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燕
(廈門國貿教育集團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以往,多數國企存在論資排輩、競爭氛圍弱、人情高于規(guī)則等現象。近年來,隨著資產公司管理人員隊伍老齡化趨勢越發(fā)凸顯,工作激情有所消退,改革創(chuàng)新方面動力明顯不足;新生代中,素質較好又有沖勁的年輕員工晉升又受到崗位職數限制,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對于崗位等級“能上能下”的愿望也比較迫切,這些都給公司人才隊伍建設帶來了新課題、新挑戰(zhàn),“賽馬式”全員競聘機制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2019年首次全員競聘工作正式啟動。
為了進一步深化企業(yè)的選人用人機制,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資產公司于2019年全面推行全員競聘制度。所有競聘者無論職位輩分高低,統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這給很多想作為、能作為、敢作為的員工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和升遷的機會,但這同時也給崗位現任者帶來了極大的危機感,大家的議論和疑慮較多,思想和情緒波動較大。
首次全員競聘從公司部分中層副職崗位開始,這也拉開了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一時間,全員競聘也成了熱議的話題:
“能夠參加全員競聘太好了,這是提升自己的一次絕好的機會,哪怕不成功,也能很好地展示自己。”
“年紀這么大了,記憶力不行,這么多競聘環(huán)節(jié),這怎么能拼得過年輕人?還是算了吧!”
“這競聘能公平嗎?人選應該都內定好了吧?參加有意義嗎?”
全員競聘給年輕員工帶來了興奮感,有了新的奮斗目標,但同時也給老員工造成了一定的思想負擔。報名階段,我們就接待了幾波“訪客”,提出了一些個人看法、客觀因素、實際困難和內心憂慮,有點擔心自己崗位不保,競聘后不知何去何從;有點擔憂不符合競聘條件,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有的提出多年不考試了,筆試拼不過年輕人,害怕輸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有的認為面試環(huán)節(jié)的評價機制標準不一,有失公平公正。
為順利推進全員競聘,紓解干部、員工情緒,緩解心理壓力,我們從多個角度開展競聘前準備工作。
分管領導親自帶隊開展干部隊伍現狀摸底與調研,充分了解各類人員的內心訴求,摸清廣大職工的思想脈絡。例如干部、職工的思想觀念、工作狀態(tài)、行為作風等等這些問題,企業(yè)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此基礎上組織制定符合實際需要、干部員工接受的競聘工作方案,使思想政治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采取逐層滲透、逐步接受、潛移默化的工作方法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集中宣傳、動員。企業(yè)在開展競聘之前可以組織中層干部、全體職工召開全員競聘動員會議,把有關的政策、規(guī)定、措施宣講到位,這樣層層宣傳全員競聘的目的和意義,講清楚改革原因以及改革會給企業(yè)帶來的新變化,使廣大職工逐步認識到企業(yè)要面向市場,參與競爭,就要從根本上進行變革,只有企業(yè)制度創(chuàng)新、職工群眾思想觀念轉變,才能為企業(yè)找到新的出路。同時,要求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在積極參與競聘的同時,配合組織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達到給干部員工逐步接受、認同的一個過程。
在資格條件設置方面,以優(yōu)化干部隊伍能力素質為前提,對于崗位現任者免去資格條件限制,只要有意愿就能參加競聘;對于特別優(yōu)秀的年輕員工,放寬競聘條件;對于復合型人才,允許同時參與多個崗位的競聘。通過營造客觀公正、民主公開的競爭環(huán)境,按照注重實績、擇優(yōu)選聘的原則,讓干部員工看到更多的競爭機會,消除種種思想顧慮,積極地參與到競聘上崗工作中來,真正實現企業(yè)崗位能上能下、職位能高能低,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
首次全員競聘設8個職位,31人報名參與,28人符合競聘資格,報名人員中有1名在讀博士,10名碩士,3名具備高級職稱。筆試、演講、答辯,一波接一波,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競爭可謂相當激烈。最終,5名原崗位人員繼續(xù)留任;有1名80后、2名90后優(yōu)秀年輕干部從競聘中脫穎而出,走上公司中層領導崗位。毫無疑問,競聘結果充分體現了競聘的正面價值,但非常值得關注的是,有“勝出者”那就一定有“失敗者”,3名中層副職退出原崗位。我們注意到,原崗位任職者是競聘人員中壓力最大人群,他們在競聘過程中付出得越多,“贏”的渴望也就越強烈,落敗所帶來的挫敗感也就格外強烈,雖然在道理上都容易懂,但在情感上卻一時難以接受。
“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確實比不過現在的年輕人,我服從組織安排?!?/p>
“這樣的競聘并不公平,我們長時間脫離背書考試的氛圍了,怎么可能考過年輕人?太不公平了!”
