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濱生 周圓翕 杜昱萱
(大連外國語大學 遼寧·大連 116044)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都在重視科研??茖W研究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同時推進著國家和社會的科學發(fā)展。但近些年來,科研失信行為已經成了一個熱點話題,此類事情導致了科研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公平性,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科研工作。誠信建設對于科研也提出了全覆蓋,零容忍的要求。推進科研誠信建設制度化,同時對于違背科研誠信的行為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對于一些行為不端做出了嚴肅處理,保障科研人員在科研過程中能夠公平公正的參與到科研中,并能享受最終的科研成果,加強法治建設和科研活動治理,從制度層面改進科研誠信的缺陷,提高科研人員的誠信素養(yǎng)是必然要求。
科研失信的行為一直都像一個蛀蟲駐扎在科研過程中,不斷的去吸取別人已經有的科研過程,盜取別人的科研想法,通過各種不正當?shù)氖侄潍@取了最終的科研成果。但一般在科研過程中,只有研究最初的想法不被盜取之外,任何一個科研過程都是可能被他人盜取。這樣的失信行為只會減少科研人員對科研的研究興趣,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對科研失信行為的管理制度[1]。
在科學研究整個研究過程,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被他人盜取,同時也可能會偽造,篡改一些研究數(shù)據(jù)圖表,以不真實或相似的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并虛報最終的研究結論和檢測報告,在整個研究環(huán)節(jié)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購買或竊取他人的研究過程某一環(huán)節(jié)的數(shù)據(jù)等等,一切都是為比較惡劣的科研失信行為。
科研成果產出環(huán)節(jié)的失信行為主要是有抄襲,剽竊,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包括一些署名不當?shù)膯栴},比如會出現(xiàn)一些強行改變他人署名或者缺少署名,以及贈送給別人的署名都是對科學成果的失信的行為,這些也都涉及到科研團隊的知識產權歸屬問題。
在科研審核環(huán)節(jié)的失信行為主要是一些人會為了得到科研的最終的結果,或者在科研生活過程中,用不正當?shù)氖侄闻撟骷?,賄賂他人,采用利益交換的方式獲得科研活動的審批,獲得科研項目計劃的科研經費和獎勵、榮譽以及職稱職務等等。以上以不正當行為所獲得的科研審批項目,存在著極大的不公平性,不透明性,也屬于科研失信行為之一。
目前在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違背倫理道德的失信行為,科研失信行為不僅僅指的是科研人員的不正當手段獲取的科研數(shù)據(jù)、科研成果,同時也指科研人員研究的目的是否是為人民謀福利、謀發(fā)展,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例如,在對動物研究的過程中,會存在著對動物的變相飼養(yǎng)實驗和處理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會對動物做一些虐待,傷害,虐殺等等行為,這些行為對于動物來說是違反了動物的生存權。再者也存在著一些夸大了科研的成果的有利方面,比如一些藥物或一些科研的使用價值上,夸大了其效果,欺騙了消費者和使用者的知情權。以及還有一些對動物的隨意雜交、克隆,導致過分繁殖或不良生長而所做的一些不科學研究,都屬于科學誠信的范圍,違背了科學最初的目的。一般大多數(shù)的資源都來源于政府活動,也存在著競爭性經費占比比較大,而科技資源的配置在過程中公開透明度不足的話,也可能存在著過度競爭,促進了科研誠信失信行為。
對于科研人員主體的失信行為主要存在于個人對于科學研究沒有做貢獻,或者在做部分研究的過程中盜取了他人研究成果的行為。這些人在盜取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個人對科研沒有想法,或者能夠利用不正當?shù)氖侄危挥媒洑v艱難的研究過程而輕松獲得最終科研成果并獲得獎勵,為了達到方便自己的效果,竊取他人的科研項目。
