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朔州市朔城區(qū)人民醫(yī)院 呼吸科,山西 朔州)
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其具有發(fā)病率高且不限地域年齡性別的臨床特征[1-2]。常見的臨床反應是咳嗽,胸悶等[3],但目前臨床及科研機構對其發(fā)病機制依舊處在探索機制,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是采用布地奈德霧化治療,但效果一般。所以我院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將孟魯司特聯(lián)合布地奈德霧化聯(lián)合治療,其療效會有顯著提高。故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60例進行治療,采用對比分析法分析聯(lián)合用藥是否比單一用藥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哮喘發(fā)病頻率和癥狀緩解時間有明顯的效果,結果報告見下文。
選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60例進行治療,性別不限。
根據電腦隨機分配原則選擇參與聯(lián)合用藥治療還是單一用藥治療,兩個小組存在獨立意識,可以獨立完成調查問卷,最重要的是滿足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03 年)》中的診斷標準[4]。排除患有心腦血管相關疾病,肝腎功能障礙及其他疾病的患者,兩組的其他一般資料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符合排除標準。
本次是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同僅使用布地奈德霧化單一治療的 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哮喘發(fā)作頻率和癥狀緩解時間作對比分析,且兩組前期均采用吸氧、抗感染等常規(guī)基礎治療,來判斷身體機能。
1.4.1 對照組
僅采用布地奈德霧化治療,1mg /次,每天兩次,連續(xù)治療30天。
1.4.2 觀察組
在布地奈德霧化治療的基礎上,睡前服用孟魯司特咀嚼片,劑量為 10 mg/次,每天一次,連續(xù)治療30天。
2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哮喘發(fā)作頻率和癥狀緩解時間;同時觀察24h日夜評分情況:均分為0-3分,三個等級,日間的主要評分指標是看是否有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相關癥狀,分數越高則癥狀越明顯,對日間生活影響越明顯;夜間的主要評分指標是看是否有憋尿和早醒的癥狀,評分越高則癥狀越明顯,越影響夜間睡眠狀態(tài)[5]。
本研究的數據資料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哮喘發(fā)作頻率的影響[n, ]
表1 兩組患者哮喘發(fā)作頻率的影響[n, ]
分組 病例數 哮喘發(fā)作頻率觀察組 30 1.18±0.88對照組 30 5.66±0.72 t值 6.12 P值 <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的影響[n, ]
表2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的影響[n, ]
分組 病例數 咳嗽 胸悶 呼吸不暢觀察組 30 4.25±0.26 5.71±0.23 3.20±0.20對照組 30 5.86±0.65 8.25±0.41 5.21±0.34 t值 5.41 4.92 4.386 P 值 <0.05 <0.05 <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日夜評分[n, ]
表3 兩組患者日夜評分[n, ]
分組 病例數 日間 夜間觀察組 30 1.69±0.23 1.78±0.15對照組 30 1.35±0.28 1.22±0.32 t值 3.22 2.81 P 值 <0.05 <0.05
支氣管哮喘作為一種常發(fā)病及高發(fā)病,在進一步惡化成典型哮喘,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而且給家庭帶來的負擔也是極大。研究發(fā)現(xiàn),支氣管哮喘常是由于T淋巴細胞,肥大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相關細胞引起呼吸道的炎性反應[6-
7],進而引發(fā)咳嗽胸悶等生理反應。目前最常使用的方式是糖皮質激素的治療,雖然可以緩解炎性反應,改善臨床反應,但是激素類藥物的長期服用不可避免的導致抗藥性增加,需要不斷加大藥量,對日后的治療造成難度。布地奈德[8]就是作為常用的激素藥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其與糖皮質激素的應答因子相結合,抑制炎性細胞的產生,減輕氣道的炎性反應,但長期使用患者的不良反應也會增加,依從性也較差[9];孟魯司特作為一種可抑制白三烯和其受體連接的一種抑制劑,用于改善支氣管炎性用于舒張支氣管[10],進而可以降低患者對糖皮質激素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抗藥性。
根據《全球哮喘防治倡議》中采用聯(lián)合用藥的方法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治療的指南實施方案[11],進行了本次研究。治療隨機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通過2個月的治療及跟蹤調查,發(fā)現(xiàn)實施聯(lián)合用藥治療觀察組哮喘發(fā)病頻率明顯降低且患病緩解時間也明顯縮短。綜上所述,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實施聯(lián)合用藥干預治療可明顯緩解病癥,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同時提高其生活質量,可以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