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昕怡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工作的穩(wěn)步推進,參照我國最新《課程標準》相關規(guī)定,小學科學由最初的低年級段增至為一到六年級全階段。STEAM理念作為當前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出現(xiàn),其將科學、藝術、數(shù)學、工程、技術有機整合為一體,并通過讓學生切身實踐來提升自我動手能力,集綜合性、跨學科性、實驗性為一體,不僅能夠起到增強學生們科學意識的作用,同時也對學生大腦開發(fā)潛能有無可替代的功效。
關鍵詞:STEAM理念;小學科學;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當前STEAM教育理念雖在小學科學中已被廣泛應用,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往往會因教師忽視學生共鳴指導以及缺乏創(chuàng)新策略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可見,構建以STEAM教育理念對小學科學的規(guī)劃化教學體系便成為了我們當前重中之重的任務,以及如何利用好STEAM教育理念創(chuàng)建小學科學高質量課堂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既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zhàn)。因此,選擇以STEAM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項目式學習為研究對象,分析STEAM理念與小學科學課項目式的融合機制,探索STEAM理念與小學科學課項目式良性互動的模式,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及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能力,有著其中重要的教育研究價值。
一、STEAM理念與小學科學融合的價值與實施困境
但在實際的STEAM理念課程當中,仍是存在許多問題有待我們商討解決。首先便是STEAM教育理念的項目周期較長,一是學生因身心發(fā)展不成熟容易喪失對其的學習興趣,二則是小學科學在學校內(nèi)課時安排較少,外加上教師對于STEAM教育理念研究尚淺,不少教師常會按部就班選擇直接套用現(xiàn)成的教學模板,從而忽略了新課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且因項目所涉及的范圍過于寬泛,常會出現(xiàn)一個項目實驗未完成便緊接著開展下一個實驗項目,銜接性較差。
二、STEAM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項目式學習案例
(一)融入設計思維理念,拓展學生思維儲備空間
設計思維模式作為STEAM教學理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括了方法觀、過程觀、能力觀三部分,且三者并非以相互獨立的形式存在,而是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
首先,以六年級下冊《地球的衛(wèi)星》一課為例,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上元節(jié)燈火輝煌的街道,并隨后將鏡頭轉變?yōu)橐栽虑蚺c地球的視角,以此創(chuàng)設主題情境,并向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古人常以明月表達思念之情,月球作為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為什么在一年四季中會有月牙、彎月、半月、滿月之分呢?大家能否自主來模仿一下月相的運轉規(guī)律呢?
隨后教師應先為學生講解月相變化的真相:月球為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而我們所講的月相也是因為我們只能看到月球被太陽所照亮的部分。以此作為學生們的方法觀。
其次,教師便可安排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用紙片進行裁剪月相,并在該場地畫上大、小圓,一名學生負責舉著裁剪好的月相按照大圓的運轉軌跡逆時針走動,而其余幾位同學則站在小圓中模擬地球的觀察者,每當大圓同學走過一周便是代表月球已經(jīng)圍繞地球運轉了一個月。以此作為學生設計思維STEAM理念中的能力觀。
最后,教師應當在項目實驗結束后向學生進行詢問在該過程中的實驗發(fā)現(xiàn),并幫助其進行總結歸納,以此落實學生設計思維STEAM理念中的過程觀。
(二)情境式導入法,有效運用STEAM教育
小學科學能夠順利開展的根基便在于要以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只有活躍的課堂氛圍能夠使STEAM理念進行更為流暢。
首先,例如在學習《星座》一課時,對于學生本就有興趣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便可選擇直接導入正題,向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情境:大家按照自己的生辰均有與自己相匹配的星座,但是很多同學僅知道自己星座的名字,但卻不知道夜空中它具體地組成樣子,我們先從最為熟知的北斗七星制作開始,以此來共同探索星空的奧秘吧!
其次,在完成情境式導入后,教師便可按照STEAM理念展開教學:
1、S(科學):北斗七星為在天穹中沒有聯(lián)系的恒星所排列的圖像,歸屬于科學范疇。
2、T(技術):北斗七星的模型構建需要學生進行動手制作,例如在正方形紙板上的劃線找到對應的小孔,以及制作絲線下端懸掛的橡皮泥小球等均歸屬于技術范疇。
3、E(工程):學生從開始對正方形紙板進行畫線定位再到最后的模型成品是一個綜合化的工程項目,歸屬于工程設計范疇。
4、M(數(shù)學):絲線懸掛的高度以及橡皮泥小球之間的大小、位置關系均需要數(shù)學計算作為支撐。
5、A(藝術):學生研究星座本就具有美的感受,教師可在此學生制作北斗七星模板的過程中引導其嘗試使用美學知識來進行修整,以此提高學生們的藝術品味。
6、H(歷史):我國對于北斗七星的研究極為久遠,在道教中更是有七元解厄星君的說法,其中所包含的歷史學科極為豐富。
最后,教師應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善所制作的模型,并進行相互點評。
(三)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生活處處有科學,能夠自主產(chǎn)生問題便是學生學習的開端。教師可利用學生課余時間組織其前往公園或動物園進行游玩活動,并采用啟發(fā)式教育的手段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索諸如橋梁的構建、動植物的生長特性等問題。其次,教師應嚴格遵循方法、技巧、創(chuàng)新三點作為啟發(fā)式原則教育理念的支撐點,“方法”能夠為學生解決問題的提供引導體系和理論基礎,而“技巧”則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效率,“創(chuàng)新”作為學生科學態(tài)度的升華部分,是啟發(fā)式教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在基于詳細了解學生的前提下進行開展。
結論
綜上所述,為增加STEAM教育理念于小學科學中的融合度,本文主要以融入設計思維理念,拓展學生思維儲備空間、情境式導入法,有效運用STEAM教育、啟發(fā)式教育,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能力三點作為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邵琪.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學科學教程構建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20(6):5-6.
[2]楊娜.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學科學課程項目式活動研究[J].文淵(高中版),2020(1):39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