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靜
(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瀘州 646000)
教科書作為學校教學的工具和資料,它不僅是知識傳播的重要媒介,更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引導,而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語文課程,不僅僅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積極的態(tài)度、正確的觀念等。而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這一功能的實現(xiàn)主要是通過學習教科書中塑造的不同的榜樣人物來完成的。學生通過對榜樣人物身上所凸顯的優(yōu)秀品質產生敬仰的情感,進而認同、模仿、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科書選擇何種榜樣人物、如何刻畫人物形象將對小學生的認知和發(fā)展產生重要的影響。為保證學生對榜樣人物更加全面的認識,本研究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榜樣人物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畫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教科書榜樣人物的選擇和人物形象的刻畫提供借鑒。
通過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榜樣人物課文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1-6年級全12冊共有54篇課文(含閱讀鏈接)塑造刻畫了不同的榜樣人物,占全冊課文比例18.82%,具體分布如下:一年級占榜樣任務課文總數(shù)比1.85%,上冊0篇,下冊1篇;二年級占榜樣任務課文總數(shù)比16.67%,上冊6篇,下冊3篇;三年級占榜樣任務課文總數(shù)比14.81%,上冊6篇,下冊3篇;四年級占榜樣任務課文總數(shù)比29.63%,上冊9篇,下冊7篇;五年級占榜樣任務課文總數(shù)比20.3%,上冊4篇,下冊7篇;六年級占榜樣任務課文總數(shù)比16.67%,上冊4篇,下冊5篇。
從以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可以看出,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榜樣人物的課文主要集中在第二學段(3-4年級)和第三學段(5-6年級),尤以第二學段課文最多,共24篇,占比44.44%。而在進一步的統(tǒng)計中。
從前期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不同性別榜樣人物的統(tǒng)計可以看出,關于男性榜樣人物的課文要明顯多于女性榜樣人物,而通過進一步的關于對兩性榜樣人物形象分析發(fā)現(xiàn),關于男性榜樣人物的形象更加豐富多樣、直觀立體,而女性榜樣人物的形象則顯得較為單一,且多仍表現(xiàn)為較傳統(tǒng)的女性形象,具體見以下數(shù)據(jù):
男性榜樣人物課文:聰明才智13篇,占比24.07%;熱愛祖國3篇,占比5.56%,堅持不懈1篇,占比1.85%,無私奉獻6篇,占比11.11%,團結互助3篇,占比5.56%,勇敢無畏11篇,占比20.37%,舍己為人3篇,占比5.56%,寬容待人1篇,占比1.85%,勤學敬業(yè)4篇,占比7.4%,愛護環(huán)境1篇,占比1.85%。女性榜樣人物課文:聰明才智無;熱愛祖國無;堅持不懈1篇,占比1.85%,無私奉獻1篇,占比1.85%,團結互助無;勇敢無畏2篇,占比3.7%,舍己為人無,寬容待人無,勤學敬業(yè)無,積極樂觀1篇,占比1.85%,溫柔勤勞1篇,占比1.85%,愛誠實守信1篇,占比1.85%,愛護環(huán)境無。
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教科書中不同性別榜樣人物品質的統(tǒng)計可以明顯看出,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存在著榜樣人物性別結構失調的現(xiàn)象。從兩性榜樣人物課文選文數(shù)量來看,男性榜樣人物課文全冊共 47篇,占全冊教材榜樣人物課文的87.04%,而女性全冊僅7篇,僅占榜樣人物課文總數(shù)的12.96%,刻畫男性榜樣人物課文是刻畫女性榜樣人物課文的4倍多,教科書中關于榜樣人物選文存在著嚴重的性別比例失調。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塑造男性榜樣人物的課文明顯多于女性,占總榜樣人物課文篇數(shù)比例87.04%,而關于女性榜樣人物課文僅占比12.96%。而從各冊的情況來看,關于女性榜樣人物的課文主要分布在二年級上冊(1篇,《媽媽睡了》)、三年級上冊(1篇,《掌聲》)、三年級下冊(1篇,《我不能失信》)、四年級上冊(2篇,《精衛(wèi)填?!贰杜畫z補天》)、四年級下冊(1篇,《海的女兒》)以及五年級上冊(1篇,《慈母情深》)。而不管是從總體統(tǒng)計還是從各冊的分布情況來看,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男女性榜樣人物課文的選編差距過大,這不管是從課文選排的合理性還是從對引導小學生關于榜樣人物的科學認知,都值得我們深思。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不同性別榜樣人物的品質呈現(xiàn)兩極分化。首先,從榜樣人物品質分布來看,男性榜樣人物占據(jù)包括聰明才智、無私奉獻等10大品質,其中塑造最多的品質包括聰明才智(13篇,占比24.07%),勇敢無畏(11篇,占比20.37%),無私奉獻(6篇,占比11.11%),而女性榜樣人物的品質僅占其中6項。