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鄭海燕,符姿練,馬英
(1 深圳寶興醫(yī)院康復科,廣東 深圳;2 深圳寶興醫(yī)院社會康復門診,廣東 深圳;3 深圳寶興醫(yī)院體檢科,廣東 深圳)
我國居民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問題一直較為嚴重。很多患者發(fā)生營養(yǎng)性疾病,是因為體內缺少鐵、碘等元素,與缺乏維生素也有一定關系,患病后,患者的健康情況有所下降,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1]。因此,合理補充維生素以維護健康和預防慢性疾病是重要的公共營養(yǎng)與健康問題之一[2,3]。本文主要綜述近年脂溶性維生素與慢性疾病研究方面的新進展。
維生素D 被發(fā)現已有近百年,其結構類似于經典的類固醇激素。人體內的維生素D 80%-100%是皮膚通過太陽紫外線輻射產生,較少部分來自天然食物,包括魚油和蛋黃等[4]。高膽固醇血癥,尤其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引起的氧化反應,吸引巨噬細胞參與的炎癥反應被認為血管粥樣斑塊形成的基礎。一項研究中,包括195 名沒有心血管疾病證據的男性,冠狀動脈鈣化的存在與維生素D 缺乏風險相關,與傳統的心血管危險因素無關[5]。關于維生素D 治療對血管鈣化的影響,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給予治療組碳酸鈣(每日1000mg 元素鈣)加維生素D3(每日400IU)隨訪7 年后發(fā)現:中等劑量的鈣加維生素D3 治療似乎不會改變絕經后婦女的冠狀動脈鈣化斑塊負擔[6]。有學者提出通過補充維生素D 改善患者狀況,但目前該觀點尚需進一步討論。故關于維生素對心血管疾病的確切治療依據,可能能需更多的研究。
研究報道,相關呼吸系統疾?。ㄈ缦?、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和癌癥的發(fā)生都與維生素D 的活性有一定的關系[7]。2007 年在一篇綜述中提到,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支氣管炎常伴隨活性氧生成增加和自由基的破壞作用,這產生支氣管哮喘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這種氧化應激作用[8]??寡趸S生素A、C 和E 具有抗氧化和減少外部攻擊的作用,同時還能起到調制哮喘的發(fā)生以及減輕肺功能損害的作用。一項關于膳食補充劑干預效果的研究顯示,氧化應激、支氣管炎癥、哮喘癥狀的發(fā)生都和細胞功能的降低有一定的聯系。膳食干預可以使氧化應激減少,從而使哮喘的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減輕。這就為治療哮喘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途徑[9]。
維生素可調節(jié)人體的新陳代謝,其對慢性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影響已備受關注。某些維生素攝入不足是慢性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維生素C、E、β-胡蘿卜素等屬于非酶系統抗氧化物,可能與慢性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存在某種聯系,其作用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有研究表明,氧化應激也存在于高尿酸血癥患者中,此種反應過程可能在高尿酸血癥的發(fā)展中扮演某種角色[10]。相當多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存在缺乏維生素D 的情況。4 或5 期慢性腎臟病一般需要靠透析以延長生命,透析直接導致產生的1-25(OH)D3不足,無法對抗甲狀腺素的作用[11]。所以為了使甲狀腺功能的有效血鈣水平得以維持,就需要足量的1-25(OH)D3的攝入。相關研究選擇非透析、透析及腎移植三類患者進行研究,以探究補充維生素D 的實際作用,結果證明維生素D 補充劑在改善生化終點方面有明顯的作用,但是如何利用這一思路研究對臨床結局的改變尚未得到突破[11]。
有數據表明,血清維生素D 水平較低可以導致肺功能減低、提高炎癥發(fā)生率、提高易傳染性及增生性疾病的發(fā)生率[12,13]。另有研究表明[14]:血漿維生素E 的濃度接近25μmol/L 與遲發(fā)型超敏反應呈線性關系,但是當維生素E 的濃度持續(xù)增加,這種線性關系就開始發(fā)生改變。氧化應激在胰腺炎的發(fā)病機理中表現出很高的相關性,大劑量維生素的抗氧化治療已經在嚴重急性胰腺炎中得以應用[15]。兒童發(fā)生感染性腹瀉等疾病也與缺乏微量營養(yǎng)素有關,以維生素A 為例,它在降低腹瀉發(fā)生率方面的作用并不明顯,但是卻可以減輕腹瀉的嚴重程度,甚至可以起到降低患兒死亡率的作用[16]。系統評價得出,維生素A 補充劑能夠減少6-59 個月月齡兒童的死亡率、發(fā)病率及眼科疾病概率。所以維生素A 補充劑是必要的,尤其對于中低收入國家的兒童來說更是如此,所以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進一步探究其補充劑量和轉運機制。在維生素A 缺乏流行的地區(qū),孕婦及時補充維生素A 也會得到一定的益處[17-19]。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骨含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發(fā)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20]。既往研究已經發(fā)現:絕經后婦女、內科住院病人等常存在維生素D攝入量不足的情況,導致這些患者體內缺乏維生素D。及時、適量地補充維生素D 和鈣可降低骨質丟失,并減少骨折發(fā)生,停用后骨密度開始減退。研究得出,長期的1-25(OH)D3 水平與人體骨骼肌系統、先天免疫、心血管系統等疾病的結局有關[21]。目前這類疾病的發(fā)生率有上升的跡象,為了預防此類疾病的發(fā)生,控制此類疾病的發(fā)生率,在處理此類患者時可檢測維生素D 的營養(yǎng)狀況[22,23]。國外一項研究表明,對于急性髖關節(jié)骨折的老年患者,每日小劑量的維生素D3(1000IU)補充的效果和大劑量維生素D2(50000IU 或100000IU) 的補充效果一樣,提高維生素D3 的補充劑量也會讓患者獲益更多[24]。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維生素與糖尿病的關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老年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病人于治療前胰島素分泌減少和1-25(OH)D3 水平降低呈正相關,糖尿病控制后胰島素分泌趨于穩(wěn)定。1-25(OH)D3 及其類似物在治療中的重要性尚未明確,但1-25(OH)D3 或其類似物可增加老年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病人胰島素的分泌及預防初發(fā)此類病人骨量的喪失[25]。研究者通過對老年非糖尿病患者進行補充為期36 個月維生素K1。研究結論認為,男性補充組比對照組明顯更低,女性差異很小,從而得出使用膳食維生素K 補充劑可減緩老年男性胰島素抵抗發(fā)生的結論。
2007 年有研究者對絕經后婦女乳腺癌發(fā)病率的調查表明:與維生素D 攝入量400IU 比較,攝入800IU 的乳腺癌發(fā)生相對危險度為0.89(95%CI:0.77-1.03);與維生素D攝入量最低組比較,維生素D 攝入量最高組的乳腺癌發(fā)生相對危險度為0.66(95%CI:0.46-0.94)[26]。多項研究發(fā)現大部分腫瘤和維生素E 有關[27-29]。美國一項綜述表明:類胡蘿卜素、視黃醇、維生素E、維生素C、硒和多酚在預防發(fā)生前列腺癌方面具有一定作用[30]。
綜上所述,脂溶性維生素在人正常生理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與在人類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息息相關。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對合理營養(yǎng)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雖然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營養(yǎng)問題看似已經不是問題,但是合理的營養(yǎng)搭配,微量元素的科學補給,仍然是不能忽視的問題。通過對脂溶性維生素與慢性疾病關系的綜述,可以了解到它們作為營養(yǎng)素所帶來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