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現(xiàn)合
(平輿縣人民醫(yī)院 兒科,河南 駐馬店 463400)
便秘是兒科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其中以功能性便秘居多,主要臨床癥狀為排便次數(shù)減少、大便干燥及排便困難等,嚴重影響兒童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以往對于小兒便秘,主要治療方法是改變其不良的飲食和排便習慣,如有必要,可使用緩瀉劑和開塞露,但這種方法容易引起較多不良反應。乳果糖對調節(jié)結腸的生理規(guī)律有確切療效。近年來發(fā)現(xiàn)腸道菌群失調與功能性便秘密切相關,采用微生態(tài)制劑輔助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效果顯著,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對機體正常生理菌群有補充作用,可調節(jié)腸道菌群失衡[2-3]。本研究探討使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聯(lián)合乳果糖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平輿縣人民醫(yī)院治療的86例功能性便秘患兒,經(jīng)平輿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觀察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6~10歲,平均(7.35±1.28)歲;病程7~15個月,平均(10.65±2.37)個月。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6~10歲,平均(7.42±1.25)歲;病程7~17個月,平均(11.23±2.16)個月。兩組上述性別、年齡、病程等數(shù)據(jù)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診斷標準[4];患兒家屬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患兒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合并非功能性便秘;合并腸結核、炎癥性腸病、結直腸癌等器質性疾??;治療前2周內服用過影響胃動力的藥物或微生態(tài)制劑。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多飲水,多吃富含粗纖維、維生素的食物,避免刺激、辛辣的食物,定時排便,進行腹部按摩及腹壁肌、肛提肌收縮運動等排便訓練。
1.2.1對照組 口服乳果糖溶液Abbott Healthcare Products B.V.,H20150118),每次10 mL,每日3次,連續(xù)服用8周。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S10950032),每次2粒,每日3次,連續(xù)服用8周。
1.3 評價指標(1)臨床療效:顯效,患兒排便次數(shù)、性狀及間隔時間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兒大便性狀及排便次數(shù)有1項恢復正常,排便間隔不超過2 d;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甚至有加重現(xiàn)象??傆行蕿轱@效率與有效率之和。(2)便秘癥狀評分:采用自制便秘評分量表評估兩組患兒治療前、治療8周后的便秘癥狀,將排便次數(shù)每日>1次、每日1次、每日1~2次、每周2~3次、每周1次、每周<1次分別計為1、2、3、4、5、6分,將排便困難、排便疼痛及排便不盡感無、偶有、常有、經(jīng)常分別計為1、2、3、4分。(3)胃腸道功能:分別采取兩組患兒治療前、治療8周后5 mL空腹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胃泌素(gastrin,GAS)、促胃動素(motilin,MTL)水平。(4)不良反應:觀察兩組治療期間是否出現(xiàn)惡心、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
2.1 臨床療效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n,%)
2.2 便秘癥狀評分治療前,兩組便秘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兩組排便次數(shù)、排便困難、排便疼痛與排便不盡感評分均較治療前低,觀察組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便秘癥狀評分對比分)
2.3 胃腸道功能治療前,兩組血清GAS、ML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兩組血清GAS、MLT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胃腸道功能對比
2.4 不良反應用藥期間,對照組出現(xiàn)2例惡心、3例腹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63%(5/43);觀察組出現(xiàn)2例腹瀉、1例皮疹,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98%(3/43)。組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38,P=0.458)。
兒童功能性便秘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排便延遲、大便困難、緊張或疼痛的非器質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主要包括飲食、心理、不良排便習慣、腸道功能失常、胃腸道激素分泌異常等,其中腸道功能失常、胃腸道激素分泌異常是其主要因素[5]。改善胃腸道激素分泌異常、調節(jié)腸道功能是兒童功能性便秘的治療原則。
乳果糖可降低腸道滲透壓,減少水分吸收,軟化糞便,使軟化后的糞便分解成酸性物質(乙酸、乳酸),從而降低腸道pH值,促進腸道蠕動、糞便排泄,減輕便秘,還能使益生菌在腸道內快速繁殖,對腸道病原菌的生長起抑制作用,從而平衡腸道微生態(tài),促進腸道功能恢復[6]。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是一種應用率較高的益生菌膠囊,通過大量繁殖增加腸球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腸道益生菌,抑制其他病原菌生長,平衡腸道微生態(tài),恢復腸道菌群的生物屏障[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8周后,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排便次數(shù)、排便困難、排便疼痛與排便不盡感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使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聯(lián)合乳果糖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效果較好,可進一步改善患兒便秘癥狀,且安全性較高。
胃腸動力的改善可以通過胃腸激素的變化來評價,GAS對整個胃腸道均產生作用,可促進胃腸道分泌功能,MTL可促進胃酸分泌及腸胃蠕動,具有刺激平滑肌以及激發(fā)神經(jīng)胃腸復合運動的作用[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8周后,觀察組GAS、MLT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使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聯(lián)合乳果糖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可調節(jié)患兒胃腸道功能,其原因在于乳果糖聯(lián)合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可通過對機體胃腸激素水平進行調節(jié),促使患兒胃腸功能恢復,加快胃腸蠕動,改善腸道動力異常狀況所致便秘,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共同發(fā)揮作用,可進一步提高療效[9-10]。
綜上所述,使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聯(lián)合乳果糖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患兒便秘癥狀,調節(jié)胃腸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