其次,從品質性質來看,選文中關于男性榜樣人物的形象塑造與品質凸顯更為豐富全面,不管是對內的個人要求(如課文《不懂就要問》《紀昌學射》),還是對外的待人接物(如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抑或是對家國的熱愛(如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等都有所涉及,而關于女性榜樣人物的品質呈現(xiàn)則主要凸顯傳統(tǒng)女性的品質,如溫柔勤勞、樂觀積極的品質。最后,從選文的內容和描寫的手法來看,教科書中關于男性榜樣人物的描寫,多是通過某一件事或者通過細節(jié)描寫直接凸顯榜樣人物的品質,如課文《橋》中為突出老村長黨員責任、舍己為人的品質,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方面突出刻畫人物高尚的品質,形象刻畫直觀、立體,或在課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中,通過簡單的事件描述與人物對話,突出王戎的善于思考、聰慧過人;而教科書中關于女性榜樣人物的刻畫中,或是手法過于籠統(tǒng),或是品質凸顯不夠明顯,如在課文《掌聲》中,上述統(tǒng)計中雖然將本篇課文中英子的人物品質納入到積極樂觀維度中,但是如若嚴格劃分,英子的榜樣形象并未像男性榜樣人物形象處于人物刻畫的主線,人物品質刻畫模糊。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榜樣人物角色的選擇上,絕大部分課文偏重于歷史文化與神話名人、抗戰(zhàn)英雄、政治領袖等角色人物,對普通群體的榜樣人物塑造極少,或者人物形象較為模糊,具體如下:歷史文化與神話名人25篇,政治領袖8篇,抗戰(zhàn)英雄6篇,醫(yī)生與科學家3篇,冒險家2篇。
從圖2統(tǒng)計可以看出,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榜樣人物角色的選擇主要集中在歷史文化與神話名人、政治領袖人物、抗戰(zhàn)英雄、醫(yī)生與科學家、冒險家等角色,占據(jù)教科書榜樣人物數(shù)量的81.48%,其中歷史文化與神話名人、政治領袖、抗戰(zhàn)英雄最多,分別占比46.3%、14.81%、11.11%。不難看出,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榜樣人物角色的選擇仍集中于社會主流角色或職業(yè)上,如英雄、領袖、名人、科學家等,而對社會普通群體中涌現(xiàn)出來的榜樣人物少有清晰的刻畫。
教科書中榜樣人物是否科學、合理地選擇與刻畫,對正處于認知發(fā)展重要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在榜樣人物的選擇與刻畫中存在的問題,在后續(xù)的教科書選文編排中,應該更加注意榜樣人物的性別結構,注重人物形象的選擇與刻畫,加深對普通群體的關注,以此能夠多維度地塑造榜樣人物。
縱觀歷史,女性在科學、人文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貢獻,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女性在社會各個領域占據(jù)著越來越重要的職位,越來越多的女性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獨立、奉獻、智慧、勤奮等優(yōu)秀品質都是值得稱道的。但統(tǒng)計中顯示,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男女性榜樣人物課文比例嚴重失衡。因此,為更加科學合理地編排教科書,從不同層面、不同類型上對小學生的的價值觀念進行正確的引導,教科書要及時調整課文中榜樣人物的結構類型,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不同類型榜樣人物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
首先,課文中人物形象品質的選擇與刻畫要適當均衡,而不能顧此失彼。如教科書中有超過榜樣人物選文40%的課文凸顯人物的聰明、英勇,因此對于其他品質的刻畫就為數(shù)較少。其次,在具體的人物刻畫上,對于男性榜樣人物的刻畫更加具體、深刻、直觀,而對于女性榜樣人物的刻畫則顯得十分籠統(tǒng)、模糊,這不管是對于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是對學生認知的發(fā)展都有所不益。因此,教科書中關于人物的選擇,尤其是榜樣人物的選擇,要注重人物形象品質的選擇與刻畫,讓學生在學習人物刻畫知識的過程中,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尤其是榜樣人物的品質。
歷史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每一位普通人的努力。但是從上述統(tǒng)計可以看出,教科書中榜樣人物角色的選擇更多的是處于社會各領域的名人,而對社會普通群體關注較少,這極易給小學生造成“榜樣人物只能是社會名人,而普通人不可能成為大家的榜樣”的錯誤認知,而認識不到“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名人、精英中有很多榜樣,而普通群體中也同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的楷模,尤其是對普通群體中的女性形象的清晰定義和刻畫。因此,教科書在進行角色選擇時,要充分考慮均衡各個職業(yè)、各個領域、不同性別的榜樣人物,給予小學生正確的認知——只要勤懇認真,各行各業(yè)都能涌現(xiàn)出優(yōu)秀的、值得稱贊的人才。
小學語文教科書,是小學生初識社會、明辨是非的重要教育材料,是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因此,重視小學語文教科書的選文,重視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榜樣人物課文的選擇就是重視對下一輩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