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璐 孟 昌 趙建軍
中國航發(fā)西航資產管理與建設部(710021)
屋面漏雨直接影響到建(構)筑物的使用功能與用戶安全,持續(xù)漏雨不僅對建筑物本身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還將影響建筑配套的附屬設施、工業(yè)設備的正常使用,進而對企業(yè)的生產任務產生負面影響。
文章結合某企業(yè)近10年屋面漏雨維修的實施情況及相關數據統計分析,梳理了建(構)筑物屋面漏雨維修工程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此類問題主要集中在一些老、舊建(構)筑物。這類建(構)筑物多為20世紀50、60年代建成,使用周期長,屋面漏雨問題較為突出。屋面防水材料老化嚴重,局部雖經多次維修、甚至大修,漏雨問題依然未得到有效解決。
1)多處漏點周邊的屋面防水材料未破損,雨水從其他區(qū)域破損的防水材料處滲漏,導致漏雨,維修的過程中很難找到防水材料破損的具體位置,只是在漏點附近鋪設一層新防水材料,未能真正的解決漏雨問題。
2)施工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防水材料搭接不密實、設備基礎或天窗擋水板泛水粘貼不牢等。
部分建(構)筑物屋面安裝有設備、管道等設施,對這類設施進行改造時,沒有做好設備周邊屋面防水材料的保護,也未按防水材料的施工方案恢復,進而引起漏雨。
部分設計人員為了追求建(構)筑物的美觀而忽視了實用設計,導致屋面排水系統設計存在較大的隱患,不僅對屋面排水功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還造成后期屋面漏雨維修的難度。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1 節(jié)點大樣設計不合理
1)伸出屋面或外墻的管道、排氣道位置及設計標高不合理,容易造成雨水沿管道封堵處的縫隙滲入。
2)屋面四周女兒墻泛水高度過低,根部處理不當,溢水口設置不合理。
3)彩鋼屋面板與結構主體連接不合理,主體結構漏水沿著連接處流入屋面保溫層中,引起屋面漏雨。
4)天溝設計不合理,容易造成雨水沿排水溝內沿溢出而發(fā)生滲漏。
5)高低跨處防水結構大樣設計不合理,易發(fā)生漏雨。高低跨接縫處于活動狀態(tài),若采用一般的剛性防水材料,隨著時間的推移,防水材料可能會在高低跨接縫的活動下發(fā)生斷裂,進而造成漏雨。
此外,針對女兒墻采用壓型鋼板壓頂情況,其上端若設計為水平或者向外側坡,則容易造成女兒墻上端積水并沿壓型鋼板一側漏雨,造成墻體滲漏。
2.1.2 屋面設備基礎高度過低
屋面設備基礎高度過低,造成后期防水維修困難。對于設備較多的建(構)筑物屋面,如果設備底端與屋面之間空隙太小,就會造成后期屋面防水維修的困難。
2.1.3 防水材料選擇不合理
防水材料的選擇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環(huán)境因素、屋面結構、防水材料的特性及屋面防水的設計要求進行選擇。防水材料的質量以及性能,直接影響屋面防水效果的好壞。
防水施工質量是控制屋面漏雨的關鍵點,是影響屋面漏雨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2.2.1 缺乏防水專業(yè)施工隊伍
建筑勞務市場魚目混雜、技術門檻低,大部分人員未做到持證上崗,導致防水施工隊伍專業(yè)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2.2.2 趕搶工期留下漏雨隱患
由于趕搶工期,找平層、保溫層施工完成立即進入防水層的施工,未將其內部的潮氣排出,致使防水層出現空鼓、脫層、腐爛等,給后期使用帶來漏雨隱患。防水層下的隔離層未做好,起不到隔離作用;分格縫設置位置不合理,密封材料封堵不認真、不嚴密等,均會造成剛性防水層滲漏[1]。
2.2.3 防水施工質量控制不到位
施工質量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施工過程控制即事中控制,對提高防水施工質量起關鍵作用。常見的防水施工質量問題有四個方面:
1)找平層施工質量差,防水材料接縫搭接寬度不足。
2)節(jié)點部位處理不當。
3)防水層施工前,末能根據氣候條件以試驗方法確定每遍涂刷的防水涂料的用量和間隔時間,致使涂膜層起鼓、脫層。
4)設備基礎、天窗側沿、女兒墻泛水的防水材料固定不牢。
2.2.4 穿屋面管道封堵不嚴實
穿屋面管道安裝完成后,僅采用聚氨酯密封膠對管道與屋面板之間的縫隙進行封堵,隨著密封膠老化、干縮、開裂,雨水沿著縫隙滲漏。
2.2.5 雨落管周圍防水層處理不當
通過對屋面雨落管周邊滲漏維修數據統計分析,發(fā)現屋面雨落管處滲漏為管口周圍防水材料搭接方式不合理及搭接的防水材料破損等。
