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卓
摘 ?要:“小學英語爬坡式寫作實踐”研究,旨在讓學生在有坡度設計的任務中,進行目標明確、逐級發(fā)展、伙伴互助的學習研究,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分年級系統(tǒng)建構爬坡式寫作實踐訓練節(jié)點;分課時系統(tǒng)建構爬坡式寫作實踐訓練重點;分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建構爬坡式寫作實踐評價要點。
關鍵詞:小學英語;爬坡式寫作
小學階段是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階段,《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一級要求:能模仿范例書寫詞句。二級要求:能根據(jù)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描述。但在實際教學中,我校的一線老師反映:三年級教材中沒有寫作板塊,不用訓練;四年級課時緊張,每周只有三課時,完成十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已經(jīng)十分緊張,所以大部分的課堂時間留給其余各板塊的教學,弱化寫作板塊教學;五年級語法點繁雜,練好學生的語法比指導寫作更重要;六年級老師提出每個單元只明確了寫作板塊的主題,卻沒有寫作策略指導,教師教學時無從下手。同期,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問卷發(fā)現(xiàn):用英語進行思維和寫作對于學優(yōu)生來說不是難事,但是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有兩方面困難:一是詞匯、語法等知識儲備有限,達不到書面表達需要的儲備;二是學生寫作時缺乏方向性,為湊字數(shù)而用相同結構的語句完成一篇作文。
根據(jù)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教師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開展的教學才是最佳的教學。前期調查中呈現(xiàn)的問題就如同一座需要師生共同攀登的山峰,為此,我校聚焦“小學英語爬坡式寫作實踐”研究,旨在讓學生在有坡度設計的任務中,進行目標明確、逐級發(fā)展、伙伴互助的學習研究,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分年級系統(tǒng)建構爬坡式寫作實踐訓練節(jié)點
從三年級到六年級,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具有如下特點:從無意注意為主逐漸發(fā)展到有意注意逐漸占據(jù)主導地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從缺乏系統(tǒng)性的知覺發(fā)展到有目的、有順序的知覺;從模糊籠統(tǒng)的知覺發(fā)展到比較精確的知覺。
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先規(guī)范書寫,然后再進行寫作策略的指導和寫作技巧的訓練;先學會仿寫句子,過渡到段落,再嘗試根據(jù)提示進行簡短描述;先不限時寫作,再過渡到限時寫作。
在爬坡式寫作教學中,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結合教材的實際情況,在實踐訓練中我們分年級設置了訓練節(jié)點:三年級應該打好基礎,重點指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單詞和句子,正確運用標點符號;四年級著重訓練填空式寫作方式,引導學生根據(jù)例句仿寫幾句結構相同的句子,掌握基本的寫作規(guī)范和要求,達到課標中的一級要求;五年級可能根據(jù)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描述,掌握基本的段落結構,基本達到課標二級要求;六年級逐步滲透寫作策略,幫助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寫出有主題的短文,并通過伙伴互助等方式,優(yōu)化作文,達到課標二級要求,并為三級要求做準備。
分年級爬坡式寫作實踐訓練節(jié)點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同時把小學階段要完成的寫作二級目標分解到不同的年級,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分課時系統(tǒng)建構爬坡式寫作實踐訓練重點
針對課時不足,沒有單獨的寫作課課時,通過實踐研究,作文教學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分步、分課時實施,在每個課時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和寫作能力。
我校通過實踐研究建立了單元分課時寫作訓練重點,用于緩解最后一課時的寫作壓力,形成以下操作圖示:
以五上《Unit5 What do they do?》為例,我們把寫作任務訓練有目的的分在一個單元的四個課時中:
(一)從第一課時入手,鋪設寫作的基石
在第一課時復述文本環(huán)節(jié),筆者就有意識地用蘇海介紹家人的職業(yè)為框架,給孩子一個扮演蘇海的任務,讓孩子來介紹蘇海的父母,此舉給孩子們一個初步的示范。介紹如下:Hello!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 He helps sick people. He works in a hospital. She is my mother. She is a worker. She makes sweets. She works in the factory. I love my father and my mother.
第一課時中,我們可以借用復述課文這一任務,幫助孩子初步鋪設作文的基石,讓孩子初步感知和文本對話不一樣表達方式,幫助孩子后續(xù)開展作文訓練。第一課時有Story time 的支撐,學生的通過學習以后,復述課文對大多數(shù)同學來講都不是困難的事情,簡單的復述幫助學生鋪設寫作的基石。
(二)讓新舊知識鏈接,搭建寫作的框架
在第二第三課時中,筆者嘗試著激活舊知,讓孩子有話可說,有話可寫。為了讓孩子有話可寫,教師就要喚醒學生已有知識儲備中與教學目標相關的內(nèi)容(樂偉國,2013)在寫作前,教師要有意識地整理歸納和本次寫作相關的語言項目,引導學生帶著任務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樣既有利于激活已知,又讓新舊知識鏈接,幫助孩子搭建寫作框架,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在復習課文時,可以給出小任務:借用小短篇進行描寫文中某位家長的職業(yè)。如圍繞職業(yè)多談論幾句:
Mikes father is a teacher. He teaches English. He teaches well.
