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麗瓊
在中國社會轉型的過程當中,哲學社會科學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對經濟金融領域建設的發(fā)展,還是對于思想建設以及文化領域的發(fā)展,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話語的引領力對塑造大眾精神和意志意識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與時代的建設和發(fā)展要求相比,大眾對于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視程度還有待加強,大眾對于哲學社會科學的一些刻板的印象還沒有轉變過來,其重要戰(zhàn)略意義還沒有深入人心,其學科體系的發(fā)展環(huán)境以及人才隊伍的建設急需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環(huán)顧當前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建設作為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里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面臨著許多困境,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形成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體系,關系到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建設,這是我們當前所面臨的緊要問題,也是一項重大的新時代課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掌握社會生活話語主導優(yōu)勢,能不斷滿足構建和諧新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真正意義上服務于社會大眾,服務于各大高校,故應當不斷在具體社會實踐和日常工作中探索新思路、找尋新方法。
要加強思想領域的建設,積極努力建設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這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各種復雜情況都不能松懈的歷史使命和艱巨任務。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要進一步明確國家發(fā)展的最新定位,在強化思想領域的建設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中國的崛起,國內外大環(huán)境都發(fā)生著深刻的變革,在中國倡導下的新國際秩序正在形成。然而中國主張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卻觸碰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引起他們的不滿,他們想盡辦法阻撓中國的發(fā)展,從思想意識領域進行滲透,妄圖從內而外擊垮中國。因此,強化思想建設領域,鞏固理想信仰和理想信念成為重要著眼點。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思想建設的主渠道、主途徑,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話語權更是實現(xiàn)其效果的可靠保障。
“學習必須首先立明志。明志既立,則學問可次第著力。立志若不堅定,則會舉步維艱?!鼻嗄耆耸亲鎳ㄔO和民族復興的希望之光,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其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會直接影響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成敗,在新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飛快發(fā)展,大學生特別容易受到各種思潮的影響。青年學生處于三觀形成的塑造期,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就會迷失自我,給外部勢力以可乘之機。因此,只有不斷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推進,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成長的需求。
就目前形勢來看,思政教育話語權的穩(wěn)固性與有效性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究其原因,就在于新媒體本身就在信息傳播方面有著天然優(yōu)勢,對思政教育話語權的建設造成了沖擊。多元化的思潮使群眾愈加關注新媒體,而忽視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削弱了后者的話語權。而如今,思政教育話語權的內涵更加豐富,但相關理論研究卻依然停滯不前。這種需求與實際之間所產生的矛盾,使得話語權理論難以在當前背景下發(fā)揮其指導作用,甚至會出現(xiàn)與實際工作相脫節(jié)的狀況。因此,思政教育工作必須與時代特征相結合,借助新媒體技術與模式,促使自身話語權建設與時代發(fā)展步伐一致。
在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社會轉型新時期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的同時,國內外交流日益緊密,多元化的交流在給國內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產生許多消極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思想觀念不斷進行滲透,尤其是在文化領域的建設方面,其沖擊力度非同小可,必須引起重視。這些都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建構提出了相當嚴峻的挑戰(zhàn)。
如今網絡上爆紅的各式脫口秀節(jié)目、綜藝節(jié)目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效仿,甚至一度出現(xiàn)互相謾罵、詆毀他人、侮辱革命先烈的情況發(fā)生,娛樂化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而且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追捧,這種趨勢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呈蔓延式發(fā)展,公共話語的“去中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種自由化的話語氛圍實際上蘊藏危機,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是一種對官方話語的隱性考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擔者教育學生、建設和諧校園的責任。作為教育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所傳播的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學生價值體系地樹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審時度勢,為學生們樹立良好的榜樣。而高校大學生群體正處于價值體系尚未完全成型的時期,青年學子們正處于人生的“黃金發(fā)展期”,心智和思維意識尚不成熟,最需要密切關注其個人成長,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其真實想法,以便在發(fā)生思想危機時能夠進行準確引導和輔助,幫助他們在面對多維價值滲透時做出正確選擇。
思想教育工作是目前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高等教育教學的思想基礎,需要在各個層面凝聚共識、匯聚力量,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走好屬于中國自己的道路。在當前新媒體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創(chuàng)新構建是做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追根溯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的理論根基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那么筑牢根基就是要鞏固教育理論在思想教育的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曾指出,要想辦好中國的高等教育,必須堅持以先進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不斷落實每一項具體的教育方針,必須抓好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教育,例如加強對青年學生的黨史教育,學習優(yōu)秀歷史人物,了解一些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把歷史文化融入教育和教學的過程中,使其成為中國大學生牢固的思想基石。