……
競聘后,落聘者的失落、不滿等情緒依然存在,我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積極做好思想引導工作。
我們及時地與落聘者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在競聘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悟,掌握思想狀態(tài)。對存有抵觸情緒的,通過單獨交流,給予正向引導,紓解不良情緒,避免個人情緒影響到其他員工;對情緒低落的,在溝通中充分肯定其個人優(yōu)勢,分析在新崗位中可發(fā)揮作用的方方面面,鼓勵其重塑自信。
根據落聘者的專業(yè)技術能力,我們在充分了解其意愿和想法基礎上,合理調整工作崗位,做到人崗相適、人事相宜,盡最大可能減少由于對安置不妥而給企業(yè)帶來的負面效應。
安置新崗位并不意味著思想工作就此結束,必須做好人員到位后的思想政治工作,落聘者在新崗位上的工作狀態(tài)仍應給予高度關注,避免造成“人走茶涼”的情緒落差。我們不定期詢問其工作情況,協助其解決在工作遇到的新問題,以便其更快速地融入新團體、適應新環(huán)境,從而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崗位競聘工作的全過程,做到競聘前有宣傳,競聘中搞教育,競聘后還有工作要做。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及時消除各種不安情緒,讓廣大員工深切感受到組織的關心與重視,達到人心穩(wěn)定、競聘工作平穩(wěn)推進的目的,才能使廣大員工愛崗敬業(yè),上崗有干勁,落聘無怨言并樹立信心參與再次崗位競聘。
資產公司的首次全員競聘可謂是成功的,促進內部競爭,涌現出一批優(yōu)秀人才,促使后進職工力爭上游,對強化職工隊伍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競聘結束后,我們也及時進行了復盤,對全員競聘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研究解決對策。
全員競聘要堅決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集中宣傳動員,積極闡釋“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現實含義,把有關的政策、規(guī)定、措施宣講到位,從公司具體環(huán)境、發(fā)展形勢進行講解分析,既有正面灌輸,又從不同角度啟發(fā)誘導,避免產生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的思想。使干部員工正確認識競聘上崗的目的意義,使他們逐步認識到企業(yè)要面向市場,參與競爭,就要從根本上進行變革,只有制度創(chuàng)新、職工群眾思想觀念轉變,才能為企業(yè)發(fā)展找到新的出路。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采取逐層滲透、逐步接受、潛移默化的工作方法,給大家一個思考、認識、理解、接受和主動參與的過程。引導他們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理解并接受全員競聘的必然性,積極營造客觀公正、民主公開的競爭環(huán)境。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崗位觀念,有針對性地從他們個人條件、崗位歷練、職業(yè)規(guī)劃等多個維度進行詳細分析,卸下思想包袱,把晉升的希望放在自身努力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員工的競爭意識,真正地把引導工作做到干部員工的心坎里,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企業(yè)的重視與關懷,爭取到最大范圍的認同。
要從干部職工的立場出發(fā),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為他們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wěn)人心的工作。特別關注和加強對落聘人員的關心關愛,及時了解落聘后的思想動態(tài),尊重他們的自尊心,消除自卑心理,妥善將其轉換到其他崗位,鼓勵他們盡快融入新的工作環(huán)境,在待遇上給予保障措施,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他們能欣然接受組織安排。
從全員競聘工作的實踐來看,整個競聘過程,我們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完善的工作方案和透明的操作流程,要求全員競聘管理工作要及時適應變化,改進方法,采取新對策,解決新問題。透過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及時消除各種不安情緒,讓廣大員工真正感受到組織的尊重和關愛,達到人心穩(wěn)定、從而有效促進競聘工作的順利推進,保證各項工作穩(wěn)步落實的目的,才能使廣大員工消除群眾對競爭上崗的種種思想顧慮,積極地參與到競聘上崗工作中來。
通過全員競聘工作的實施為廣大員工搭建了更為廣闊的職業(yè)舞臺,但全員競聘這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還得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來保障。全員競聘上崗涉及每位員工的切身利益、職位的升降等,可能導致職工思想和情緒波動較大,同時大家的議論和疑慮也會比較多,因此,作為實施全員競聘企業(yè)的人力資源部和相關組織必須增強政治敏銳性,采取切實有效的對策來充分培養(yǎng)員工的競爭意識,激發(fā)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盡可能地消除部分員工認為的“雷聲大,雨點小”的看法,堅持以人為本、理解員工、關心員工、激勵員工,要讓廣大職工在利益格局調整中看到希望,得到實惠,通過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讓廣大職工真正理解,由衷地贊成企業(yè)推行全員競聘的改革舉措,同時,也能夠為企業(yè)人力資源發(fā)展提供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