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紅娟
模擬上課是在模擬的課堂情境下展開的教學形式。在教學的組織實施中,沒有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授課教師按照常規(guī)課堂教學要求,模擬真實的課堂情境,展示教學理念、個人語言素養(yǎng)、課堂駕馭能力等教學基本功。也就是說,授課教師將教學構想具體化、實踐化,用模擬的形式將課堂上的師生雙邊活動展示出來,其核心在于在教學步驟的實施過程中達成教學目標。
模擬上課是教師課堂教學的縮影。一個優(yōu)秀教師必須具備的個人素養(yǎng)、教學理念、教學能力等都可以在模擬課堂上得到展示。筆者結合南通市一次基本功大賽的模擬上課展示環(huán)節(jié),談談自己的想法。本次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英語(新起點)六年級下冊Unit 6 Summer Vacation中Story time的語篇閱讀,具體如下。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依據(jù)外語學習活動觀,外語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載體,圍繞具體的主題語境,基于不同類型的語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語言技能獲取、梳理、整合語言文化知識,深化對語言的理解和賞析,嘗試運用所學語言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個人的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并通過運用各種學習策略,提高理解和表達的效果。(梅德明,2019)
教學設計能力不僅體現(xiàn)了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更體現(xiàn)了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和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能力。模擬上課應該體現(xiàn)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教師必須快速研讀文本,理解文本并以此為基礎實現(xiàn)對文本內容的豐富和再創(chuàng)造。下面是一位教師在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中的文本理解活動。
1.教師讓學生快速瀏覽,通過問題:What did the lion and the snail do?整體理解文本。教師提供了如下選項:A.They travelled in the desert.B.They looked for the magic tree.C.They looked for water.接著導入文本主題:Looking for the magic tree.
2.教師引導學生將“Looking for the magic tree”作為文本理解的主線,整體默讀文本。接著,教師幫助學生用三個問題將文本內容分成三個部分,問題為:Why did they look for the magic tree?How did they look for the magic tree?Did they find the magic tree at last?
3.在閱讀過程中,師生基于這三個問題,分段細化處理文本的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邊聽邊回答問題:Why do you think it is a magic tree?Why did they look for the magic tree?What were their problems?
第二部分:重點細讀,通過圖文匹配的形式,回答問題:What happened to the lion and the snail on the way to the magic tree?What animals did they meet?How did these animals help them?教師在學生細讀的過程中追問:How did the lion and the snail feel?But did they give up?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lion and the snail?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nimals they met on the way?回答完問題后,學生選取其中的一個片段進行角色表演。
第三部分:先看圖想象,然后閱讀驗證答案,回答問題:Did they find the magic tree at last?接著追問:If you were the lion or the snail,what did you want to say to the tree?If you find the magic tree,what do you want to do?
該授課教師所設計的每個教學活動之間都有關聯(lián),前后形成了有關聯(lián)的“問題鏈”。因為有前后關聯(lián)的問題設置,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相互聯(lián)系且層層遞進,使得語篇學習始終都處于有主題的問題情境中。教師在模擬上課的過程中,通過這些問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他們在閱讀、分析、歸納、建構中持續(xù)地思考。
立體的語篇閱讀教學設計、有思維含量的問題設置及模擬追問,體現(xiàn)了教師對課程理念和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和實踐。教師努力讓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停留在文本信息的提取和理解上,而且注重鍛煉其對知識的反思和遷移,鼓勵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結合自己的認知,逐漸建構閱讀和思維方式,并學習用英語表達。由此可見,教師不僅關注語言知識、信息獲取,更關注語篇結構、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策略等。
模擬上課雖然是沒有學生的課堂,但如果缺少了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就會成為教師“一言堂”的講授。所以,模擬上課時,教師需要模擬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模擬學生的精彩生成,體現(xiàn)師生互動的情形。
在本次比賽中,有9位教師設置了問題: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但各自的呈現(xiàn)方式都不一樣,大多數(shù)教師只是通過PPT呈現(xiàn)問題以及答案:cooperative,persistent,helpful,kind等形容詞,或者呈現(xiàn)“Friendship means helping each other!Never give up!Union is strength.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等句子。雖然這些道理也與文本內容有關,但總體上仍是貼標簽式的情感升華,是授課教師強加給學生的深層理解,有些牽強附會。不過,其中有一位教師的授課過程給評委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教師的模擬教學片段如下。
T:Boys and girls,is there a magic tree in your life?What is it?
S:Yes.The magic tree is our goal.
T:Great!Then how can we get to our magic tree?That is,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
S:We should work as a team like the lion and the snail.
T:I quite agree with you!Working as a team is very important.Sometimes helping others in a team means helping ourselves.Did the snail and the lion give up when they lost the way?
S:No,they didn’t.
T:We can achieve what we want in the end if we don’t give up.By the way,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are in trouble?