在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須抵擋其他多元化社會思潮的沖擊和滲透,在穩(wěn)固自己已有的理論基礎的前提下,不斷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對其他話語的引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話語權方面也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它們兩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平等的,但就目前復雜多變的形勢來看,仍然需要實現(xiàn)兩者之間溝通的有效性,不斷完善高等教育體制機制建設,避免形成彼此之間的話語障礙。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呈爆炸式傳遞、指數(shù)式增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主動占領陣地,那么就勢必會被不良社會思潮所占領。如果其理論根基被動搖了,高等教育這棵大樹也不可能茁壯成長。所以要獲得話語權占領網絡思政的陣地,就必須增強自身的先進性,要找準目標群體,努力站在時代的最前沿,贏得青年學生對科學理論的信賴,鼓勵青年學生們勇敢投身社會實踐當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創(chuàng)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發(fā)展中不得不提的核心內容。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只有在創(chuàng)新中才能獲得不斷地發(fā)展??v觀整個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不管是學科體系建設,還是話語體系建設,創(chuàng)新性一直以來也是大眾關注的熱門話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體系創(chuàng)新要求,主要源自對教育實踐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挑戰(zhàn)和新機遇。這要求我們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力量源泉,要對相應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教育者可以從國家政府部門的一些政策,以及一些重要會議等提煉出適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內容,并且加以整理和歸納,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加以實踐和應用。
當代青年人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要創(chuàng)造一些互相交流的機會,通過富有生活意義的事件來激發(fā)他們對于生活的感悟,提高他們對社會時事新聞的關注度,引發(fā)他們對身邊事務、人物的深入思考,提高他們對于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并認真踐行。應把一些抽象化的知識傳授轉變成為一些有情感、有溫度的表達和溝通。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睂I(yè)課堂不僅是講授知識的平臺,同時也應該是社會主流價值傳遞的平臺。在鞏固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體地位的同時,應以“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yè)的教師,開展師德師風建設,使其以身作則向學生滲透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教育,把“立學問志,做成才人”的教育理念深深地牢記于內心。要把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服務學生相結合,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意,為學生群體提供一個自我展示和話語表達的平臺,平等交流、積極溝通,建立師生之間交流對話的機制,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意愿,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需求,在充分把握教書育人、服務大眾的宗旨下發(fā)揮思政理論實踐課的實踐育人功能。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有“思想教育”與“教育性”的雙重性質,也兼具“素質教育”與“政治性”的雙重特征,其本質是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并且對于當代社會的建設和長遠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建設歸根結底就是對于人的建設,對于每一位社會成員的要求和規(guī)范。敬教和勸學是我們的建國之大本;興賢和育才也是我們?yōu)檎獎?。要牢牢掌握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其根本在于深化話語內涵,結合當前思維社會發(fā)展實際,不斷增強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權威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其指導地位源于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也源于我們所正在經歷的現(xiàn)實生活。在當前開放的空間中,話語主體的多元化、話語傳播的去中心化、話語內容的復雜化,會導致各種思想意識相互較量,使馬克思主義不斷受到多元化思潮的挑戰(zhàn),時刻面臨被消解和解構的話語困境。因此,應牢牢掌握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筑牢根基,正確回應社會熱點問題。
走好新時期群眾路線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牢牢掌握新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建設必須堅定官方的話語立場,突出話語導向的人民性。新時期群眾路線中,必須要注意與社會大眾的關系,走進群眾的日常生活,真正意義上為他們辦實事,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使全體人民在樹立理想信念、筑牢價值理念以及社會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與時俱進地適應人民的期待和需求,自覺把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內涵同人民日常生活和人民利益訴求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人民群眾能夠積極表達、合理表達、愉快表達。
新媒體迅速發(fā)展,隨之也帶來了社會轉型與思想劇烈碰撞的一系列問題,盡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內涵得以拓展和延伸,但其所面臨的環(huán)境也更加復雜多變。這時思政教育工作更要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從各個層面支持社會主義思想領域的建設和發(fā)展。除此以外,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下,思政教育工作更是確保改革順利推進的基礎與關鍵。即只有話語權得到鞏固,思政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才能得到進一步保障,進而向社會大眾傳遞正確的價值理念,為我國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