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芹
(淄博市淄川區(qū)醫(yī)院,山東 淄博)
原發(fā)性擴張型心肌病(dilate cardiomyopathy, DCM)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感染學說:認為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慢性階段或后遺癥;自身免疫學說:心臟本身的抗原抗體反應所致;微循環(huán)痙攣學說:冠脈微循環(huán)痙攣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營養(yǎng)及代謝障礙:特別是一些酶的異常。DCM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其起病隱匿,預后不良[1]。2010年1月以來我們收治DCM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24例?,F(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DCM 24例患者中男13例,女11例,男女之比為1.2∶1;年齡23-80歲,平均58歲,病程4個月-26年。所選的24例患者均有心衰、并伴隨各種心律失常。其中包括3例房性早搏、12例室性早搏、6例房顫、7例左束支傳導阻滯、2例結性早搏在內的異位心律癥狀。3例腸道感染,4例泌尿系統(tǒng)感染、16例合并呼吸系統(tǒng)感染。死亡10例,其中死于尿毒癥4例,呼吸衰竭2例,嚴重心律失常2例,心源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
心衰常為DCM伴多臟器損害的始動因素,除心臟外最早、最多累及的臟器為肺臟10例,其次為胃腸道7例,大腦4例,腎臟2例,肝臟1例?;颊哳A后與累及器官的數(shù)目明顯相關。本組24例中二臟器受損11例,死亡2例;三臟器受損8例,死亡3例;四臟器以上受損5例,死亡4例。
24例均有重度心衰,合并各種心律失常,其中房顫6例,房早3例,結早2例,室早12例,左束支傳導阻滯7例,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8例,各種房室傳導阻滯7例,心源性休克3例,未發(fā)生休克者也多表現(xiàn)為明顯低血壓狀態(tài)。
本組并發(fā)呼吸道感染16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氣管肺炎4例,呼吸窘迫綜合征1例,胸腔積液3例。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嚴重者表現(xiàn)為胸痛、咯血。
本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腸功能受損。臨床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厭食、納差、腹痛、腹脹,個別病例表現(xiàn)為便秘,嚴重1例并發(fā)應激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約2500ml,致胃腸功能衰竭死亡。
24例DCM中15例做腎功能檢查,其中8例有輕重不同程度的受損,蛋白尿5例,少許白細胞8例,顆粒管型1例,尿毒癥3例,氮質血癥6例。
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16例),頭暈(12例),惡心嘔吐(21例),嚴重時出現(xiàn)意識模糊、譫妄、昏迷、呼吸不規(guī)律,其中2例并發(fā)腦出血,形成腦疝死亡。
本組24例DCM患者均合并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馬上將其安排在監(jiān)護病房,并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jiān)測,準確及時地完成了各項治療和護理。
DCM并多器官功能損害的死亡率高,治療困難,故加強對DCM患者的預見性護理,對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1)對患者及家屬就有關DCM防止知識進行宣教,幫助他們對病情進行初步認識,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提高治療配合度,合理作息,健康飲食,不暴飲暴食,控制鈉鹽攝入為每日5g以下[2,3]。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傾聽患者主訴,調節(jié)患者情緒。(2)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心功能,對各臟器的缺血缺氧狀況進行糾正,消減病毒感染、高血壓、糖尿病、營養(yǎng)障礙、貧血等加重病情的因素。(3)在護理前對患者的病史進行了解,避免不必要的危險產生,對危險因素及早預防,備齊搶救物品,以便及時搶救[4]。
高度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及神志變化情況,有無頭痛、頭暈現(xiàn)象,脈率、心率、心律、血壓及心電圖的變化;尿量、顏色、尿比重、尿素氮的變化;同時觀察呼吸頻率、深度及血氣分析的變化;血糖、尿糖、肝功能,飲食習慣的變化[5]。還要觀察皮膚黏膜有無黃疸,肝脾大小,腹部有無移動性濁音,有無腹痛、腹脹、惡心、嘔吐以及嘔吐物和大便顏色的變化。在監(jiān)護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征象,及時與醫(yī)師取得聯(lián)系。
