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美麗城市背后,都有著一整套有條不紊的垃圾處理系統(tǒng),威尼斯也不例外。這個建立在海島上,被水貫通連接的城市,所有生活日用都需要從外面靠船運送進來,比起意大利其他城市,這里堪稱物價昂貴,連上次廁所也需要1.5歐元。至于垃圾處理,更需要昂貴的人工。
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更別說垃圾車了,環(huán)衛(wèi)工人推著最原始的兩輪手推車,純靠雙手打掃,大鐵鍬和掃把是標(biāo)配。好在只要是垃圾,就一定能被運走,哪怕是在水中央。
不過,對于陌生游客來說,威尼斯的垃圾之旅還是有點小驚悚。雖然我自認(rèn)為對垃圾桶有與生俱來的敏感,哪怕在異國他鄉(xiāng)也能根據(jù)顏色及形狀大致判斷出它裝何種類型的垃圾。但在威尼斯,我徹底慌了神。威尼斯的垃圾桶少,而且容量很小,最多往里面扔個冰激凌紙杯,連扔個大罐的飲料都有點費勁。
究竟該怎樣在威尼斯扔垃圾呢?詳細(xì)研究了網(wǎng)上扔垃圾攻略,方才明白,原來威尼斯是靠船來運送垃圾的,而且扔垃圾是定時的。
早上6點到8點半,垃圾船會沿著穿越城區(qū)的運河停泊。為能夠準(zhǔn)時扔垃圾,我一夜輾轉(zhuǎn)反側(cè),早上6點多,拎著兩大袋垃圾去找垃圾船。此時的威尼斯,天光大亮。令我瞠目結(jié)舌的是,昨天走過的美麗的小廣場上,居然一夜間產(chǎn)生了這么多垃圾,各種類型的食物包裝紙、香煙頭,砸碎的酒瓶,還有各種被隨手丟棄的飲料瓶及易拉罐。
據(jù)說威尼斯本地市民不斷流失,搬往他處,就是因為游客太過喧鬧,而且產(chǎn)生了太多旅游垃圾的緣故。我所見到的,就是大清早還沒有“洗臉?biāo)⒀馈?、沒被整過妝容的威尼斯,一副邋遢模樣。這時環(huán)衛(wèi)工人已經(jīng)上崗了,他們一點點清理著路面的垃圾。掃過的地方,讓威尼斯?jié)u漸恢復(fù)了美麗。
垃圾小推車很快就被裝滿了,我好奇地跟著環(huán)衛(wèi)工人力推車行走,四輛滿載的垃圾小推車從廣場四方匯聚到運河邊的小碼頭處。
此時,一艘垃圾船駛來,駕駛員熟練地將船靠岸,固定在河邊豎立的木樁上。這艘垃圾船船身大約10米長,船頂是水平的,幾乎占據(jù)了運河一半的河道。其他行駛的船只小心翼翼地從垃圾船邊繞過。
垃圾船開始工作了,一個長約3米,原本折疊的機械手臂在駕駛員的操作下,徐徐伸展開來,環(huán)衛(wèi)工人將垃圾車在岸邊集中,逐一推到機械手的正下方,機械手抓住其中一輛垃圾推車,高高吊起,而后平移到垃圾船的船艙,原本是平頂?shù)睦摯蜷_了,打開的艙蓋分別漆著黃色和藍色,藍色是生活垃圾,黃色是可回收垃圾。
原來垃圾船的船艙就是分類艙,而每個艙蓋的大小尺寸恰巧與垃圾推車的尺寸契合,不同種類的垃圾放在不同推車上,機械手將垃圾推車吊到合適的分類艙口,將之牢牢卡在垃圾船艙開蓋處,而后啟動機關(guān),垃圾推車下方的一個小門被推開,垃圾完美滑落至艙內(nèi)。機械手緊接著將垃圾推車吊起,送回到岸邊。
如此往復(fù),四輛垃圾推車上的垃圾陸續(xù)都被運送到船上,過程熟練精準(zhǔn),人力與機械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
在那個風(fēng)和日麗的早上,我在運河邊席地而坐,整整看了一個半小時的垃圾運送,因為這才是活色生香的威尼斯的早晨。各種垃圾從城市的轉(zhuǎn)角匆匆涌來,上小橋,過窄巷,穿過廣場,沿河尋覓垃圾船。
那些將垃圾扔進垃圾推車中的,是偷懶的游客。當(dāng)?shù)厝硕际歉鶕?jù)分類,直接將垃圾扔到垃圾船中,以減輕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量。旁邊沿河開設(shè)集市的攤販,將船只上裝水果和蔬菜的紙箱用力拋進垃圾船可回收的船艙里;腳步蹣跚的老人拎著小袋垃圾前來,和環(huán)衛(wèi)工人打招呼,請他們幫著分別扔進不同的船艙中…
這是我在威尼斯享受成功扔垃圾的第一天。但是第二天,就出現(xiàn)了意外,我發(fā)現(xiàn)紙張垃圾沒處扔了。意大利友人來訪,告知威尼斯不同種類的垃圾,是需要不同的時間扔的。昨天扔紙張垃圾,也許今天就該扔玻璃垃圾了。
原來垃圾何時能夠乘風(fēng)破浪,隨著垃圾船出海,去到它最終的歸宿,仍然取決于它的屬性。
隨波逐流也是有時辰的,威尼斯的垃圾也一樣。或許,這才是我想象中的威尼斯,連運送垃圾,都那么周折婉轉(zhuǎn)、景色旖旎。
//摘自陶太愛宇宙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