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丹,張新華,2,3,熊厚鋒,2,3,黃海鳳
(1. 九江學院 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5; 2. 九江學院 江西省生態(tài)化工工程技術中心,江西 九江 332005; 3. 九江市流域管理與生態(tài)保護重點實驗室,江西 九江 332005; 4. 浙江工業(yè)大學 環(huán)境學院, 杭州 310032)
含氯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chlorinated c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VOCs)在工業(yè)上常用作溶劑、脫脂劑,以及生產(chǎn)高附加值中間體[1-2],環(huán)境空氣中的CVOCs是大氣光化學煙霧、溫室效應和平流層臭氧層破壞的重要前體物之一[3]。高效低能耗的催化燃燒法是處理CVOCs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4-7],其關鍵是優(yōu)選適宜的催化劑[8]。MnO2作為一種環(huán)境友好的催化材料,具有高效的反應/氧化循環(huán)[9-11],不同結構的MnO2對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催化燃燒的性能差異較大[12-14]。然而,單一的MnOx在催化氧化CVOCs時,中間氯物種易在活性位形成穩(wěn)定的吸附態(tài),造成催化劑失活[15]。通過金屬摻雜、離子交換、形貌和結晶度控制等手段,可以提高MnOx氧化物表面的氧空穴濃度,進而增強其催化氧化CVOCs的活性[16-17]。隱鉀錳礦是一種八面體型的MnO2分子篩(OMS-2)[18- 19],具有多孔性、隧道結構,優(yōu)良的離子交換性和晶格氧釋放能力,是一種優(yōu)良的氧化劑[15,20],特別是其分子結構中混價Mn原子(+2,+3,+4)可被過渡金屬陽離子同晶取代,進而調(diào)控其表面氧空位濃度、比表面積,以及氧化還原性,提高其對CVOCs的催化氧化活性和產(chǎn)物選擇性[21]?;谶@一點,本文采用一步氧化回流法制備了系列過渡金屬摻雜的隱鉀錳礦型OMS-2催化劑,以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 DCM)催化氧化為模型反應,研究了不同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對DCM的催化氧化活性和選擇性,結合多種表征手段,研究過渡金屬摻雜OMS-2催化氧化 DCM的構-效關系。
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采用一步氧化回流法制備。以Sr 摻雜OMS-2為例:4.4 g MnSO4·H2O溶于15 mL去離子水后轉入三口燒瓶中,加入1.5 mL濃硝酸,攪拌混勻,連接回流裝置,控制反應溫度為100 ℃。稱取2.98 g高錳酸鉀溶于40 mL去離子水后逐滴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另取一定量的Sr(NO3)2(Sr/Mn原子質(zhì)量比為10%)溶解于少量的去離子水,繼續(xù)滴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混合液在100 ℃下回流反應24 h后,減壓抽濾,濾渣用去離子水洗滌3~4次,產(chǎn)物置于105 ℃的烘箱中干燥,最后在450 ℃馬弗爐中焙燒5 h,研磨后置于干燥器中備用,標記為10Sr/OMS-2。分別Cr(NO3)3·9H2O、Ce(NO3)3·6H2O和NH4VO3為前體物,按照同樣的方法制備3種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標記為10M/OMS-2(M= Cr、Ce、V)。
