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藥學院 楊子毅
藥劑學是一門研究藥物制劑劑型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生產工藝、合理應用以及藥物制劑劑型和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關系的綜合技術科學。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場所,而藥劑學是制藥工程專業(yè)必開的一門專業(yè)基礎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性。疫情防控期間,全國高校貫徹落實“停課不停學”新舉措。本文分析了我校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藥劑學教學的現狀,指明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思路和舉措,旨在促進藥劑學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同時,教學方式的新嘗試也能促進今后高校教學的改革。
藥劑學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知識背景的交叉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多且較抽象。這門課程的綜合性較強,學生的學習任務重。然而,學校安排藥劑學的課時有限,教師在教授過程中需要縮減相應的知識點內容。并且,在以往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在校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和學校圖書館提供的電子信息平臺查閱資料和文獻。而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只能居家學習,遠離了校園,遠離濃厚的校園學術氛圍,獲取有效的實體參考資料很困難,同時也會受到網絡資源IP 地址、網絡運行速度和相關電子學習終端設備等的影響,無法進行電子資料和文獻查閱,從而影響學習質量。師生間、學生間的正常交流無法進行,無法及時進行思想溝通和疏導,學生難免產生孤獨感和隔離感,這些對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fā)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在線教學對學生自身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多數教師對線上授課較陌生,不熟悉平臺的使用,無法真實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監(jiān)管,維持好課堂秩序。同時,學生也缺乏教師的現場指導,對于以網絡平臺為基礎的線上作業(yè)較不適應,提不起學習興趣,對待學習任務也很敷衍。學生的網絡質量得不到保證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收獲較少,教學效果較差。
藥劑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且實驗教學占比大,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生需要親自動手實驗操作,觀察現象、發(fā)現規(guī)律,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例如在制備顆粒劑時,一般根據經驗,以“手握成團,輕壓即散”為原則掌握軟材的質量。同時,與理論課的線上教學相比,由于藥劑學實驗的開展需要具備一定的硬件條件,包括場地、儀器設備、試劑、實驗耗材等,因此開展線上實驗教學的難度較大。
高校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面授教學和書面作業(yè)為主,通過以班級為單位的集中式結構進行教與學。教師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需及時調整教學方式。高校主要是采取線上教學方式,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授課并進行雙向互動,這種教學方式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同時也是對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的檢驗。
在進行課前準備時,教師可通過QQ 群告知學生進入線上課堂學習的平臺、步驟和要求。教師可采用以語音錄播PPT 課件為主、在線討論為輔的教學模式。在超星學習通上建設線上課程,將PPT、講義、講課視頻、題庫和試卷庫等資料全部上傳,學習通還設有討論、隨機提問、布置作業(yè)等模塊,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師生交流的需要。同時,教師可不定期地上傳網絡優(yōu)秀課程資源供學生課后進行知識拓展學習。在線上學習資源中加入企業(yè)工業(yè)化大生產的微視頻,以提高學生對藥劑學這門課程的興趣。最后,通過超星在線考試平臺對學生進行線上期末考試考核,平時成績的考核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后臺信息記錄查看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并進行打分。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在線教學是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一種主要形式,可突破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教師可以靈活安排時間,選擇方便合適的時間提前錄制好教學視頻上傳至平臺。學生也可以隨時登入平臺對教學視頻進行反復觀看,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點。學生還可以以小組互動的方式分享交流觀點和疑難點。與面授課相比,線上平臺更加輕松方便,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研究時間。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我校藥劑學課程教學方式的探索充分利用了網絡平臺的及時性和便利性,參考之前許多高校教師采用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后取得了較好的成果。高校在今后的藥劑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將藥劑學基本理論知識及實驗內容以更容易消化理解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
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無法正常進行實驗,從而無法體驗藥劑學在實踐中的應用。高校教師在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可安排精通不同劑型的專任教師演示不同的藥劑學實驗,以線上錄播或直播的形式,供學生線上學習。學生可及時對操作步驟提出疑問,教師進行解答。演示實驗教學結束后,教師可教授并鼓勵學生做在家即可完成的基礎實驗,在實驗中更好地了解相應的藥劑學知識。例如,將適量水和食用油加入破壁機中,高速攪拌靜置后會產生分層現象,再加入一個雞蛋,便不再出現分層現象,從而清楚地解釋乳劑的原理。再如粉體學實驗,學生可從同一高度向同一平面分別撒落食鹽和面粉,觀察兩種物質形成的椎體形狀和高度,引入休止角的概念,讓學生直觀地理解休止角與粉體流動性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休止角越小,摩擦力越小,流動性越好。將這種微視頻的形式引入藥劑學實驗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
在基礎理論課程完成之后,教師可對相關課程實驗采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平臺操作感受到實驗課程中的細節(jié)。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指利用虛擬技術模擬真實場景,學生可以在虛擬的情境下進行學習。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融合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拓展了實驗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延伸了實驗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提升了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同時,虛擬仿真實驗可解決真實實驗的“高風險、高成本”問題,替代和補充在線下實驗室“做不了”“做不好”的實驗。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可以突破原先實驗條件等限制,可節(jié)省實驗耗材成本,教授過程生動形象,操作場景真實。且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會有知識點提示,并回答系統(tǒng)所設置的問題,系統(tǒng)根據操作正確與否給予反饋,若操作錯誤,系統(tǒng)會給出相應的原理解釋,從而及時解決學生知識點漏洞。
由于高校課時時間的限制,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學生返校學習可繼續(xù)使用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對教師未能補充教授的實驗課程進行自學,并按照平臺要求完成實驗過程,從而充分地理解基礎理論課程中的知識點,應用于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采用“虛實結合”的方式,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與線下教師指導相結合的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能使學生快速掌握課程相關知識點,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但如何更好地“虛實結合”,需進行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
綜上所述,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為了達到制藥工程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對藥劑學這門課程進行教學方式的探索與改革,完善制藥工程專業(yè)的教育體系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已有高校通過實踐表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收獲較好的教學成果。因此,疫情有效控制后,學生返校學習時,高校通過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可將滯后的實踐教學和理論課內容有效銜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