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董洛婕
我家坐北朝南,背靠一座山,向西看,是山;向東看,也是山;向南看還是山。我家就在北京灣的北面,延慶。
我不知道那座山的名字。只知道向東看不到盡頭,向西也看不到盡頭。它為它腳下的村子擋住了風(fēng)、擋住了寒流。這里,雖然不及北京市里暖,但也不冷。春天總比北京市區(qū)晚半個月,秋天早來半個月。
我最喜歡夏天,因?yàn)橄奶炜梢缘教庅徦S晗碌枚?,水就多。夏天的雨難以預(yù)知,只要看到云彩從北面的山上探出了頭,趕緊往家跑就對了。奶奶說這是齊頭云,來得快去得也快,曬谷子時最煩這個。果然不出一炷香的工夫,雨就嘩啦啦地下來了。我喜歡雨天,總是在雨天撐一把掛著晴天娃娃的雨傘,赤著腳跑出去。雨水使干燥的泥土變得潤澤了,踩上去濕熱又柔軟。不久,云向南走了。收了傘,我不知不覺又向后山走去。
村子?xùn)|面是一條河,夏季河水豐沛,冬季流量銳減。河水自后山而下。之前的村民靠這條河挖建水渠,讓水流向另一座山。踩在濕軟的泥土上,熟練地繞過亂石,撥開高聳的灌木叢,來到松柏連天的小路上。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早上、中午或晚上,這條路都見不到陽光。走好一會兒,到了路的盡頭,撥開一人多高的樹枝草叢,才終于見到陽光。蹚過紫色的花海,腳下的黃土變成了紅土,隱約可見土層中的紋路。
山路開始陡峭了,腳下的泥土越發(fā)松軟,小石頭硌得腳板疼,土像沙子一樣踩不住,一不留神人就會嘩啦啦滑下去。前面還有一座小亭子,但沒有座位。旁邊有一個岔路口,一條向上的路通向山巔,一條向下的路通向后山。爸爸說,他小時候能直接進(jìn)到山里面,現(xiàn)在那里已被開發(fā)成景區(qū),不讓通行了。我執(zhí)意前行,可惜山路崎嶇,終得返回。就算無法看到,我也堅(jiān)信,河水是從山上下來的。
泛舟峽里,總有一種進(jìn)入小桂林或九曲溪漂流的感覺:有水順峭壁而下,有絕壁石窟,有的是山,有的是水,有的是樹,有的是青石板鋪就的小路,路旁還有無數(shù)種鳥鳴。山尖尖上有紅墻黃瓦的寺廟,山脊梁上還有樹在懸崖上探出身子往下望,樹下百十米處是碧綠的湖面。爸爸說,他小時候經(jīng)常掛在那棵樹上睡午覺,出于安全考慮,現(xiàn)在不讓上去了。我只好也往下望,龍形的電梯、空中的纜車告訴我們,現(xiàn)在早已不是20世紀(jì)80年代了。
冬天的河面冰封十里,總有人劃開冰面,拖著冰塊,準(zhǔn)備過年的冰燈游園會。那時會有冰做的城堡,冰做的塔,還有冰做的小娃娃。各式各樣的冰塊晶瑩透亮,寧靜莊嚴(yán)。
我的家鄉(xiāng)只是延慶區(qū)東北方一個普通的小山村,而后山也只是一座普通的山??僧?dāng)那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東西溢滿回憶時,它就不再平凡普通了。
它是獨(dú)一無二的。
教師點(diǎn)評
普通的小山村,平凡的一座山,因?yàn)橐鐫M溫馨的回憶而變得令人魂?duì)繅艨M。
回憶里有蹚水的樂趣,有爬山的新奇,泛舟峽上,總有“小桂林”的美妙意境。冬天到了,河面冰封十里。這里有冰燈游園會、姿態(tài)各異的冰雕,寧靜又莊嚴(yán)。不僅如此,這里還有奶奶念叨的“齊頭云”,爸爸兒時的“自由行”。在小作者筆下,家鄉(xiāng)是獨(dú)一無二的美好存在,溫情綿長,值得珍藏,值得回味。
(張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