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屬于小學階段的基礎性綜合課程,對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積極作用。而音樂學科兼有藝術性與文學性的特點,與語文學科有著密切的關系,歌曲就是配上音樂的詩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融合音樂學科知識,可以為學生營造出更加融洽、舒適的學習氛圍,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簡要分析小學語文與音樂學科融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音樂學科;融合教學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均具有獨特價值。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很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能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對學生的心智發(fā)展也有積極作用[1]。而在教學活動中,將其與音樂學科相融合,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師的教學理論。音樂不僅涵蓋了非常豐富的情感意識,同時也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涵,將其引入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出生動、愉悅的教學情境。這不僅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語文與音樂融合的魅力,同時也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一、通過與音樂學科的融合來創(chuàng)設語文課堂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的教育過程中,教師需不斷充實自身的教學理論,完善教學體系,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也在不斷更新,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心理發(fā)展特征也更為符合。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由于受自身的年齡限制,心理發(fā)展也受到制約[2]。此時,學生普遍是使用形象思維來感知、認識外界事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將音樂學科內容融入教學課堂中,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得語文課堂更具藝術性。例如,以《玲玲的畫》一文的教學活動為例,主要引導學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并從文章中積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可以從《我是一個小畫家》等歌曲出發(fā),讓學生從音樂的角度理解課文。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來篩選對應的音樂資源,并在課堂上播放出來,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較為生動的學習情境。在此種學習氛圍之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fā)。學生在適當?shù)那榫持校瑑刃那楦幸驳玫捷^好的熏陶,有利于其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借助音樂來感受語文教學文本的思想內涵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普遍較差,雖說此時的小學語文知識較為簡單,但是學生在理解上仍舊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雖能認識其中的生字詞、語句等基礎知識,但是很難理解課文中表達的深層次含義。面對這種教學現(xiàn)狀,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點出發(fā),為學生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音樂學科的相關內容,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從音樂的角度出發(fā),促使學生對語文課文產(chǎn)生更加真實的體驗。例如,以《朱德的扁擔》一文的教學活動為例,主要引導學生了解朱德同志與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事跡,進而深刻體會作為軍長的朱德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一些歌頌紅軍的歌曲,讓學生可以深刻地認識到紅軍的革命精神。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從賞析歌曲的內容出發(fā),通過對歌曲的賞析獲得更為深刻的情感體驗。音樂本身就是傳遞感情的重要載體,教師將其應用在語文課堂上,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課文中所傳達出的思想內涵。這樣不僅熏陶了學生的道德情操,同時也讓學生更好地達成學習目標。
三、結合音樂學科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閱歷不多,情感積累也較為匱乏,不利于對課文內容深入理解。小學語文中的教材內容,均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具有較高的思想與情感價值的文本,不僅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情感與思想的全面發(fā)展。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課程內容的優(yōu)勢,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加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融合音樂學科的知識,不僅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升華,同時也使學生的思想意識得到進一步拓展。例如,以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學活動為例,主要引導學生感受閱讀中“預測”這個方法帶來的快樂,并說說老屋都幫助了哪些動物?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求學生對文章主旨進行深入理解、梳理,也需要結合背景內容選取針對性的背景音樂,與課文中傳達出的教學主題相結合,讓學生在主動學習與思考中感悟其中表達的思想意識。這樣結合音樂學科的特點,在語文學科教學中通過音樂來滲透情感教育,不僅使學生與課程內容產(chǎn)生共鳴,也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與情感體驗。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也越發(fā)緊密。教學的多元化,讓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感受到語文學科與音樂學科存在廣泛、天然的聯(lián)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揮音樂學科的優(yōu)勢,進一步優(yōu)化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音樂巧妙地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增強語文課堂的活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結合音樂資源來創(chuàng)設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認識、理解,進而起到增強學生學科素養(yǎng)與情感品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拜玉婷.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應用策略[J].中華少年,2019,20(7):105-106.
[2]欒舜英.淺析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J].新校園(閱讀),2018,23(11):148-150.
[3]李成艷.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合閱讀與寫作教學[J]. 文教資料,2018,10(14):93-95.
作者簡介:黃小蘭(1978.9—),女,籍貫:湖南龍山,學歷:本科,學位:學士,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光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