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耀
久居桂林,拂過春色碧波的漓江,攀過“南天一柱”的獨秀峰,游過山水交融的兩江四湖,逛過曲徑通幽的東西巷,而唯獨沒去過龍脊梯田,領略它夢幻般的美景。
龍脊梯田,雖未謀面,卻也相識。
常在各類攝影雜志和網(wǎng)站上翻閱過它的照片,每次翻閱,都深深驚擾我的龍脊夢。龍脊地處龍勝縣域,隱于桂北浩瀚的大山中,群山相連,千峰壁立,行成“萬山環(huán)峙,五水分流”的獨特美景。有人這樣形容龍脊梯田的四季:“春像銀帶,夏似綠波;秋勝金塔,冬如龍珠戲水。”每一個向往者閉上眼睛,美妙的畫卷如高山之上的流動云彩,映入腦海。
龍脊離桂林市區(qū)并不遠。初到桂林,便聞其名,后來也有多次前去的計劃,因瑣事纏身,終未成行。
我時?;孟耄孟朐谒囔F妖嬈的山頂,沏上一壺高山茶,倚靠在竹椅上,來一次零距離的親密接觸。今年初春,下決心去一趟龍脊,以實現(xiàn)自己多年的夙愿,慰藉那個青澀的龍脊夢。
春風四溢,細雨綿綿。
初入龍脊,便被煙雨朦朧的梯田勝景迷住雙眼,俘獲芳心。半山腰的云霧隨風飄動,變幻莫測,仿佛置身仙境。據(jù)當?shù)厣矫裾f,梯田的開鑿始于元代成于清初,數(shù)百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祖祖輩輩,筑埂開田,春種秋收。從萬澗相織的溪谷,到云霧繚繞的峰巒,從古樹交錯的森林邊緣,到壁立千仞的懸崖峭壁,都開鑿了梯田。小山如螺,大山成塔,堆積起來,層層疊疊,高低錯落。今日的梯田,集日月之精華,歷百年之滄桑。
雨霧中的梯田,完美地詮釋詩情畫意的真諦。一個人背著背包,拿起一根青竹杖,踏著晨輝走在山中,如同置身于一幅水墨畫中,去探尋一個神秘的童話世界。爬到高處,或有心生汗流浹背的哀怨,可駐足停留,放眼望去之時,若隱若現(xiàn)的梯田在清晨靜謐的霞光中,露出夢幻般的輪廓,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此時的梯田,傲人的曲線更顯柔美,抬頭仰望云霧中的村寨,如昨夜酒后酣睡初醒,美得讓人憐惜。
蜿蜒的青石路,承載著無數(shù)腳印,有幼童歡快的腳步,亦有鶴發(fā)老者緩慢的足跡,無論初春或深秋,盛夏或隆冬,龍脊的青石路上都奏響著新時代的贊歌。行至半山,梯田模樣始現(xiàn),從山腳盤繞到山腰,腳下的梯田水滿田疇,如一串串銀鏈盤掛在山間。望著眼前的龍脊,我迫切幻想它四季的模樣:想象它盛夏水稻翠倫,綠波從天而瀉的沉靜;暢想它深秋稻穗沉甸欲墜,形如金塔的絕美;勾勒它隆冬雪兆豐年,白玉鑲嵌云端的奇觀。在這里,我可以盡情地放飛想象,因為梯田的美比我的想象更有擴張力,這種美,美得近乎不可言喻。
登頂途中偶遇一外地游客,便結(jié)隊而行,一番攀談之后,得知我是桂林人,其眼中露出些許艷羨的神情,脫口便道“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對于我,卻是羞愧難當?shù)?,閑暇之余雖也游山玩水,縱情享樂,可此次的龍脊之行,是為我的處女之行,因此未能向他講關于龍脊的景或龍脊的事,心生遺憾。也許擁有的時候都不會珍惜,待久居外地思而不得時,方顯珍貴吧。
深山里的太陽似乎升得慢一些。
山腳下雨霧蒙蒙,半山腰晨輝稀疏,若隱若現(xiàn),可登頂遠眺時,眼前的梯田竟是如此行云流水,氣勢磅礴。放眼望去,山巒連綿起伏,梯田蜿蜓猶如天梯;漫山遍野的梯田縱橫交錯,雜而有序,宛如千百條的黛青綢帶,束在山巒的腰間;又如待嫁的深閨少女,手拿七彩繡緞,在山間和著春風翩翩起舞。清澈的山溪隨性地順流而下,時而歡歌,時而笑語,如一匹歡快的小馬駒,奔跑在大山和梯田間。巨大的水墨畫卷,令所有到此駐足的人,心生一種難以言喻的雄奇,震撼人心。
這里山高谷深,落差巨大,海拔最高處1800多米,最低處只有300 米,落差達1500多米。山頂上,是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森林下,是無數(shù)大小不一的梯田。難以想象,八百多年前,遷徙到這里的祖輩面對橫亙眼前的大山和繁茂的原始叢林,是如何攻堅克難,刀耕火種,開墾出這片梯田的,他們就是自己心中的愚公,用自己的行動踐行“愚公移山”的精神。他們未曾想到,當年用血汗和生命創(chuàng)造出來的梯田,在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中,變成如此嫵媚壯觀的曲線世界,成為讓世人都追逐的龍脊梯田。
在這里,人類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家園的智慧和力量,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先輩這種敢為人先的開創(chuàng)精神,造就了今天依山而筑的村寨和古樸典雅的吊腳樓。
在這里,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旅游高度融合。龍脊梯田與當?shù)鼐用竦纳钆c文化水乳交融,孕生出多彩的民俗文化。以梯田農(nóng)耕為特色的稻作,以吊腳樓民居為代表的建筑,以銅鼓舞和彎歌為主角的歌舞,以“龍脊四寶”為代表的飲食,獨具特色。
站在龍脊的梯田上,憶起宋代詞人朱服詞中“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猶為耕”的佳句不由感慨:唯有勤勞的華夏民族,方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輝煌的奇跡。撫云撥霧,心中沉醉的感動,如浪花悠悠散去。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龍脊梯田夢幻般的仙境,吸引著無數(shù)的崇拜者,踏遍千山雪,行經(jīng)萬里路,來到它的懷里,只為夜深人靜的時候,聆聽它的山澗鳥鳴,潺潺溪水,呼吸著純凈的空氣,品一品稻香和露水的味道。
山水相襯梯田韻,天地共生龍脊情。龍脊梯田就在這里,你來或不來,它一直都在。
(編輯 何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