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云霄英濟學校 吳環(huán)嬌
口語表達能力對小學生而言至關重要,語文學科作為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平臺之一,要發(fā)揮其自身作用,努力克服傳統教育環(huán)境中口語表達受重視程度不高的情況,把握教學側重點,制定明確的教學策略,不單單要讓學生會說、敢說,更要培養(yǎng)學生樂說,以此來營造全方位的口語表達空間,讓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更顯完整。
口語表達能力要注重“輸入”和“輸出”兩個部分,“輸入”重在積累的過程,“輸出”是表達的過程??谡Z表達能力的強化,“輸入”和“輸出”同等重要。為此,在口語表達能力的強化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積累過程,通過閱讀教學來達成積累目標,讓學生掌握更多表達方法、表達內容,從而以更“鮮活”的方式,及時有效地捕捉表達的要點。在實現“輸入”目標之后,還要將重點放在“輸出”上,引導廣大學生去積極地表達,完成對“輸入”知識的有效轉化。教學過程中應強調“輸入”與“輸出”并存,形成完整的教學方案,最終讓教學效果得以充分發(fā)揮。
小學語文的教學環(huán)境普遍對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存在偏見,認為口語表達是一個相對自然的表達過程,并不需要去將關注點特意放在這一方面。因此,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出現了忽視“口語表達”的情況,嚴重影響教學有效性,造成教學現狀并不理想。為此,以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為前提的小學語文教學,側重點要放在“口語表達”上,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全面強化,從而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自身特征,對學生學情的基本把握,往往對教學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并引導學生去嘗試閱讀,在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對閱讀素材的理解更透徹,并能夠通過口語表達的方式完成對閱讀素材的基本復述。前期的教學準備,是教學資源、教學框架的形成過程。當然,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同樣需要靈活應變,抓住細節(jié),重點切入,讓學生獲得表達的機會。例如,在課堂之上出現學生意見不一致的情況時,則可以抓住這一細節(jié)創(chuàng)設辯論賽,以辯論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去交流與表達,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在課前精心準備教學方案,形成完整的教學框架,抓住細節(jié),靈活應對。在課堂實踐中,要創(chuàng)設情境來增強課堂趣味,吸引學生主動表達。第一,巧用教具,融入生活化素材。將生活化的內容融入課堂教學實踐中,能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對內容產生親切感,提高參與興趣。如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并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喜愛的水果,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利用實物工具,用一塊白布蓋住水果,呈現輪廓,讓學生去猜,并完成水果特點的描述;第二,走出傳統課堂的局限,以多元的生活來豐富表達意愿??蓭ьI學生去開展課外的實踐活動,如參觀動植物園,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植物上的標牌,讓學生成為小解說員,完成對植物和動物的介紹,在親身體驗中對口語表達形成正確的認知與理解;第三,分角色扮演。為了增強學生的體驗,分角色扮演是一種經常采取的方式。如在《國王的新衣》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完成角色安排,讓學生情景再現,每個人都融入角色去表達和交流。多元的情境,對學生的認知與理解有重要意義,課堂趣化能最大限度上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樂于表達。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環(huán)境下,有關口語表達能力的相關作業(yè)任務安排欠缺,需要打造開放性的實踐作業(yè)布置方式。如安排“家長訪談”的相關任務形式,讓學生在家庭場景中,成為小主持人,并設置訪談提綱,與家長展開有效的溝通與互動,在家長的配合下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并將本次訪談的內容整理成文字的形式,成為一項作業(yè)任務。整個過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且寫作能力也得到推動,一舉兩得,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課堂環(huán)境中,教師的講解是主要的教學形式,大部分學生都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自然“口語表達”空間被壓縮,影響了教學效果。為此,需要針對性地做出內容的調整,轉變教師的角色,在適時引導下讓學生大膽地去說。如在語文課堂上,讓小學生去體驗當“老師”,站在講臺之上完成課程內容的講解,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大膽嘗試,在積極的體驗和感知中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口語表達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至關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略。教師應以口語表達能力為核心,提出具體可行的策略與建議,讓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滲透到語文教學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