X射線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分析采用荷蘭PANalytical公司生產(chǎn)的高分辨多晶X衍射儀(X′Pert PRO型)。測試采用Cu靶,Kα輻射源(λ=0.154056 nm),管電壓40 kV,管電流30 mA。掃描步長0.03°,記錄范圍10°~80°。樣品的晶相結構采用jade 6.0分析。氮氣吸附/脫附測試采用Micromeritics ASAP2010物理吸附儀。測定前,樣品預先在280 ℃下真空脫氣5 h后在-196 ℃下進行吸附-脫附實驗,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分別采用 BET和BJH方法計算。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HR-TEM)表征采用荷蘭Philips-FEI公司Tecnai G2 F30 S-Twin采集。場發(fā)射電壓為300 kV,點分辨率為0.20 nm,線分辨率為0.10 nm。樣品用無水乙醇超聲分散后,滴在超薄碳膜上,干燥后進行圖樣采集。激光拉曼光譜(Laser Raman spectra)在LabRAM HR-800(法國)光譜儀上進行,拉曼光譜儀配置氣冷式多通道CCD 檢測器,以Ar+離子為發(fā)射源,激光波長為 531.95 nm。樣品測試在室溫、干燥環(huán)境下進行,入射光功率3 mW,樣品采樣束斑約為1 nm,分辨率為2 cm-1。
催化活性測試在常壓固定床中進行,反應管材質(zhì)為石英,內(nèi)徑為6 mm,催化劑用量為0.2 g,石英砂用量為1.8 g,催化劑采用三明治方式裝填,即在石英反應管中部裝填催化劑,兩端裝入一定量的石英砂對進氣進行預熱和保溫,石英砂兩端用石英棉封堵防止物料流失。濃度為3 750 mg/Nm3DCM通過鼓泡法產(chǎn)生,鼓泡空氣攜帶一定濃度的DCM與稀釋空氣在緩沖瓶中混合后進入固定床反應器,氣體流量均使用質(zhì)量流量計控制(MFC,北京七星電子)??刂品磻账?GHSV)為15 000 mL/(gcat·h)。DCM和含氯有機副產(chǎn)物采用氣相色譜(捷島 GC-1620,F(xiàn)ID 檢測器)進行在線檢測,尾氣中的Cl2和HCl用0.0125 mol/L的 NaOH溶液吸收后,分別采用N, N二乙基對苯二胺鹽酸鹽(DPD)滴定法和離子色譜法進行分析。
圖1顯示了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納米催化劑的XRD衍射圖譜。由圖可知,在衍射角12.7°,18.0°,28.7°,37.6°,42.0°,以及49.8°出現(xiàn)了K2-xMn8O16的特征衍射峰位(PDF#:44-1386),分別對應于K2-xMn8O16的(101),(002),(103),(211),(013),以及(114)晶面,表明合成的催化劑為隱鉀錳礦結構。此外,在衍射角為23.2°,38.1°,及55.1°還觀察到了Mn2O3的特征衍射峰(PDF#:24-0508),分別對應于Mn2O3的(211),(400),以及(440)晶面的衍射。在過渡金屬摻雜OMS-2納米催化劑上均未能檢測到金屬氧化物的特征衍射峰,表明過渡金屬氧化物在OMS-2上分散比較均勻。對于Sr摻雜的OMS-2,其表面還可以觀察到SrSO4的特征衍射峰位(PDF#:05-0593)。
圖1 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納米催化劑的XRD表征Fig 1 XRD patterns of OMS-2 nano-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transition metals doped
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的N2-吸脫附表征結果列于表1。由表可知,與未摻雜的OMS-2相比,Ce摻雜后的OMS-2的比表面積增大,而V,Sr和Cr摻雜后的OMS-2比表面積減小,過渡金屬摻雜后的OMS-2孔容下降,表明這些摻雜的過渡金屬離子易在OMS-2表面聚集,堵塞了催化劑表面的部分孔道。
表1 過渡金屬摻雜 OMS-2 納米催化劑的織構性質(zhì)
圖2 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透射電子顯微鏡圖(a: OMS-2; b: 10V/OMS-2; c: 10Sr/OMS-2; d: 10Ce/OMS-2; e: 10Cr/OMS-2)Fig 2 HR-TEM of OMS-2nano-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transition metals doped: (a) OMS-2; (b) 10V/OMS-2; (c) 10Sr/OMS-2; (d) 10Ce/OMS-2; (d) 10Cr/OMS-2
圖 3 顯示不同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的拉曼光譜圖。
圖3 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的拉曼光譜Fig 3 Raman shift of OMS-2 with different transition metals doped