S:We should ask others for help.
T:That’s true.Asking for help can help us reach our goals.
授課教師講演結合,師生互動鮮活自然,清晰的教學流程和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內容得以呈現(xiàn),“跟著學情走”的做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該教師“眼里有學生,心中裝著學生”,十分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情感體驗。
模擬上課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等元素的動態(tài)交流和建構過程。授課教師可以通過模仿學生的語氣,模擬學生生成的答案;通過短暫停頓表明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還原學生的思考過程;通過巧妙地深入追問和拓展延伸等手段,實現(xiàn)師生角色的自然轉換;通過精心設計的板書,體現(xiàn)引導語篇閱讀的過程;通過激勵性語言,體現(xiàn)有效評價。
模擬上課要充分預設學生的答案生成,但也不必展示學生所有的回答,可以適當“留白”。對于那些顯而易見的答案,教師無須全部模擬呈現(xiàn)。在有限的15分鐘內,教師應充分展示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盡可能地展示自己對這一課獨到的認識與處理方式。大部分教師著重處理的是閱讀文本的第二部分內容,即獅子和蝸牛遇到大象、斑馬、禿鷲時發(fā)生的故事。下面是某位教師針對該部分內容的教學活動。
1.快速瀏覽文本,給圖片排序。
2.細讀文本,畫出路線圖。要求:路線圖必須體現(xiàn)四個問題:When?Who?Which direction?How far?
3.小組合作,描述或者表演故事。
該教師通過兩個教學活動,即快速閱讀并排序和細讀文本找到具體的信息,體現(xiàn)了對于不同的閱讀任務,可以運用skim或者scan兩種不同的閱讀方法獲取文本信息,有效地滲透了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該活動呈現(xiàn)的形式新穎,授課教師設計了畫路線圖的教學活動,在模擬展示學生小組活動時,不僅凸顯了自己對閱讀課與眾不同的處理方式,還展現(xiàn)了自己的簡筆畫才能,讓評委們贊嘆不已。
模擬上課時間短,教師不能面面俱到、平均使力,而是要科學地分配、調控時間,學會取舍,凸顯教學設計的亮點或者突破重、難點,喚起學生參與的意識,模擬出富有個性、真實有效的英語課堂。
學生的學習熱情是課堂生命力的重要體現(xiàn)。真正的教學應該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狀態(tài)開始。即使是模擬上課,授課教師也應該通過各種手段,呈現(xiàn)自己的教學功底和課堂駕馭能力。本次比賽中,某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故事中第3—6幅圖片的文本內容。讀完后兩人一組,選取其中的一個片段,表演蝸牛和大象或斑馬或禿鷲之間的對話。該教師注重做好語言示范,自己先扮演蝸牛和大象兩個角色,呈現(xiàn)了如下對話。
A:Excuse me.Elephant!Do you know the magic tree?
B:Yes,of course.
A:We are looking for it.But we get lost.How can we get there?
B:You need to travel forty more kilometres north.Go north,please.
A:OK!Thank you very much.
B:You’re welcome.
在該示范對話中,教師不僅加進了“Excuse me.”“Thank you very much.”等禮貌性交際用語,而且拓展了文本內容,豐富了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基于模擬對話表演,該教師提出了四點要求:根據(jù)課本情境表演問路的對話;問路有禮貌;豐富文本內容;有肢體語言。符合一個要求,得一顆星。該評價方式也顯示出教師與眾不同的教學理念,學生小組展示后的模擬教學評價如下。
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conversation?How many stars can they get?Alice,you please.(教師短暫停頓)
T:Wow!Four stars!Why can they get four stars?(教師短暫停頓)
T:Yes,you watched so carefully.They acted vividly.The snail asked the way politely and they tried to say more.So four stars for your wonderful performance.
…
模擬上課的時間緊、節(jié)奏快,對教師的教學語言基本功有較高的要求。授課教師要通過精心設置的過渡語、有語言意義的追問以及真實有效的反饋評價等語言,將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設計科學合理地穿插起來。此外,授課教師還要通過有個人張力的生動表演、有感染力的語言來渲染情境,使得模擬課堂的教學更靈動、更形象。
模擬上課授課時間短、組織方便,不僅適用于教學比賽、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認定、職稱評定等活動,也可用在教學研討活動以及各類培訓活動中,培訓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方便教師反思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以調整、改進課堂教學行為,促進英語教師隊伍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模擬上課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授課教師要通過教學目標定位、教學活動設置等來展示自己的文本解讀能力;通過模擬學生的回答和對學生的有效評價語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有思維含量的問題設置和追問來體現(xiàn)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個人語言素養(yǎng)、體態(tài)語言、親和力等來體現(xiàn)駕馭課堂的能力;通過模擬呈現(xiàn)學生的突發(fā)狀況來體現(xiàn)教學機智……真正展示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理念和教師的個人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