěn)定為主,充分減少水腫的發(fā)生和改進血液循環(huán)為基礎。一般術后半月后,患者的疼痛和腫脹情況基本消失,骨折部位和骨板也基本吻合,可以讓患者慢慢進行手臂和雙腿的肌肉收縮活動,等患者慢慢適應這些活動后,逐漸變主動鍛煉。2個月的時候傷口基本愈合,運動方面加大活動范圍,患肢可以和以前一樣活動,這樣更好的防止肌肉萎縮,對患肢的恢復非常有利,對患者指導合理科學的肌肉鍛煉可以加快骨折愈合,減少肌肉萎縮等并發(fā)癥。(6)出院小結。囑咐患者出院后在家繼續(xù)進行關節(jié)功能鍛煉,預防肌肉萎縮,但是幅度不宜過大,循序漸進的進行,2個月后返院復查骨折愈合情況,同時指導在家合理飲食,加強營養(yǎng),有利于患者盡早康復[7]。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方法?;颊呷朐汉笈浜厢t(yī)生測量血壓、體溫、脈搏、呼吸及做好患肢的消毒清創(chuàng)工作,根據(jù)醫(yī)囑建立靜脈通道并進行術前準備。術后臥位禁止下床,常規(guī)靜脈消炎針劑以及患肢的消毒,每天檢查傷口情況,防止創(chuàng)面感染。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針對性的指導其進行肢體鍛煉,循序漸進是肢體訓練的準則,患者恢復出院時要配合患者辦理出院手續(xù),指導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囑咐患者2個月后返院進行拍片檢查,生活中禁食煙酒辛辣食物,這樣對患肢恢復有很大幫助。
3 觀察指標:(1)比較2組病患的痊愈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天數(shù)。(2)觀察2組護理滿意度,以術后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運用100分制,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70-90分為滿意,7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一般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shù)×100%。
5 結果
5.1 2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天數(shù)對比: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天數(shù)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1。
表1 2組術后恢復情況對比
5.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的護理總評分98.82%,較對照組88.02%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在長骨骨折中常見的是脛腓骨骨折,脛腓骨骨折致殘率高、發(fā)病率大、錯位率高、術后恢復較慢的特點[8]。脛腓骨骨折大都是由暴力、汽車碾壓或高處墜落引起的骨折,一旦發(fā)現(xiàn)骨折必須及時進行手術,脛腓骨骨折術后需要長期臥床休息,會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采取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能極好的避免了長期臥床帶來患者的不便,而因為創(chuàng)傷面積較大,所以骨折恢復比較慢,這樣就很容易并發(fā)感染、骨折愈合不好、局部組織損傷等并發(fā)癥,尤其是老年人長期臥床很容易形成血栓因子造成血栓,這樣對病患的術后恢復非常不利。根據(jù)調查說明,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不但能減少脛腓骨骨折術后疼痛感,還會大大提高了痊愈時間[9]。在臨床護理中常用的是整體護理干預模式,此模式提倡以病患為中心,在新型護理理念的引導下,將常規(guī)護理改變的更加優(yōu)質、細致和全面。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天數(shù)比對照組短(P<0.05);因為脛腓骨骨折患者術后疼痛感比較明顯,會讓病患變的焦慮、煩躁、抑郁等,而整體護理干預能大大降低脛腓骨骨折患者術后疼痛感,極大的改善了病患的焦慮、煩躁和抑郁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對術后的恢復有大大的幫助。整體護理干預是以患者為中心,以康復為目的[10]。對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進行圍術期的護理方法,是在術前對病患進行心理疏導,開導患者消除負面情緒,積極配合術前準備;術后臥床體位要正確規(guī)范,指導合理規(guī)范的肌肉鍛煉方法,保持傷口清潔干燥,護理好術后患者疼痛的恢復,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幫助提早康復出院。在每一位患者入院時通過與病患的交流和溝通中,充分了解病患的心理情緒、性格、愛好、家庭情況以及病情等,這樣會更好更全面的制定一套護理方案,這種目的性強的護理干預會高效的提高護理的質量,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臨床護理追求的領域是患者的身心健康,減輕病患的身體病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這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通過對圍術期加強護理,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情況大大提高,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是98.82%,對照組是88.0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的表明整體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有利于減少醫(yī)療糾紛,提高醫(yī)院良好社會形象,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減輕疼痛感,促進骨折痊愈,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