首先,在科研能力上,科研團隊的科研能力是科研失信行為產生的主要因素,科研團隊能力主要是指科研團隊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具體的科研工作,以及整個團隊的綜合能力,包括創(chuàng)新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觀察能力,科研表達能力等等。如果說整個科研團隊的能力不足以支撐科學研究工作順利進行,在其他因素的誘導下,也就會容易產生盜取、偽造數(shù)據(jù)圖標等等失信行為。另一方面也在于科研人員個人的道德素質,如果個人對于在科研團隊中對科研的精神沒有充分的了解,以及對科研誠信的道德缺失,會自主性的做出科研失信行為,從而導致了產生了科研行為產生[3]。
首先在政治環(huán)境中,科研誠信制度一般都是要維持科研的順利發(fā)展,然而我國在早期的一些科研創(chuàng)新相關制度出臺又比較落后,對科研失信的行為定義不夠統(tǒng)一,管理的尺度也不同,對科研誠信也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同樣也存在著一些外在的經濟因素,例如目前市場上很需求一種科研產品,然而科研團隊卻沒有在短時間內完成或者沒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為了獲得市場效益,經濟利益等等目的,違背了科研誠信的原則,出現(xiàn)了一些科研失信的行為。同時由于國家對于科研一直都是十分支持的,在科研過程中,對于一些科研團隊都會有科研經費補給,在經濟利益的誘導下,很多人為了拿到經濟補給,也會做出一些科研失信的行為,也存在著一些內部外部管理機構對科研失信的行為管理不當,以及國家對于科研失信的行為法則出臺不夠明確,導致在一段時間內科研失信的行為大量出現(xiàn)。同時也由于身邊人存在著科研失信的行為,卻獲得了一定的經濟報酬或者相應的科技成果,周圍的管理不當,受到身邊的人影響也會去效仿這樣的模式,促進了科研失信行為產生。
無論是哪項科學研究,研究人員一般都會對于自己從初期的創(chuàng)始想法到開始研究,以及在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都做相關的記錄,并在最終呈現(xiàn)??蒲谐晒漠a生是每一個科研項目在研究的過程中都需要反復的試驗,大量的錯誤中才會得出一個正確的數(shù)據(jù)圖表,不斷找錯,不斷解決問題,攻克難關,才能得出科研項目最終的結果,而且只有保障了科研誠信,才能保障科研人員在研究過程中能夠盡職盡責,科研過程和科研結果才能達到真實的效果[4]。
無論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業(yè)科技的應用中,科學研究無處不在,科學是嚴謹?shù)?,差一點都不會有奇跡發(fā)生。因此,科學就要有嚴謹?shù)目茖W精神,要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要將科學的研究穿插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而且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可以反映問題,并影響結果。因此,科學研究不容許有差錯,或者用敷衍的態(tài)度去面對科學。只要保障每一個科研人員在科研過程中做誠信人,激發(fā)每一個科研人員在實驗過程中一絲不茍,每一個細節(jié)都做到不容忽視,每一步都要謹慎嚴格,才能更好的促進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從而減少科研失信行為。
在科研學術界,如果存在這風氣浮躁以及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的問題,會影響整個科研環(huán)境。要嚴肅的對待科研失信,同時要進一步弘揚科學精神,不斷去發(fā)掘,宣傳科學家的誠信榜樣,為廣大科研人員做好精神支柱。同時,要大力宣傳科研誠信的重要性和科研失信行為的法律責任,要從每一個科研人員思想和心理上去改變他們對科研誠信的重視程度,開展一些宣傳活動內容,使更多的人去關注科研誠信,使全社會人員積極的參與到科學研究中,并能營造出一個誠信良好的科學研究氛圍。
內部的科研誠信監(jiān)督機構一直以來都存在著較強的隱蔽性。因此,內部人員是最快發(fā)現(xiàn)科研失信問題的人。為了減少可以科研失信行為發(fā)生,首先應該從內部管理機制出發(fā),在內部設立監(jiān)督管理機構,任何人都可以在監(jiān)督機構去匿名舉報科研失信行為。1999年科學技術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xié)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科技工作者行為準則的若干意見》。對科技工作者的政治素質,業(yè)務能力和道德修養(yǎng)提出了要求。2016年11月,科學技術部頒布了《國家科技技術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實行。在2018年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強化過程的規(guī)范,提高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的公開透明度,使科研人員接受監(jiān)督的同時,要從自身和各個環(huán)節(jié)杜絕不正當?shù)男袨?,通過對內部的監(jiān)督機構和自查機構做出完善和處理,從而進一步能夠從內部科研人員自身去改善科研失信行為[5]。