防水材料根據其組成材料可分為瀝青防水材料、高聚物改性防水材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這些防水材料的正常使用年限一般在10~15年,尤其是對于直接粘接在屋面且無保護層時,防水材料因常年受到風吹日曬,其使用年限遠小于正常年限。
當屋面原防水材料超過使用年限,就會發(fā)生老化、龜裂等情況,這也是導致屋面漏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實踐表明,屋面防水使用年限既與防水材料、施工質量和設計方案有關,還與用戶日常維護密不可分。如果屋面的落葉、雜物等未定期清掃,很容易造成屋面排水口堵塞,致使防水材料長時間浸泡而破壞,導致屋面滲漏。
對于長在屋面的雜草,要及時進行清除,否則雜草的生長將對屋面原有防水層造成破壞,導致漏雨。
3.1.1 提升技術人員業(yè)務水平
為了能夠更好的指導現場施工,設計人員應根據工程特點、工程所在地區(qū)氣候條件等,按照屋面防水等級的設防要求,進行防水構造設計,重要部位應有詳圖。同時,加強對屋面節(jié)點構造的研究,加速節(jié)點做法的更新,以便節(jié)點構造做法與防水材料、施工工藝同步協調發(fā)展[2]。
3.1.2 合理選擇防水材料
設計人員應認真學習貫徹執(zhí)行防水技術規(guī)范,特別是強制性條文的各項規(guī)定。合理確定防水等級,周密制訂防水設計方案,擇優(yōu)選用防水材料。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應有材料質量證明文件,并經質量檢測部門認證,確保其質量符合《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和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
3.1.3 合理設計屋面設備基礎高度
提高屋面設備基礎設計高度,以方便后期屋面防水維修。根據實踐經驗,屋面設備基礎設計高度為結構面的800~1000mm比較合適。
3.1.4 加強外圍設計圖紙評審
在進行施工圖紙評審時,技術人員應重點關注容易發(fā)生滲漏位置的防水做法,發(fā)現節(jié)點大樣設計不科學,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并進行合理優(yōu)化。
3.1.5 合理設計屋面維修方案
針對屋面漏雨維修工程,技術人員應先明確漏雨位置及漏雨原因,針對漏雨原因及屋面構特點,合理選擇防水材料,明確具體施工方案。
對于反復漏雨、且使用年限較長的建(構)筑物屋面防水材料,可一次性整體對其進行更換,避免反復維修,造成浪費。
3.2.1 加強施工過程管理
防水施工必須由具備防水專業(yè)資質的單位施工,嚴禁沒有資質證書的單位和非防水專業(yè)隊伍進行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施工人員素質,施工中應按施工工序、層次進行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層次的作業(yè)。
注意防水層與找平層的粘接面積及黏結強度,這是保證防水效果,保證防水壽命的關鍵技術。要求如下:
1)找平層應符合設計質量標準,施工現場必須清理干凈。
2)平面與立面結構的連接均應做成圓角,上端有滴水結構;復雜及薄弱部位應預先處理,增設附加層。
3)粘接層黏結材料質量應符合國家規(guī)定。
4)敷設應先低后高逆坡進行,隨膠黏劑向前敷設材料,用彈性工具順向排氣粘實。
5)接縫粘接必須均勻、連續(xù),保證足夠寬度;防水層、保護層厚度均勻,施工時應防止破壞防水層,且保護層必須全面覆蓋防水層并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厚度,注意養(yǎng)護時間,以保證防水保護層的強度。
3.2.2 加強細部節(jié)點做法
針對女兒墻、設備基礎泛水防水材料脫落問題,可采用鍍鋅壓條將防水材料上端固定,增強與基層的黏結力。
屋面防水是建筑安全的核心。要從根本上解決屋面漏雨的問題,就要從屋面防水設計、施工方案、施工過程、材料及管理維護等方面著手,進行系統管理,綜合防治,全面治理。
1)從設計、施工、材料、管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屋面滲漏原因,為屋面滲漏防治提供技術支持。
2)從防水設計、施工兩方面,提出屋面漏雨防治的技術改進措施,可有效解決建(構)筑物屋面漏雨問題。
3)針對屋面漏雨維修工程實施的特點,提出改進措施,既能起到有效控制屋面漏雨維修成本的作用,又能對今后屋面漏雨防治工程的實施發(fā)揮重要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