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辛瑜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碧波實驗小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二十一世紀一個信息快速發(fā)展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網絡的普及讓更多人愿意選擇其他快捷的方式獲取信息、汲取知識。閱讀漸漸變得不受重視,尤其是小學生,心理的不成熟和對自己的控制力較弱,容易被繽紛的外界生活干擾,使得靜下心來的閱讀時間越來越少,面對社會生活中潮水般的信息流量,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令人擔憂?!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guī)定。
1.1 閱讀興趣體現(xiàn)在課外讀物上。小學生的主要讀物形式主要在文學小說、雜志畫報等。不同年級對不同文學體裁和描寫主題的讀物有興趣。課外閱讀的興趣有一個萌芽、高漲的發(fā)展演變時期。學生年級升高的過程,是知識增加、生活經驗豐富和身心發(fā)展的過程。
1.2 在閱讀內容上,偏愛“快餐”讀物。孩子喜歡情節(jié)曲折離奇的書,在閱讀方法上,不科學,沒有計劃,囫圇吞棗,只注重情節(jié)是否吸引人,而不考慮知識積累,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有限。
1.3 學校不重視課外閱讀。在應試教育階段下,學校進行功利性教學,一味追求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師在這種只求成績的宗旨的引導下,教師對課外閱讀指引不力給孩子布置的也都是短期內有利于成績增長的任務。每當開學,各大書店書攤可以看見虔誠的父母帶著孩子來選書,而這些中選擇古典名著、兒童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的書籍的少之又少。
1.4 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有誤區(qū)。除了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和家庭作業(yè)外還要給自己的孩子買許多課外資料來做,有的家長甚至阻撓自己的孩子進行課外閱讀,他們認為課外書籍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只允許作文方面的書,其他的書一律不允許讀。
2.1 學校方面的原因。在教育評價、“應試教育的禁錮下,學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門仍然以考試成績論成敗,使本應該占有一席之地的課外閱讀被束之高閣。學校根本沒有閱讀課,學校對學生的作業(yè)、品德、紀律、衛(wèi)生等列入考核范圍,進行評比,唯獨把課外閱讀棄置一邊,學校圖書室藏書遠遠不夠,已經多年沒有更新學校圖書設施形同虛設,圖書有限且借閱困難。良好的圖書設施是引領學生積極閱讀的重要條件。為了迎接大小的統(tǒng)考,各科老師布置大量的作業(yè),學生大部分時間在費盡精力完成作業(yè),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已所剩無幾。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即使有教師真的想進行課外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是一句空話。
其次,教師的示范指導作用勢微,缺乏閱讀領導力。教師既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心靈導師。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小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一方面,教師的閱讀行為影響著學生的閱讀行為;另一方面,教師對于學生閱讀的指導,有利于形成師生良好的學習共同體。學校課外閱讀環(huán)境欠佳。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的主要場域,學校教育在小學生身心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學校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對他們的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尤為重要。學校學習課外閱讀活動缺位,校園閱讀氣氛欠佳。學校舉行的課外閱讀活動相對較少且缺乏新意,并沒有營造出積極活躍的課外閱讀氣氛。
在小學生喜歡課外閱讀的程度與老師布置課外閱讀作業(yè)的頻率的關系中,通過卡方檢驗,x2=18.310,P=0.006<0.05,說明喜歡課外閱讀的程度與老師布置課外閱讀作業(yè)的頻率有極其顯著性差異。經常會布置課外閱讀作業(yè)的老師所教的小學生42%非常喜歡課外閱讀。
