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一中附屬學校 李瑞英
初中英語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英語知識以外,還要對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進行培育,這時就需要展開閱讀教學。而現實情況中的種種問題,說明閱讀教學并未起到有效培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作用,這時就必須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改革,但要實現改革,必然要先找到準確方向,隨后遵從問題設置等先進教育思想確立改革方法。因此教師有必要對此展開相關研究。
一般情況下,人在閱讀教學中會采用兩種閱讀方式,其一是只對文字進行閱讀,只要能完整讀完課文,并理解表面語義即可,其二是在文字閱讀與語義理解基礎上進行思考,探索課文語境、背景、思想、觀念等。相比之下第二種閱讀方式顯然更加深入,能讓人真正讀懂課文,從中受教,因此在任何形式的閱讀教學中都應當追求第二種閱讀方式。根據這一邏輯,問題設置在閱讀教學中能起到啟智引思的作用,即假設教師在學生閱讀英語課文之前,貼合課文內容提出一些具有引導性的問題,再讓學生進行閱讀,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就會遇到這些問題,隨后繼續(xù)在課文中找尋答案,并融入自身思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另外,問題設置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積極性,即教師提出的引導性問題都是耐人尋味的,能激發(fā)學生有在課文中找尋問題的興趣,同時當學生找到了問題答案,內心會產生成就感,這種感受會讓學生感到快樂,這樣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就會增強,甚至不用教師提醒,就會自主進行閱讀,可見問題設置對閱讀作用有長遠影響,值得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推廣。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問題設置時,教師必須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此舉目的除了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引導學生聽從教師教導來外,同時也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興趣,便于教師貼合學生興趣設置引導性的問題。這一條件下,教師在溝通過程中要著重與學生分享生活,溝通內容不要緊貼學習,這樣才能有效挖掘學生興趣,讓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盡可能貼近學生興趣,保證問題“耐人尋味”,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閱讀,并在閱讀中思考,在接觸問題后也愿意主動探索。
先進教學理念認為,教學內容不要僅限于課本,可以適當引入一些難度恰當,且內容相關的課外讀物增長學生見識、拓展學生閱讀范圍等,這一點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同樣適用,也可以融入問題設置教學思想中。要實現這一點,教師應當貼合課本知識點,在課本外選擇包含相關知識點的課外讀物,但課文選擇時要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單詞量等,合理把控課外讀物的閱讀難度,否則學生可能會因為閱讀難度過高而備受打擊,或者因為閱讀難度過低而感到無趣。
例如某初中英語教師在“Are you going to basketball”單元教學中,就引入了課外相關讀物,類似于“Youth basketball experience”等,并提出了“What's your experience in playing basketball?”的問題,其中籃球是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因此學生會表現出良好的積極性,同時課外讀物能夠讓學生更了解籃球,懂得如何用英語與其他人交流籃球相關知識,分享個人見解,因此課外讀物可融入問題設置思想,拓展學生閱讀范圍,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如果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過度依賴教師,必須要依靠教師提出的引導性問題開展閱讀,就說明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偏弱,為此在問題設置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挖掘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實現這一點,教師可以從傳遞英語背景文化方面著手。因為英語背景文化與中文背景文化存在差異,學生在閱讀英語課文時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語句,這些語句就相當于問題,這時教師可向學生教授相關的英語文化背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有能力解開問題,促使他們在以后閱讀中如果遇到了相關問題,就能自主根據英語文化背景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例如某教師在“Unit2 Looking Different”的一篇課文閱讀教學前,向學生傳遞了“西紅柿在國外被稱為愛情果”的背景文化信息,隨后提出“在閱讀中,你遇到了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由此引導學生挖掘課文中的問題,類似于“In looking different,why does our idea of tomatoes look different from that of foreigners?”,隨后引導學生繼續(xù)深入挖掘原因,最終找到了正確答案。
綜上,本文對基于問題設置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研究與分析。通過分析了解到,問題設置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鮮明,值得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推廣。對此,文中提出了問題設置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式,各運用方式能充分發(fā)揮問題設置的教學作用,可起到提高學生閱讀深度、興趣、積極性與挖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