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琦 湖南省長沙市周南中學 李思文 湖南省長沙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高中是每個學子最重要的三年,高考也是每個學生全力奮斗的目標,為了能夠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每個人都在堅持不懈地奮斗著。有些人他們選擇通過體育訓練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所以體育特長生的選拔和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這關(guān)系著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人生中重要的轉(zhuǎn)折點。體育教師要認真負責的選拔出適合體育的、優(yōu)秀的特長生,并且設置合理科學的訓練策略。
參加高中體育特長生選拔的學生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愛好體育運動,但是成績不太理想。這類學生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較好,也愿意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訓練。另一種就是成績還不錯,但是身體素質(zhì)較差,希望通過體育特長生能夠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面對身體素質(zhì)和文化成績兩極分化嚴重的現(xiàn)象,會對后續(xù)的培訓活動產(chǎn)生嚴重影響。如何設置科學合理的選拔策略,也成為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保障。
制定選拔制度首先要對參加選拔的學生進行身體檢查,看他們是否具有基本的身體素質(zhì),能否參加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不能有心臟病、哮喘、消化道腫瘤等不適合劇烈運動的身體疾病。其次就是專業(yè)訓練測試和文化成績考試。文化成績考試一定要合格,這樣一來可以平衡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體育特長生共同學習進步。進行專業(yè)訓練測試一是篩選出身體素質(zhì)合格的學生,二是查看了解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好制備出今后的訓練策略。其中在進行專業(yè)訓練測試時,不僅要考驗他們的速度和力量,還要考驗他們的靈敏度和柔韌性等。
例如,在選拔籃球體育特長生時,很多學校只是一味地看重他們的身高是否合格,但是籃球作為一項速度和力量的運動,身高并不是唯一的選拔標準,它還要求學生擁有足夠的力量,經(jīng)得起在比賽過程中的沖撞。速度也要足夠的快,50 米短跑要求至少能達到5 秒4,100 米達到12 秒6。因此在選拔時一定要注意全面性,不要只是局限于單一的標準,嚴格要求認真對待。
體育特長生首先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有足夠的體能去參加各項訓練。那么關(guān)于力量的訓練內(nèi)容,主要是圍繞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進行全面的能量訓練。
具體措施如下,每天早晨六點起床,進行一個小時的晨跑,吃過早飯后休息一會,九點正式展開訓練,直到中午都進行核心力量訓練。100 米短跑,跳遠和跳高都是訓練下肢和胯部的力量。除此之外,還有寬深蹲、半深蹲、負重深蹲。其中負重深蹲要求至少深蹲到1.5-2 倍體重,因為那時彈跳力是最強的,一旦當深蹲超過人們的2 倍體重后,彈跳力便很難再提高上去。這是因為力量主要是以肌肉量為基礎(chǔ)的,當學生在深蹲時超過體重的2 倍后,力量對彈跳產(chǎn)生的正面影響和體重對彈跳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會相互抵消,如此一來便很難再跳得更高了。
體育訓練除了綜合性訓練外,還應進行專項化技能訓練。綜合性訓練是為了保證學生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要求他們在速度、力量、彈跳力等各個方面都是達到標準,而技能專項訓練是根據(jù)一項特定的運動有目的的進行訓練。例如立定三級跳遠,跳遠的距離與每次跳遠的垂直速度、起跳角度和身體平衡力度有關(guān),所以根據(jù)這幾點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專項練習。
首先要學會掌握基本動作,連續(xù)三級跳遠。第一跳是單足跳,兩臂揮動帶動身體起跳,同時雙腳用力蹬地幫助起跳,在下落時大腿需要發(fā)力,進行屈膝緩沖準備第二次彈跳。在日常訓練時一般采用左去右來或是右去左來的訓練方法,而且距離要控制在25~30 米。第二跳是跨步跳,學生需要積極蹬伸髖、膝、踝三個關(guān)節(jié),同時雙臂揮動,帶動身體快速上擺,幫助起跳。第三跳是跳躍,最后是落地。在訓練時主要就是進行收腹跳練習和跳躍高度練習。教師為了更好的訓練學生,可以讓他們進行跳臺階練習,老師可以設置高度,讓學生多加練習,這個過程主要是鍛煉學生腿部肌肉的張力和肌肉的爆發(fā)力,當然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水平作出不一樣的調(diào)整。
體育訓練內(nèi)容龐大而且極其消耗學生的體能,考驗他們的意志力和耐力。為了更好的督促他們訓練,必須要進行制度化管理。體育生每天運動多長時間,具體怎樣鍛煉,都必須要具體的規(guī)劃出來,甚至他們的一日三餐都要嚴格看管,確保蛋白質(zhì),維生素等營養(yǎng)都一一具備,這也是為了他們能夠更好的進行訓練,達到合格甚至優(yōu)秀水平,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大學夢。對于體育生要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由于體育生的訓練項目的繁多導致很多時候缺乏老師的監(jiān)督,所以這樣的現(xiàn)象導致一些自律性差的體育生就會在訓練中偷懶放松,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就會毀了這一部分體育生的大學夢。
