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港航
(深圳市格致中學 廣東·深圳 518000)
高中階段,學生從年齡來說,將會步入到成年人的行列。在身體發(fā)育方面,也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尤其是身高,這一時期大多數(shù)學生身高發(fā)育會定型。為了讓學生的身體發(fā)育可以達到良好水平,就需要以體育課作為載體,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培養(yǎng)。不僅如此,針對體育課本身而言,也要兼顧學生的體育技能發(fā)展,要讓學生達到較高水平的體育技能。而不論是身體素質發(fā)育,還是體育技能養(yǎng)成,都會受到學生個體身體素質的影響。也就是說體質情況,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作為體育教師,要對高中生的體質差異展開分析,把握其中要點,作為創(chuàng)新教學的根本切入點。
要在體質差異的視角下對高中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構建,那么需要先對體質差異的基本內涵形成認識,而這主要就是要對體質形成理解,了解評判體質的具體標準。詳細來說,體質主要可以從三個層面得以表現(xiàn):
一是身體機能。所謂的身體機能,是指人類個體身體的基本身體素質,主要是衡量集體的基本運動素質,比如肺活量,就是一個常見的身體機能指標,其是指單次呼吸所呼出氣體的量,反映了人類機體呼吸的氣體吸入量。肺活量越大,呼吸時吸入的氧氣就更多,可以為機體運動提供足夠的氧氣。另外血氧量、心率、柔韌性等,也都屬于身體機能的范疇。
二是運動素質。這個方面,就是指和運動相關聯(lián)的基本素質,比如爆發(fā)力,這代表了在體育運動中瞬間爆發(fā)速度或是力量的能力,爆發(fā)力越強,在短距離跑步、舉重等瞬間爆發(fā)的項目中,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再比如耐力,是指機體承受長時間負荷和運動的能力,這在長跑、競走等需要花費較多時長的體育項目中,可以發(fā)揮出顯著作用。
三是身體形態(tài)。除了運動素質和身體機能之外,體質還包含了外在的身體形態(tài),也就是最基本的身高、體重這些。
依據目前高中生的體質情況來說,學生之間表現(xiàn)出了顯著的差別,不同學生之間的體質,可能存在較大水平的差距,從而給學生的體育鍛煉和身體發(fā)展造成影響。通過班級學生參加體質測試的情況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主要的體質差異,表現(xiàn)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體形差異。根據體質調查來看,在一個班級當中,高中生的基本身體形態(tài),存在明顯差別。比如筆者所教學的某個班級,全班有56名學生,其中身高超過180厘米的,有9人(全為男生)。身高不足160厘米的,一共有18人(其中14名女生,4名男生)。由此可見,接近六分之一的學生身高超過一米八,而又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身高不足一米六,差距很大。
二是機能差異。在身體機能這個方面,學生的差異也很明顯。比如肺活量,根據體測結果顯示,班級中肺活量最高的學生超過了5000ml,而最低的學生還不到2000ml。不僅如此,更是體現(xiàn)出明顯的男女差別。班級男生肺活量平均達到3100ml水平,而班級女生肺活量平均才2200ml水平,差距明顯。
三是運動素質差異,通過對握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等多項體育測試項目的成績進行分析,也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在其中表現(xiàn)出來很大的差異。比如握力,男生普遍高于女生。而坐位體前屈,則女生普遍優(yōu)于男生。
通過對班級學生體質差異情況的簡單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體質差異是切實存在的,而且其是一個客觀現(xiàn)象,是人體成長與發(fā)展所必然會出現(xiàn)的一類現(xiàn)象。不過,體質差異的存在,也會確實給體育教學造成干擾。比如對學生開展中長跑教學,體質好的學生,往往更容易達標,經過簡單訓練就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而體質差的學生,即便經過努力訓練,要取得優(yōu)秀成績也很困難。另外,體質差異的存在,在開展一些劇烈運動項目時,體質差的學生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安全風險。在科學化、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構建的大背景之下,高中體育教師應當立足學生的體質差異,采取合理手段,對體育教學優(yōu)化構建。而要達到這樣的實踐目標,應當先對教學創(chuàng)新的優(yōu)化方向予以確定,形成具體的把握:
首先,教學內容的異化設置。教學內容,是針對學生開展體育教學而設置的具體體育活動項目以及體育技能內容。在學生存在不同體質差異的情況下,內容的設置應當做出相應的調整,結合體質差異現(xiàn)狀,實現(xiàn)異化設置。也就是要結合學生的體質實情,設定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要讓體育教學能夠對學生的體質薄弱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強化培育,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相應的成效。
其次,教學模式的重構與分化。在體質差異視角下,高中體育教學很顯然不能再局限于以往的老方法當中。結合教學發(fā)展來看,很長一段時間里,高中體育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的、統(tǒng)一化教學模式,全班學生接受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安排,忽視了體質差異給學生學習和運動造成的干擾。所以,在當前環(huán)境下,就要重構教學模式,從中體現(xiàn)出教學分化,也就是要分化出多種不同形態(tài),適配不同體質學生。
最后,評價考核要量體裁衣,契合學生。針對體育課的評價考核,也要改變以往統(tǒng)一化的模式,以量體裁衣的思想為指導,充分考量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給每個學生設定相應的成長計劃,并分別設定考核目標,以此開展個性化的養(yǎng)成教育和考核評價,客觀、真實反映出每個學生在體育課中取得的學習進步。
在體質差異視角下,對于高中體育課程,顯然不能再局限于傳統(tǒng)模式之中,需要依托新的思想,把握新的方向,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體質差異體現(xiàn)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分層教學映入眼簾,成為不少教師關注的一個教學模式。分層教學,就是將學生依照一定標準,劃分為多個不同層次,分別設計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梢哉f,分層教學的內涵特點,與學生體質差異的現(xiàn)實狀況,是完全契合的,這是適合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一種優(yōu)良手段。因此,作為體育教師來講,便需要對分層教學的實施形成把握:
(1)學生分層。針對班級學生,可以從體質出發(fā),結合具體的體育項目,選擇有代表性的體質標準,來對學生做出評價和分層。比如教學1000米跑步,便可以從肺活量、耐力、速度等方面設定指標,評價學生體質,然后按照優(yōu)良、中等和基礎三個層次,對學生予以劃分。
(2)內容構建?;诓煌瑢哟蔚膶W生分化,來構建與之對應的教學內容。比如對于優(yōu)良層次,學生體質較好,可以輕松達標,那么教學內容,便可以設定一些比較專業(yè)的跑步知識。而對于基礎層次,教學內容設計,應該以提升肺活量、耐力等基本身體素質為主。
(3)區(qū)別評價。針對不同體質的學生,由于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進行了異化設計,因此評價時,也要區(qū)別對待,分別評價。這應該以實際的教學內容為主體,分別設定評價標準,基于不同手段對學生開展評價。
運動處方教學,是一種相比分層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教學模式。所謂的運動處方教學,就是模仿醫(yī)院處方的形式,秉持“對癥下藥”的理念,給每個學生開出運動處方,貫徹個性化培養(yǎng)教學的理念。具體來說,這便需要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質調查,針對每個學生的體質實情,開出運動處方,設置教學內容和運動建議。比如針對某個學生,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其柔韌性較好,但是速度和力量較小,肺活量也不高。對此,便可以設置專項的力量和速度訓練,同時搭配呼吸訓練,增強該生的肺活量。
在體質差異視角下,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將存在同類型體質短板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專項訓練。比如在籃球教學中,部分學生的靈活性不佳,運球總是出現(xiàn)失誤。對此,便可以將這部分學生集中起來,設為運球練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集體進行運球練習。再比如,有的學生折返跑速度慢,這樣在籃球運動中容易跟不上節(jié)奏。對此,便可以設計相應的折返跑訓練,將這些學生構成小組,集體開展折返跑的訓練。
體育課作為鍛煉學生體質的重要課程,在教學實施中,需要切實關注到學生的體質差異,以此為導向,采用分層教學、運動處方以及小組合作等不同的方法手段,來革新體育教學模式,增強教學針對性,對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的教學和訓練,彌補體質短板,促進學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