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源
在相同的大家庭概念和二胎政策之下,中大型SUV在國內有很廣泛的需求,有錢人需要、成熟白領需要、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也可能需要,怎么辦?通用利用旗下C1中大型SUV平臺靈活炮制出3款中大型SUV以饗不同消費者需求,包括凱迪拉克XT6、別克昂科旗和雪佛蘭開拓者,豐儉由人。
框架結構已基本定下,通用三大品牌要做的就是根據自身定位不同再在其他方面加以發(fā)揮,就是3款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的產品。雪佛蘭開拓者作為集團旗下同級定位最入門的一個,固然會在一些地方體現出成本控制,但它也在努力展現自己年輕又實用的一面。
不難發(fā)現,雪佛蘭在通用集團的定位就是主打年輕人市場,他們想要的很簡單,首先就是潮流運動的外包裝。所以我覺得雪佛蘭的設計師可能是最輕松的,盡可以施展拳腳,不必像伺候別克、凱迪拉克那些相對保守的消費者般小心翼翼。
開拓者共有5款車型,其中兩款搭配Redline套競爭對手件,最頂配的兩款是RS套件,通過更高規(guī)格的保險杠和21英寸輪圈,以及大量黑色元素的運用,營造出冷峻的運動形象。我拿到的試駕車是頂配紅色RS650T,相信全黑的開拓者才是最酷的。
和昂科旗一樣,開拓者采用分體式大燈設計,最上面細長的LED日間行車燈看似大燈但不是大燈,頗有Camaro的銳利,比下方真正的大燈更吸引人的注意力。C柱后上揚的窗戶下沿線條會影響使用率并不高的第三排的視野,但換來更好的設計感。相比之下車尾的設計沉穩(wěn)許多,雙出排氣管還是必須要有的。
我開著開拓者在廣州市中心逛了幾圈,確實有很多小年輕忍不住多看了幾眼,甚至一些看上去有點年紀的中年男性都饒有興趣地圍觀起來,不過似乎他們最感興趣的,還是這是一輛夠高大的SUV。
說起高大,SUV最重要的還是實用性。事實上,開拓者的尺寸和昂科旗基本相同,4.99米的車長和2.86米的軸距比漢蘭達都要長,足以歸類至中大型SUV。
開拓者的空間分布比較均衡,第二排的空間沒有漢蘭達般夸張,不過不代表不夠用,只是大和更大的區(qū)別,空間是絕對夠正常人使用的。但第三排的乘坐空間略好于對手,立起最后排座椅后尚有能容納兩個24英寸行李箱的空間。
不像別克還能玩點輕奢概念,昂科旗Avenir是中間只有兩個座椅的六座,開拓者全車系都是最實用的七座布局,座椅舒適性中規(guī)中矩,高配車型支持在尾廂一鍵放倒第二、三排座椅,形成一個全平的地臺,開拓者不小的車廂能吞下體積巨大的物品,郊游時還可以當作休息的空間。享受是附加值,但實用是必須的。
或許取材于Camaro的設計能讓你暫時忘記開拓者的內飾用料普通、塑料感較強,碩大的中央空調出風口就像是變形金剛的一對眼睛,正好用來填補大屏化后中控留下的空白,連轉動出風口外圈調節(jié)風量的方式都和Camaro相同。
但事實上開拓者的配置又并不算差,像這輛32.99萬元的頂配車型,配置甚至略高于相同售價的昂科旗,包括Bose音響、三區(qū)空調、安吉星人工服務、電動感應尾門、ANC主動降噪、完整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以及被動安全配置……等設備,一應俱全。
畢竟開拓者的定位在此,也需要和別克拉開差距,20、30萬的車該有的我都會給你,但不會逾越自己負責看守的范圍。
動力自然是通用“通用”的LSYEcotec2.0T發(fā)動機,比昂科旗少了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但智能變缸技術還在,最大馬力、最大扭矩都和上周剛試駕完的凱迪拉克CT4完全相同,放在一輛2噸重的中大型SUV上當然會有另一番體驗。
最大扭矩來得比較早和持續(xù),HydraMatic9AT變速箱低擋位時平順性很好,所以開拓者中低速跑起來是很輕快和舒服的。但感覺通用調校這副發(fā)動機時還是保守了一點(CT4上也一樣),例如沖刺加速時缺了點后勁,變速箱降擋響應不夠迅速,簡單來說就是動力夠用但不夠帶勁。
不要因為開拓者RS武裝到家的外觀就有過多遐想,雖然懸掛的中后段比昂科旗硬一點,但本質上它的調校還是一輛居家城市用大七座SUV,并不適合激烈操控,懸掛初段壓路舒服,開起來夠安靜,再有大空間就夠了。
如果你是外貌黨的話,雪佛蘭開拓者無疑是通用集團同平臺三款產品之中最有個性的,開到路上引起的回頭率恐怕連XT6也會羨慕。雖然內飾氛圍與老大哥有差距,但大七座的實用性也擺在這里。
20~30萬元就能買到一部中大型SUV,未來再加上一點市場優(yōu)惠,也算是“大件夾抵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