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王娟,戴鵬,鄭麗娜,葉明哲,王昕鵬
(1. 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吉林 吉林 132001;2.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吉林 132001)
冠心病是心臟冠狀動脈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所導致的血管腔狹窄疾病,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壞死。一般情況下,冠心病的診斷標準為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在50%以上,而血管腔狹窄程度在70%以上方才出現(xiàn)一系列自覺癥狀[1]。穩(wěn)定性心絞痛屬于慢性冠心病的一種類型,臨床又稱之為勞力性心絞痛,常常在患者過度勞力之后持續(xù)數(shù)分鐘,待休息片刻或者使用硝酸酯制劑后疼痛明顯緩解甚至消失,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有學者提出[2]:中成藥可能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新方向。本研究觀察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性心絞痛臨床療效及對血清缺血修飾蛋白(IMA)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收治的冠心病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50例。采用拋硬幣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46-73歲,平均(55.64±5.37)歲,病程1-13年,平均(6.31±1.02)年;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45-75歲,平均(55.62±5.35)歲,病程2-12年,平均(6.30±1.0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冠心病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斷標準參照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3]標準制定。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抗凝、降脂、擴冠、營養(yǎng)心肌等常規(guī)治療,同時要求患者臥床休息,并做好吸氧工作。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治療,將10 mL大株紅景天注射液(通化玉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與240 mL生理鹽水充分混合,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兩組患者于治療前和治療后分別采集靜脈血2 mL,分離血清后對IMA水平進行檢測。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中規(guī)定的相關診斷標準評估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具體療效判定如下:①痊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證候積分率在95%及以上,心電圖檢查結果正常;②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得以改善,證候積分率在70%及以上,心電圖檢查結果基本正常;③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證候積分率在30%及以上,心電圖檢測結果顯示S-T段下降,但并不在正常水平內(nèi);④無效:未見上述改善??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均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為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MA水平。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血清IMA水平并未見明顯差異(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清IMA水平降低(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MA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MA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5 18.24±1.67 9.35±1.46觀察組 25 18.30±1.59 7.56±0.99 t--0.130 -5.074 P-0.897 <0.001
2.2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目前,臨床對于冠心病穩(wěn)定性心絞痛的治療,多本著改善冠脈異常的治療原則,以此在根本上改善患者心絞痛臨床癥狀。隨著臨床對冠心病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活血化瘀的中成藥可有效緩解心血管疾病癥狀,臨床治療效果較佳[5]。紅景天屬于景天科植物紅景天或者大化紅景天的根莖,多生長在西藏、云南以及四川等高海波地區(qū)。已有臨床研究證實[6],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性心絞痛具有明確的臨床療效,但具體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大株紅景天注射液主要成為紅景天苷,具有健脾益氣、清肺止咳、活血化瘀之功效,該藥物還能夠?qū)C體血小板的聚集,可增加纖維蛋白溶酶活性,改善血液黏稠度,促進機體血栓的溶解,改善機體血液流動,從而達到緩解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目的[7]。本團隊在前期研究中證實,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對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臨床療效亦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心電圖缺血性改變,同時采用頸部超聲對頸部斑塊及血清中基質(zhì)金屬蛋白和斑塊穩(wěn)定相關因子進行檢測,證實大株紅景天注射液不僅可改善冠心病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臨床癥狀,還可增加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可能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8]。
IMA上個世紀90年代被發(fā)現(xiàn),并是第一個FDA批準可用于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診斷的血清標記物,對冠心病進展程度具有診斷意義。當心肌缺血/再灌注發(fā)生時,冠脈內(nèi)大量的氧化自由基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序列進行裂解,使變異的血清白蛋白異常與過度金屬相結合,這種白蛋白則稱之為IMA[9]。當心肌缺血發(fā)生后30 min,即可檢測出外周血中IMA出現(xiàn)變化,被認為是目前對急性胸痛患者心肌缺血較好的血清學指標[10]。國內(nèi)學者章麗珠對120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中IMA及肌鈣蛋白Ⅰ表達進行分析比較,證實IMA可彌補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極早期診斷的不足[11]。另有研究證實,缺血修飾蛋白與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及心肌損傷程度密切有關,可能為影響心肌缺血及冠心病預后的獨立因素[12]。
本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2%,采用常規(guī)治療患者總有效率為68%,說明使用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性心絞痛療效確切。本團隊對入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MA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治療后對照組及觀察組患者血清IMA水平均降低,且經(jīng)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治療后IMA下降趨勢更為明顯,分析其原因認為,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可能通過擴張血管、改善血流動力學等機制,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程度,進而降低冠心病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血清IMA水平,也可能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本身具有降低外周血中IMA作用,進而改善血流動力學,緩解冠心病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對冠心病穩(wěn)定性心絞痛有明確臨床療效,其機制可能與降低血清中IMA水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