對于如何做好體育生的監(jiān)督和保證訓練需要做出詳細的訓練計劃和管理制度。針對體育生的訓練項目要每天進行詳細的訓練計劃、訓練時間和訓練量,而且在每天的訓練計劃中要隨時都有體育老師在一旁監(jiān)督,確保每一名體育生都按時按量的完成每一天的訓練任務。通過詳細的訓練計劃讓體育生和其他文科生、理科生一樣有計劃的進行學習,讓操場上的體育生更加的有紀律性,而且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最大程度的訓練量。
有了詳細的訓練計劃還不足以,每一天的訓練計劃的按時按量的完成是需要嚴格的管理制度去作為后盾。對于無事卻不能及時到場訓練的體育生以及在訓練場上偷懶的、不能按時按量完成任務的體育生都需要做出嚴厲的懲罰措施,可以通過讓體育生跑圈或者坐俯臥撐等方式來進行懲罰措施,并且深刻的自我反省,向老師遞交一份深刻的反省改錯保證書。對于情節(jié)十分嚴重而且不服從老師管理的體育生可以做出開除體育生資格等嚴重的懲罰措施。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所以一定要制定嚴格合理的管理制度去約束體育生,讓體育生在一個有紀律、有規(guī)矩的操場上實現(xiàn)自己的大學夢想。
月有陰晴圓缺,人的體質(zhì)有優(yōu)劣之分,對于所有的體育生不能一概而論,由于存在著身體素質(zhì)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所以在指定合理的訓練計劃時一定要考慮這方面的問題,不能因為都是體育生而根據(jù)老師的意愿去制定訓練計劃,也不能根據(jù)其中的某個人或者一部分人去制定訓練計劃。古人云:“因材施教乃大智慧”,所以在制定訓練計劃時要考慮所有人、所有的因素,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對于每一名或者相差不多的體育生群體有著適合他們自己的訓練計劃。
對于如何做好因材施教是一個很難的話題,對于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學生來講,由于學生人數(shù)龐大不能做到每一名學生都得到相應的學習計劃,所以因材施教的方法不適合運用。但是這對于體育生來講卻是恰恰相反,由于選擇成為體育生的學生占比只有百分之零點幾,所以體育生的學生群體很少,這為因材施教的施行奠定了基礎(chǔ),而且體育生的身體素質(zhì)雖然有著優(yōu)劣之分,但是都可以通過后期的訓練拉小差距,所以在制定訓練計劃之前對于所有的體育生在每一項體育項目上都進行一個簡單粗略的測試,統(tǒng)計每一名體育生在各個體育項目的成績,以此成績來進行訓練安排,對于一些體育項目薄弱的體育生可以在提高水平的同時減輕訓練量,在后期的訓練中慢慢的增加訓練量,避免出現(xiàn)體育生受傷的現(xiàn)象。但是考慮到師資問題,可以將體育生進行分組訓練,按照身體素質(zhì)的優(yōu)劣分成幾個不均等的小組進行訓練,這樣不但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而且也避免了出現(xiàn)訓練的復雜化。
針對現(xiàn)在所有高中學校存在的體育老師師資隊伍薄弱的現(xiàn)象,首要解決的問題是體育老師的師資隊伍薄弱問題,由于現(xiàn)在的很大一部分高中學校都為了爭取升學率,對于本校的體育生并沒有那么的看重,忽視了這一部分學生們所能帶來的升學率,而這一思想的貫徹也就導致很大一部分的高中學校對于招收體育老師的名額也是少的可憐。這一現(xiàn)象的解決方法是打破校領(lǐng)導這一錯誤的教學思想,不能只依靠文科生和理科生,校領(lǐng)導要看到不僅僅只有坐在教室里面的學生可以考上好的大學,這些在操場揮灑汗水的體育生也可以考上名牌大學,全國最出名的清華大學都有體育系,而且通過體育考入清華體育系的體育生也不在少數(shù),所以一定要打破老舊的思想,即認為體育生不能考上名牌大學。
優(yōu)秀的團隊都有著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引領(lǐng)者,體育老師作為體育生的引領(lǐng)者,體育老師也需要有著非常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zhì),俗話說:“不能讓小的比過老的”,所以作為體育路程上的前輩,體育老師要通過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zhì)為體育生做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用,給那些迷茫的體育生一個奮斗的目標,給那些有著清晰目標的體育生加油鼓勁。當一個團隊的隨從者大于領(lǐng)導者,那么這一個團隊將會很快分崩離析,從古代藩王造反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一道理。所以為了體育生可以更好的開展訓練計劃,也為了體育生更好的執(zhí)行管理制度,體育老師無論在哪一方面都需要保持著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zhì),可以隨時鎮(zhèn)住那些不聽話、不守紀律的體育生,這也是體育老師進行訓練的底氣。舉例來說,當讓短跑冠軍蘇炳添來擔任體育老師,相信沒有一個體育生敢不服從制定的訓練計劃,每一個體育生都會乖乖的按時按量的完成訓練任務,并且不會有任何的怨言,而且體育生內(nèi)心還在期待想成為像他一樣的世界冠軍。所以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和服從是順利開展體育訓練的根本基礎(chǔ)。
總而言之,高中體育特長生的選拔一定要嚴格要求認真對待,選拔出最合適的人選。在制定訓練策略時,首先要開展多樣力量訓練,增加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確保能夠參加今后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其次要進行技能專項訓練,更具某一特定的運動進行有目標的練習。最后要加強體育訓練的制度化管理,協(xié)助他們不斷強化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