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寫作與閱讀作為學習的兩大部分。而寫作水平對系哦啊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積極影響。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對其的重視程度,順應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不斷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下面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找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得出作文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率。
關鍵字:作文教學;小學階段;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等,因此有效的作文教學可以促進小學生多方位能力的提升。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掌握作文教學的主要內容,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將其有效的落實到語文課堂中,實現(xiàn)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1.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
1.1教師過于重視教學成果,缺少過程性的引導
目前作文在語文試卷中分數(shù)比例比較大,所以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作文成績,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知識框架,學生在寫作時只需要根據(jù)作文的主題向里面填補一些相關的知識內容。這樣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缺少探索的過程,在寫作中缺少自我情感的抒發(fā)。主要是因為教師忽視了學生觀察生活以及領悟生活的引導,沒有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長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將會直接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小學作文也可以看作是學生情感的一種表達,能夠側面反映出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認知,所以教師需要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將自己的想法貫徹到作文中,使作文具有活力。
1.2學生缺少對寫作的興趣,對作文沒有深入的了解
在小學語文作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有效的引導只是一部分,最重要是學生對作文的態(tài)度。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作文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網(wǎng)絡上尋找一些類似的句子進行加工與處理,對于作文的主題以及整體的描寫順序等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設計,這樣的方式并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使整個作文教學失去了意義。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或根據(jù)網(wǎng)絡資源去積累一些句子與詞匯,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但并不是這樣的生搬硬套,需要對這些內容產生自我的理解,進而做到靈活的運用,成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形式。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學習的要求去完成寫作,缺少對作文學習的興趣,被動的學習將會使整個學習的效率得不到明顯的提升[1]。
2.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2.1積累生活素材,實現(xiàn)情感流露
教師應當教育學生主動觀察身邊的事物,把有效的素材應用到作文的寫作中,讓學生可以豐富自身的見聞和學會積累的主要意識。簡單來講,就是教師教會學生可以把身邊美好的事物寫進作文中,學會觀察身邊的點滴變化,讓學生可以在寫作中避免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教師在進行作文的教學時可以采用日記的形式讓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收集生活素材以及學生積累能力也是巨大的幫助。教師開展日記教學發(fā)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可以記錄每天的點點滴滴。學生在獲得明確的日記的要求后,就會主動的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從而讓學生自覺積累素材的習慣得到提升,幫助學生在日后的作文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2]。
教師還應當注意的是要給學生可以體驗到實際生活的機會,讓平常的寫作可以增添不一樣豐富性和活躍性,以至于達到更加真實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在進行寫作時變得輕車熟路。舉例來說,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記一次游戲》寫作過程時,為了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時表達真實情感,得到最真實的感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游戲活動,讓學生同通過游戲感受到快樂以及得到深刻的體驗,有助于學生在寫作時可以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轉變成作文的素材,從而進行寫作。
2.2利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最簡單的素材源自于生活,學生可以通過實踐動手體驗來豐富本身的寫作素材,進行有想象力的創(chuàng)作。所以,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中的內容不夠與自己的想法相融合,最后都投入到寫作中。學生根據(jù)對整個動手體驗的深度理解后,為自己所敘述的文章確立中心思想或核心觀點,這樣才能給文章帶到正確的方向。
在小學《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習作練習中,主要是讓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認識。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的手腦結合去獲取更多的信息。例如傳統(tǒng)藝術中的戲曲、相聲、民歌等形式,對小學生來講一種的吸引力,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對應的學習內容,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尋找靈感[3]。除此之外,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動手實踐,例如編織、刺繡、剪紙等,小學生親自動手嘗試將會產生不一樣的情感體會,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將會提升一定的感染力。最后,學生還可以將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活動等作為寫作的素材,比如,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人們都會賽龍舟,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直接彰顯出我國中華民族團結拼搏的精神,進而激發(fā)出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之情。
3.結束語
根據(jù)上述文章敘述,語文作為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其中的作文教學得到了教師的廣泛重視,因此教師需要優(yōu)化當前作文教學在語文中的地位,使作文教學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進而通過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使學生的思維邏輯以及理解能力有明顯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方位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洪言.讀寫結合法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7(11):104-105.
[2]熊妍.分析微寫作訓練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家庭教育,2021(30):137-138.
[3]黃秋麗.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1(2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