針對科研人員誠信要進行系統(tǒng)化的管理制度,要從科研團隊上升到科研管理團隊,甚至要上升到國家法制。將管理制度細分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針對科研領域的失信行為,要做出進一步的懲戒力度,不斷建立和完善科研主體的信用程度。同時要將科研誠信作為科研人員在申報過程中的報酬和獎勵,以及科研人員的職務,職稱以及各類考核,以此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依據(jù),從而提高科研誠信的規(guī)章制度。同時對于科研誠信要進行分類管理,更明確細化不同類別的科研項目和科研環(huán)節(jié)進行分類管理。從而健全負面信息的披露制度。2018年由41個相關國家部委聯(lián)合提出的《關于對科研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lián)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推進了科研失信協(xié)同懲戒機制的建立,同時也能看出來目前對科研成果和科研實際行為的零容忍。
科研失信的行為不僅僅和科研人員本身的能力、科研團隊的研究過程有關,同時也跟整個科研的環(huán)境有關系。如果一個科研環(huán)境中大多數(shù)人都存在著科研失信的行為,且沒有做好相應的管理機制,就會導致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對于科研不夠認真,不夠嚴謹,以輕松的方式享用科研成果。因此為了更好的轉變整個科研環(huán)境的科研人員的價值觀念,要進一步的去弘揚科學家的科研精神。同時要嚴格要求科研人員在科研過程中做到誠信行為。讓科研人員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和失信行為對于后期的發(fā)展有不利的因素。大力去發(fā)掘和宣傳先進的時代科學家榜樣。讓每一位科研人員能夠認識到真正的科學家,是從最初的想法到科研過程和科研數(shù)據(jù)、研究環(huán)節(jié),都真正做到了誠信研究。同時也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宣傳和引導。要高度重視科學家的事跡和精神宣傳,從思想心理上去改變科研人員的失信心理,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
科學研究的失信行為已經存在著一定的科研利益沖突,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賄賂和科研交易等等違法行為。因此,要加強對于科研失信行為的法制建設,用法律行為去約束整個科研環(huán)境。只有國家和社會高度的重視所有的科研環(huán)境,才能鼓勵更多的科研人員積極參與到科學研究中。而且科研的法制建設一定要及時的更新[6]。針對各種不同行為和各種學術的失信行為,要做更詳細的調查處理,更新實施法律法規(guī)。以嚴肅的法律去懲處已經失信的科研人員,國家法律的規(guī)范修改和完善以幫助科研失信管理做一個良好契機。對于已經有失信行為的科研人員,要做出嚴肅的懲罰制度。以法律法規(guī)去約束所有的科研人員,做正規(guī)的研究,減少失信行為的發(fā)生。
科學研究的工作者是科研項目創(chuàng)造人,同時也是科研的主要力量,科研團隊想要得出更優(yōu)質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就必須嚴格要求科研人員做到誠信科研。首先要讓科研人員明白,現(xiàn)階段對于科研失信的行為已經做出一些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要從心里和思想上減少科研人員的失信行為,為科研人員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再者也要讓全社會對科技有一種強烈的需求,要鼓勵全社會都參與科研,減少科研失信行為,在科研過程中努力做到對科學研究過程和目的的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