His mother is a writer. She writes stories for children.
Su Hais father is a doctor. He helps sick people. Hes nice.
Her mother is a factory worker. She makes sweets. She works hard.
學習單詞時,又可以給出新的任務:可以聯(lián)系舊知,進行描述。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任務:請學生選擇感興趣的一項職業(yè)進行描述,可以描述從事這項職業(yè)的人的外形、工作地點、工作內(nèi)容、喜好等,這樣就把本學期第三第四單元所學的知識和本單元知識鏈接起來,學生也有了說話的依據(jù)。
例如描述cook這個職業(yè):He is a cook. ?He is tall. He is a little fat. He works in a factory. He cooks nice food. He likes eating nice food. He is good at cooking. The workers like him very much.
(三)讓話題深入生活,豐富寫作的內(nèi)容
脫離學生學習和實際生活的話題往往會讓學生覺得空洞、無話可說,不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本單元的話題是介紹家人的工作,這個是學生愿意展示的部分,老師給出框架,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一步豐富寫作的內(nèi)容。
但是實際操作中,家長的職業(yè)五花八門,教師要提前做好一些準備,也請學生自己提前了解父母職業(yè)的英語表達方式,然后可以結合照片,請孩子上臺介紹一下自己的家人的職業(yè)。
分課時進行寫作訓練,解決了課時不夠的矛盾,同時在寫作前鋪設了基石、激活了興趣、鏈接了學生已有的認知和體驗,為寫作的輸出做好了多項準備,促進了學生的表達。
三、分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建構爬坡式寫作實踐評價要點
寫作活動環(huán)節(jié)可以分幾個層次:寫前“理一理”、寫中“幫一幫”和寫后“議一議”。通過這三個層次的設計,讓學生寫作中有章可循,并能從多方面得到能力的提升。
(一)寫前“理一理”
寫作只有做到有話要說,有話想說,才能確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魯子問、康淑敏,2008)。作為單元話題的書面表達,抓住主題、升華主題,是優(yōu)秀習作的標準之一。
以六上Unit3《Holiday fun》的單元話題為例,教師在寫作前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通過特殊疑問句的提問,where, when, what, how, who等進行師生問答、生生互問互答談論自己的holiday。學生在此過程中輸出了 “I...last...holiday”“I went there by...”, “I was...”等目標句型。
高年級的話題寫作主要偏向于話題寫作,正確的篇章布局是寫作成功的前提。教師可以通過優(yōu)秀范文,讓孩子來評一下范文,好在哪里?使學生明白文章的的組織結構和層次??梢栽谔峁﹥?yōu)秀習作的時候,帶著學生一起來理一理,分析一下文章的結構:The title, the beginning, the body and the ending,這些如何為話題服務。也可讓學生圍繞話題進行對話,然后形成口頭作文。然后請其他同學依據(jù)相關評價標準給出評價和修改意見。
(二)寫中“幫一幫”
課堂上的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和寫作的時間。學生在進行實際的寫作時,還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阻礙,此時,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適時指導,與學生共同協(xié)作,巡視期間要多關注那些后進生,在詞匯、語篇組織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傾注,盡量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課堂內(nèi)增強寫作的成就感。
教師要在PPT上展示一些 Warm Tips,如:寫作前列好提綱;注意標點和字母的大小寫;關注細節(jié)的描寫;使用關聯(lián)詞承上啟下;使用形容詞和副詞使行文生動活潑。這些提示其實就是寫作的策略,教師平時要分解到各個單元的寫作教學中。
(三)寫后“議一議”
寫后的及時反饋和評價是寫作指導課的重要一環(huán)。評價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以及教師的評價可以結合在一起,學生自評側重于語言的規(guī)范應用,如單詞拼寫、標點、語法等細節(jié)問題;生生互評側重于內(nèi)容、語言結構等塊面問題。在幫助同伴修改的過程中,相互啟迪,思維得到碰撞和交流。學生就有了再次修改文章的動力和想法,伙伴互助,互相取長補短;教師評價側重于思維培養(yǎng),要增加寫作策略的指導,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初稿:
My holiday
I went to Plum Garden with my friends last New Years Day. It was cold. We went to the garden by metro. There were many people in it. We took photos. We eat steam buns and plum cakes. We were happy.
經(jīng)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后的文稿:
My happy holiday
On New Years Day, ?I went to Plum Garden with my friends.
We met at Doting Station, then we went to Plum Garden by metro. It was a little cold, but we were very excited. There were lots of visitors there. There were many beautiful plum blossoms too. Many people took nice photos with the flowers. We went for a row on the small lake. It was very interesting. We ate some local food such as steamed buns and plum cakes. They were so yummy. I didnt feel cold after playing and eating.
I had great fun that day!
顯然,經(jīng)過三輪修改過的作文內(nèi)容更生動,更貼近學生生活,更契合寫作主題,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實踐證明:爬坡式寫作實踐分級目標明確,學生寫作能力得到逐級發(fā)展,能有效提高學生習作的品質和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宮文勝.譯林版《英語》寫作板塊教學案例評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8(12):23-28.
(作者單位:無錫市東亭實驗小學,江蘇 ?無錫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