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到位,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可以建立一些制度來確保學生的閱讀時間。因此我校展開多項活動,“悅讀越美”、整班讀書漂流活動,以及一學期14篇的摘抄。
2.2 家庭方面的原因。家長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支持有余而指導不足。小學生的閱讀處于獨立自發(fā)的狀態(tài)。父母閱讀習慣不良,家庭缺少書香氣息。缺少書香的家庭同樣會缺少一種書香的氣息,家庭的教育方式會潛移默地流露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父母對知識的態(tài)度就是孩子對知識的態(tài)度。家長對課外閱讀不理解,他們對于孩子的“課外閱讀”根本不理解,覺得自己的孩子對教科書上的知識都未吃透,把課外閱讀看成“不務正業(yè)”,實屬“多余”。家長教育觀念的落后,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就是學校、教師的事了,孩子手中除了學校發(fā)的兩本課本外,可以說是一無所有,這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課外閱讀量??珊⒆邮种杏袃r值的圖書幾乎沒有。原因是家長們認為那些課外對于學生學習無用,與考試無關,會影響孩子學習。
表2 小學生課外閱讀喜愛程度與父母在家閱讀頻率的差異性檢驗
在小學生喜歡課外閱讀的程度與父母在家閱讀頻率的關系中,通過卡方檢驗,x2=23.688,P=0.001<0.01,說明喜歡課外閱讀的程度與父母是否在家有閱讀習慣有極其顯著性差異。父母在家閱讀的家庭中50%的小學生非常喜歡閱讀。
所以說,需要家長轉變觀念,要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且應以身作則,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閱讀習慣,為孩子樹立其學習榜樣。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讓家長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同時,教師也應正確引導學生及學生家長。
2.3 小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媒介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學生生活中,而網絡是把雙刃劍,學生在課余生活可以看電視、上網、打游戲,學生更樂意消遣娛樂,沒有時間的保證,課外閱讀就是一句空話。高年級學生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已經開始個性的發(fā)育,處于性格、興趣、愛好等各類信息的渴求與日俱增。
表3 小學生最喜歡的課外閱讀類型
從上表可知:喜歡閱讀小說的人數(shù)最多,有35人,占36.8%。喜歡閱讀童話、漫畫的人數(shù)也很多,分別占23.2%和9.5%。喜歡閱讀政治軍事的人數(shù)最少,只有2.1%。隨著年齡的增長,非高年級學生比高年級學生喜愛童話和漫畫的人數(shù)增多,而高年級學生比非高年級學生涉及的書籍面廣泛。在性別差異方面,女生喜歡看童話、小說的人數(shù)多于男生。
小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是知識增加、生活經驗豐富和身心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課外閱讀的興趣也發(fā)生變化。小學低年級課外讀物形式以童話占優(yōu)勢比例,高年級文學書勢力上升。男女學生在讀物興趣上也有差異,男生偏向緊張驚險,使人思考,女生偏向有趣好笑,感情豐富,語句優(yōu)美。
2.4 社會方面的原因。圖書市場良莠不齊,書籍以教輔資料為主。適合小學生的課外讀物十分有限,書店只是以盈利為目的,并未顧及讀者的閱讀需要。市場監(jiān)管不利,小學生閱讀選擇有限。適合小學生成長需要的閱讀書目是嚴重缺乏的。
表4 小學生書柜中最多的課外書籍
從上表可知:書柜中最多的課外書的種類是老師推薦的中外名著,有51人,占53.7%。其次是與學習有關的復習資料,有22人,占23.2%。最少的是小說,有5人,占6.3%。因此,提高全民的閱讀力要注重文化產業(yè)的繁榮發(fā)展,要轉變全民的閱讀觀念,形成以閱讀為善的文化氛圍。在思想上要大力弘揚精神文明,再行動到公共文化事業(yè),如設立電影節(jié),閱讀月,讀書日等多種形式。通過各種豐富的文化活動耕織良好的生態(tài)文化氛圍,還要加強建設社會文化市場,形成有書讀,有書買有好書的良好市場,以此推動全民閱讀工作,提供國民文化素質。
總之,小學生閱讀現(xiàn)狀令人擔憂,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孩子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那才會終生受益。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知識豐富,而且還能使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執(zhí)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