在波數(shù)為294 ,384 ,576 以及635 cm-1左右出現(xiàn)了錳氧化物的特征拉曼峰,294 與384 cm-1左右的拉曼峰歸屬于Mn-O-Mn鍵的變形振動;576和635 cm-1左右的拉曼峰歸屬于Mn-O鍵的伸縮振動[22]。過渡金屬摻雜后,OMS-2在和635 cm-1附近的拉曼峰的位移和強度呈不同程度的變化,表明過渡金屬摻雜對OMS-2的Mn-O晶格產(chǎn)生影響[22, 23]。對不同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在635 cm-1附近的Mn-O鍵Raman伸縮振動峰擬合,并依據(jù)胡克定律計算了不同過渡金屬摻雜 OMS-2中Mn-O鍵的鍵力常數(shù),結果列于表2中。
表2 過渡金屬摻雜OMS-2納米催化劑的Mn-O鍵力常數(shù)
式中:νi為拉曼位移;c為光速(m/s);ki為鍵力常數(shù)(N/m);μ為有效質(zhì)量。
圖4顯示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催化燃燒DCM的起燃曲線,相應的活性數(shù)據(jù)列于表1。
由圖4可知,在實驗溫度范圍內(nèi),DCM在不同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催化劑上可以達到100%轉化率,但催化燃燒活性不同。通過比較T90(DCM 轉化率為90%時對應的溫度),DCM在不同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的催化燃燒活性順序為:10Sr/OMS-2>10Cr/OMS-2>OMS-2>10Ce/OMS-2>10V/OMS-2。Sr和Cr摻雜OMS-2催化燃燒DCM的活性較好,其T90分別為254 ℃和256 ℃;而Ce和V摻雜后,OMS-2對DCM催化燃燒活性下降,與未摻雜的OMS-2相比,其T90分別增加了37和89 ℃。
圖4 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納米催化劑上DCM的催化燃燒活性(3 750 mg/Nm3 DCM,空氣平衡,GHSV:15 000 mL/(gcat·h))Fig 4 The light-off curves of DCM over OMS-2nano-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of transition metals doped (3 750 mg/Nm3 DCM, air balance, GHSV: 15000 mL/(gcat·h))
圖5 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催化燃燒DCM含氯產(chǎn)物的選擇性(3 750 mg/Nm3 DCM, 空氣平衡, GHSV: 15 000 mL/(gcat·h)Fig 5 Chlorinated products distribution of DCM combustion on OMS-2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transition metals doped (3 750 mg/Nm3 DCM, air balance, GHSV: 15 000 mL/(gcat·h))
對于CVOCs催化燃燒而言,催化劑燃燒產(chǎn)物的選擇性比燃燒活性更為重要,不良的選擇性可能會生成毒性更大的多氯副產(chǎn)物。圖5顯示了不同過渡金屬摻雜 OMS-2上DCM催化燃燒時含氯產(chǎn)物的分布。
由圖5可知,DCM在過渡金屬摻雜 OMS-2上催化燃燒的含氯產(chǎn)物主要為 HCl、三氯甲烷(TCM)、四氯化碳(CTC)和 Cl2,但濃度分布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對HCl的最大選擇性依次為:OMS-2(425 ℃)>10V/OMS-2(450 ℃)>10Cr/OMS-2(350 ℃)>10Sr/OMS-2(350 ℃)> 10Ce/OMS-2(400 ℃)(括號為對應的溫度,下同)。未摻雜OMS-2對HCl的選擇性最好,425 ℃時,產(chǎn)率可達2 184.1 mg/Nm3,其次分別為V、Cr摻雜的 OMS-2,在350 ℃時,產(chǎn)率分別為2 063.7 mg/Nm3和1 899.7 mg/Nm3。