(1)加強對心臟的保護和支持,避免和消除情緒激動、飽食、緊張、用力排便、過勞等增加心臟負荷的因素;在使用利尿劑、洋地黃類、抗心律失常、血管擴張劑等藥物時,對藥物使用效果及毒副作用要認真觀察;結合病人的心功能狀態(tài)調整每日輸液量及速度,通過增加飲食的方式,滿足其生理需要液量和熱量。以此來糾正心衰和各種心律失常。(2)為防止和減少肺部感染的發(fā)生,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充分給氧,改善肺功能[6]。鼓勵患者主動咳嗽,對于排痰困難的患者,通過叩背、霧化吸入和變換體位等方式促使痰液排除,對于需要吸痰的患者,應在吸痰前后讓患者進行充分吸氧。與此同時,為防止肺部感染,應對呼吸道疾患進行積極治療。為防止醫(yī)源性感染,應對氧氣導管、吸痰管、霧化吸入器、濕化瓶、呼吸機各部件進行定期消毒。(3)大腦的保護和支持減輕腦水腫,以應用呋塞米類藥物為主,避免甘露醇的應用,加強對癥處理,盡早糾正腦缺血狀態(tài),改善腦功能。(4)加強泌尿系統(tǒng)護理,及早正確采集標本,對各項腎功能數(shù)據(jù)進行嚴謹?shù)赜^察,避免應用對腎臟毒性大的藥物。導尿時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泌尿系感染。在出現(xiàn)腎衰征象時,及時采取相應治療措施。(5)加強消化系統(tǒng)器官的保護,避免對胃腸道和肝臟有刺激性和有損害的藥物。飲食忌生冷、粗硬和高脂肪。遇有消化道出血時應積極搶救。
應嚴格控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飲食,飲食要低鹽化,攝鹽2-3g/d,加強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攝入,總熱量控制在668J上下,以降低新陳代謝,減輕心臟負擔。少食多餐對于心律失常病人十分重要,飲食上選擇易消化、清淡、低脂肪富于營養(yǎng)的食物。為避免誘發(fā)心律失常的發(fā)生,切記不可吸煙,飲用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因為患病期間患者食欲不振,可適當利用一些調味品改善食欲,同時就飲食的重要性向患者進行宣教,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結合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劃分活動標準。心功能Ⅲ級者,應防止便秘,限制活動,不能工作,可以通過較為輕松的活動放松心情,嚴格限制時間。心功能Ⅳ級者,為緩解癥狀應絕對臥床休息,在護理人員協(xié)助下完成日常生活。由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常見水腫,再加上患者限制活動或不能活動,末梢循環(huán)差,因此,護理時應加強皮膚護理,每日按摩下肢數(shù)次,幫助病人在床上做伸屈肢體的活動,以預防靜脈血栓、肺栓塞、褥瘡、便秘等發(fā)生。
告知患者正確的預防方法,應格外重視休息與健康飲食?;颊邞3峙疟沩槙?,避免因排便過于用力而誘發(fā)心衰。輸液時將輸液速度與輸液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為患者營造一個利于患者休息的治療環(huán)境,要注意對病房內進行定時通風換氣,將病房內的溫度與濕度控制在患者感到舒適的范圍。避免疼痛、發(fā)熱、寒冷、睡眠不足、飲食不當對于心律失?;颊叩闹委熓种匾?,因此,應用某些藥物(抗心律失常藥),以免加重病情。
由于此病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能夠完全根治的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常常因為疾病的反復發(fā)作而多次入院,長期的反復治療不僅會磨滅患者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還會加重其經濟負擔,使其受到身心雙重折磨,面對這種情況,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用積極、和藹的態(tài)度,溫和、親切的語言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與患者建立起親厚的關系[7]。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護理不僅能夠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有效緩解,還能幫助患者重樹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雙側心室的擴張型心肌病擴張隨著病情的深入而不斷加重,由于心室壁相對變薄,心肌收縮無力,心肌纖維化,射血分數(shù)下降,患者出現(xiàn)肺血回流受阻,左心衰竭,肺淤血現(xiàn)象。冠狀動脈正常,或有與患者年齡相適應的動脈硬化性病變,活檢標本中可見心肌纖維明顯變粗、壞死及纖維化,心肌細胞肥大、變性。由于心臟左右心室擴張,致使房室瓣口相對性關閉不全。擴大的心腔中,約60%的病例有附壁血栓形成,以左心室多見,因此可致腦、肺、四肢、腎動脈栓塞[8]。
綜上所述,實施優(yōu)質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擴張型心肌病的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