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健芳
摘 ?要:為了孩子的發(fā)展,不忘教育的初衷,我們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不少促進的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在眾多的方法中,最重要的是與孩子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方能更有效的提高效率,保證教學質(zhì)量。筆者從自身的教學日常,總結了從幾個方面做到與孩子生活學習上惺惺相惜,將帶領孩子走得更遠,達到雙贏效果。
關鍵詞:師生關系;溝通藝術;團結互助;高效
多年的教育教學,我們一直努力著,勝利時歡呼過,但也曾惆悵,失落過。為了孩子的發(fā)展,不忘教育的初衷,我們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自己的一些感悟。在貫徹教育部雙減新政策下,最重要的是與孩子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方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保證教學質(zhì)量。
“你們喜歡怎樣的數(shù)學課堂?如果要改變,你認為數(shù)學老師應怎么做?你希望老師怎樣評價你的發(fā)言?”。每過一段時間,我對我們班孩子進行調(diào)查問卷,要求同學們無記名發(fā)自內(nèi)心回答。學生的問卷真實反饋后,教師應當站在學習者的角度,正視學習者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困難和問題,記載學生的奇思妙想、創(chuàng)造性想法,作為教育資源 ?。我不斷接受批評,調(diào)整利于學生的教學方式,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營建和睦高效的課堂氛圍,與孩子一起融入課堂學習,享受學習之樂。
一、量身裁衣,定制個人學習方案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位學生的個性都是差異的,教學定位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們要認識每位學生的這些不同,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一代新人。"
(一)對每個學生個性的了解。在每次接班前,我都會提前下載接班學生的成績,翻看學籍表,向前任教師了解每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心里有數(shù)。正因為這樣,不少學生驚訝發(fā)現(xiàn)在我上完第一節(jié)課后,已經(jīng)愛上這位心中裝有他的老師了。
(二)對學習者自身認知基本的了解。溫故而知新,我透過查看試題,可以掌握其每個學生的學習上的優(yōu)劣點,與同學一起解除困惑,更好地面對新挑戰(zhàn)。
(三)對學生知識結構掌握情況的了解,不斷改進教學方案,有針對性的進行團體學習輔導和個別學習輔導,做好培優(yōu)轉(zhuǎn)差工作。
周全的準備工作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將被這樣有心的教師所吸引,所欽佩,為后面的教學工作埋下伏筆。
二、動之以情,打造和諧師生關系
為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平等、寬松、輕松的學習氛圍,以愛打動孩子的心靈。課堂上善于與孩子交流溝通,孩子親其師,自然信其師。老師在課堂上眼觀四方,密切關注學生的心情變化與反應,多進行正面點評。尤其是學困生,更得曉之以情,讓學生感受到尊敬,只有經(jīng)過長期的互動、了解,幫助,再硬的冰也有融化的一天。記得畢業(yè)后的孩子總說最喜歡邱老師的午休故事時間,因為一上午學習后,孩子疲憊不已,我總愛在午休時間講一些有趣的故事,例我們兒時的玩樂,上學的趣聞,教學中的憨妹傻事等等,這樣既能舒緩孩子的學習壓力,還能適機進行思想教育,孩子愛聽也愛問,這樣愉悅地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
三、課堂巧互動,掌控課堂主動權
在一些教師心中總認為老師是課堂上的司令,什么都得牽著學生走。其實最好的課堂應該是嚴而不僵,活而不亂,教師掌控課堂主動權。學習中總是有不好表現(xiàn)的學生 ,心里想說,但也很害怕說錯,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嘲諷,沒有侮辱,也沒有指責,從思維到動作都可以獲得完全的自由釋放。教學中有靜有動,訓練學生數(shù)學邏輯思維等。老師每一段激勵的引導、每一種贊許的眼睛、每一個鼓勵的手勢等,孩子們將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下學生可以張揚個性,培育自我的信心、意志,人格也受到了真正的尊重,孩子會慢慢轉(zhuǎn)變得自信與投入。
四、講究溝通藝術,為高效課堂動心思
之前一些老師總說怎么孩子上課死氣沉沉,學生也不愿意回答問題,這與老師的課堂調(diào)控有很大的關系。和諧的教學氣氛是傳遞知識的無聲的媒介,是打開心智的無形鑰匙。我們得講究溝通技巧,使數(shù)學課堂活起來。
首先,我們要善于傾聽。多問孩子的想法,哪怕有錯,愿意彎下腰來,給大家一個愿意分享的機會。
其次,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過程中要掌握每一個"度",要使學生們有展示的機會,也能讓全班整體學習氣氛提高。
最后我們教師的適當表揚也是學生最期盼的,在每節(jié)課中多設計了幾個大小有梯度的競賽活動,便可調(diào)動各個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孩子的競爭意識,爭取老師的夸獎或獎勵。
五、以組促教,營造團結互助的學習氛圍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突出個性,最佳的教學方式便是小組協(xié)作教學方法。小組人員優(yōu)劣結合,分工合作,互相幫助,協(xié)同教學,也反映著新課標的教育理念。這種方式也有利于個別內(nèi)向的學生。在小組協(xié)作中,要使學生們學會聆聽,因為傾聽也是尊重他人的另一個方法,并且從別人的說法中反思自己。在解題思路出現(xiàn)認知沖突時能有效化解。在多人數(shù)學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對問題解決的思路等將會更加深刻。同學之間能很好的進行批評指正,充當小老師角色,能攜手互助,建立學生之間的信任與依賴。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多年來,我不斷學習,改進,與孩子們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了提升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習能力,促進更好的實施素質(zhì)教育,高效地顯彰學生的實力與才華。
參考文獻:
[1]王輝.教育活動中的師生關系探析[J].教育評論,2000.
[2]張曉梅.新課程背景下師生關系構建的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6.
[3]范寅虎.學校教育中師生關系之我見——兼與孫喜亭教授商榷[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
(作者單位:恩平市恩城街道辦事處第三小學,廣東 ? 江門 ? 5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