對于TCM,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的最大選擇性次序為:10Sr/OMS-2(225 ℃)>10V/OMS-2(375 ℃) >OMS-2(225 ℃)>10Cr/OMS-2(200 ℃)>10Ce/OMS-2(250 ℃)。Ce與Cr 摻雜OMS-2對TCM的生成抑制性最好,其最大產(chǎn)率分別為198.4 mg/Nm3(250 ℃),以及 220.4 mg/Nm3(200 ℃)。對于CTC,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的最大選擇性次序為:10Ce/OMS-2(450 ℃)>10Sr/OMS-2(450 ℃)>10V/OMS-2(375 ℃)>OMS-2>10Cr/OMS-2(- ℃)。Cr摻雜的OMS-2催化劑對CTC的抑制性最好,實驗未能檢測到CTC生成,Ce摻雜的OMS-2轉化DCM時會產(chǎn)生大量的CTC,400 ℃時,其產(chǎn)率可達826.6 mg/Nm3。此外,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催化轉化DCM時均生成了一定量的Cl2,可能與Deacon反應有關(2HCl+1/2O2=H2O+Cl2)[24]。對Cr摻雜的OMS-2,其Cl2濃度最大可達42.5 mg/Nm3(250 ℃)。
DCM在不同過渡金屬摻雜OMS-2上催化燃燒活性和含氯產(chǎn)物的選擇性顯著不同,Sr、Cr摻雜后,OMS-2對DCM催化燃燒活性增加,而V,Ce摻雜后,OMS-2對DCM的催化燃燒活性下降。對含氯產(chǎn)物而言,過渡金屬摻雜后,OMS-2對HCl的選擇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含氯副產(chǎn)物TCM和CTC的分布顯著不同。Sr摻雜OMS-2對DCM較好的催化燃燒活性,這可能與其生成的SrSO4有關。但DCM在其上轉化生成了大量的TCM和CTC。Cr摻雜OMS-2不僅對 DCM有良好的催化燃燒活性和HCl選擇性,且能顯著抑制TCM和CTC生成。V摻雜OMS-2對DCM催化燃燒活性較低,有較高的HCl選擇性,但DCM 在其上轉化時也生成了一定量的TCM,這可能與V 摻雜的OMS-2酸性較高有關。而Ce摻雜OMS-2雖然對DCM的轉化活性不高,且對TCM生成有良好的抑制性,但DCM在其上轉化時生成大量的CTC,且HCl的產(chǎn)率也不高。XRD表征結果顯示,過渡金屬摻雜OMS-2的晶相為隱鉀錳礦結構(K2-xMn8O16),包含一定量的Mn2O3和SrSO4(Sr摻雜OMS-2),HR-TEM顯示不同過渡金屬摻雜 OMS-2為棒狀,晶面標定結果與XRD測定結果吻合。N2-吸脫附顯示,過渡金屬摻雜OMS-2具有微孔結構,除Ce摻雜OMS-2以外,Sr,Cr和V摻雜后,OMS-2比表面積和孔容下降,表明這些摻雜的過渡金屬在OMS-2表面聚集,堵塞了催化劑部分孔道,但過渡金屬摻雜OMS-2催化燃燒DCM活性與其表面積大小相關性不大。Raman光譜顯示,過渡金屬摻雜對OMS-2八面體分子篩的Mn-O晶格產(chǎn)生影響,通常認為,635 cm-1左右的Mn-O伸縮振動拉曼特征峰與OMS-2表面的氧空位缺陷濃度相關[25]。OMS-2表面的氧空位缺陷濃度越高,Mn-O伸縮振動的拉曼特征峰向低波數(shù)方向偏移越大。對不同過渡金屬摻雜的 OMS-2的Mn-O伸縮振動的拉曼特征峰進行分峰擬合(圖3),并通過胡克定律計算了不同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的Mn-O鍵的鍵力常數(shù)K[26],結果見表2。通常,OMS-2中的Mn-O鍵的鍵力常數(shù)越小,八面體分子篩的晶格扭曲越容易,導致OMS-2中的晶格缺陷越多,與氣相氧的吸附和交換更加容易[27],催化劑的活性越高。不同過渡金屬摻雜的OMS-2的鍵力常數(shù)順序為:10Sr/OMS-2>10Cr/OMS-2> OMS-2>10Ce/OMS-2>10V/OMS-2,這與催化燃燒DCM的活性順序是一致的。
本文采用一步回流法制備了Sr、Cr、Ce、V摻雜OMS-2催化劑材料,研究了DCM在其上催化燃燒活性及其產(chǎn)物分布,結論如下:
(1)過渡金屬Sr、Cr、Ce、V摻雜的OMS-2對DCM有不同催化燃燒活性和產(chǎn)物選擇性;
(2)Cr摻雜的OMS-2對DCM有優(yōu)良的催化燃燒活性和HCl選擇性,且能抑制多氯副產(chǎn)物生成(TCM 和 CTC);DCM在Sr、Ce和V摻雜的OMS-2 上轉化會生成一定量的多氯副產(chǎn)物;
(3)Cr摻雜OMS-2是一種優(yōu)良的DCM催化燃燒材料,可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