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綠汀 張之陽
[摘 要]閱讀推廣是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主題和重心。該文對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討,主要包括其定義、目的、模式、策略等相關問題,以期為構建與時代發(fā)展相匹配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提供強有力的數據保障。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綜述
[中圖分類號] G258.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8-0-02[收稿日期] 2020-05-22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tǒng)的圖書館閱讀模式已無法適應數據資源的數字化發(fā)展以及大眾閱讀行為的變化,而高校學生正是數字化閱讀的骨干力量,其閱讀特征表現為快餐化、碎片化以及功利性等,高校圖書館用戶閱讀量正在逐年下降。鑒于此,閱讀推廣活動作為高校圖書館用戶服務的一大任務開始引起大眾關注,并且吸引了眾多研究者的重視。本文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概括總結,認為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研究
關于閱讀推廣的定義研究,截至目前尚未有一個為大眾公認的定義。伴隨著高校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其內涵開始發(fā)生較大改變,大致包含理論體系、主體、客體、目標、方法、效果、價值等要素,不同要素之間緊密關聯,相互影響。筆者認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就是以高校圖書館為主體,基于自身館藏資源,利用自身在資源、設施、人才等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通過精心設計,采取適當的渠道和方式,進一步提升資源利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意識、閱讀行為以及提升其信息素養(yǎng)的實踐活動。
二、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目的研究
關于閱讀推廣的具體目的,可以從不同角度展開研究:有的認為能夠對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信息來源起到促進作用;有的認為應包含公共服務價值、實踐與合作價值、精神文化價值三大基本價值;有的認為,閱讀推廣作為高校圖書館的核心服務,充分發(fā)揮了高校圖書館的職能,能夠培養(yǎng)用戶的綜合素質,符合現代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有的基于推廣學的視角,提出其最終目的是實現用戶的閱讀行為自愿變革[1],即閱讀推廣能夠讓大眾喜歡閱讀、學會閱讀以及解決閱讀中出現的問題。總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最初出現在理論研究中,其目的是提高全民閱讀率,伴隨時代的發(fā)展,閱讀推廣的目的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但也擁有一個基本共同點,就是為了讓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有能力閱讀并喜歡上閱讀,讓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與閱讀。
三、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模式研究
伴隨時代的發(fā)展,關于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模式研究,不同研究者的研究各有其側重點,呈現出百花齊放之形態(tài)。
(一)從用戶角度出發(fā)
從用戶角度出發(fā),閱讀推廣的目標是幫助推動用戶的全方位、立體化發(fā)展,輔助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有的提出“培養(yǎng)型”模式,分為“習慣養(yǎng)成”和“能力提升”兩大類型,如“白樺書聲”(吉林大學)、“書讀花間人博雅”(北京大學)屬于“習慣養(yǎng)成型”,而“法府書香”(西南政法大學)、“讀者發(fā)展”(石家莊學院)屬于“能力提升型”;有的從用戶的閱讀特征以及閱讀習慣角度探討閱讀推廣模式,如“館內閱讀+網絡閱讀+館外閱讀”模式、“體驗式營銷”模式等;還有的立足于用戶群體,提出“讀書會”模式,如以“悅讀會”為基礎,探討讀書會網絡化服務模式,以“微讀書會2.0”著手,探討以文本精讀、焦點研讀、讀書觀影、文化參觀、經驗交流等內容構成的系統(tǒng)閱讀推廣精讀模式[2]。
(二)從課程體系出發(fā)
從課程體系出發(fā),閱讀推廣的目標是運用教學管理方式,以“學分制”為手段,更有效地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服務。有的提出了“讀書可獲學分”的措施,對在讀書征文活動評出的各類獎項分別給予相應的學分獎勵;有的提出建設“文化素質教育閱覽室”,把圖書分為6大模塊180種,讓學生以自學形式進行學習,經過考核(讀書筆記+考試)獲取相應學分,類似方式已在很多高校內開展,而韓國的江原大學也早已在2001年開始實施“讀書認證”,并且將其列入畢業(yè)條件之一。
(三)從信息技術出發(fā)
從信息技術出發(fā),閱讀推廣的目標是通過運用不同信息技術,以新媒體載體為平臺,更有效地提升用戶綜合素質。有的以三峽大學圖書館為個案研究,從微博、微小說入手,探討微媒體環(huán)境下的全媒體模式;有的以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為個案研究,提出“新媒介+實體媒介+空間媒介”的跨媒介模式;有的以北京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圖書館為研究對象,歸納出以多媒體技術、新媒體平臺、大數據推廣理念、游戲式推廣、業(yè)務流程再造“五合一”的閱讀推廣模式;有的通過分析分析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主要實體,總結出社會化媒體推廣模式、電子閱讀器借閱模式和移動圖書館推廣模式這三種比較普遍且有代表性的閱讀推廣模式[3]。
(四)從營銷思維出發(fā)
從營銷思維出發(fā),運用營銷學理論助力閱讀推廣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績。有的提出基于新營銷理念的單獨推廣和聯合推廣(同業(yè)聯合推廣、跨業(yè)聯合推廣)模式;有的立足于視覺營銷,采取列設計、賣點宣傳資料POP設計和店鋪設計等手段,從資源組織布局、推薦閱讀和設立主題閱覽區(qū)等方面構建閱讀推廣模式;有的運用4R、4P營銷理論,構建4(P+R)四階矩陣,從關聯、反應、關系和報酬四個方面分析閱讀推廣中必須關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意見建議;有的引入植入式營銷理論,具體闡述了熱點植入、經典植入、權威植入、文化植入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
(五)其他
在國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通過學科屋、學科圖書館、口袋圖書館、社交工具、學習共享空間等,引導用戶參與閱讀,并且利用新技術大力推廣電子閱讀服務[4];日本創(chuàng)價大學則采取舉辦書展、圖書推介和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提升等途徑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日本高校采取贈書、建設閱讀沙龍網站、真人圖書館等形式提升閱讀推廣活動效果;當然還有很多國外高校圖書館利用網絡平臺通過新書通報、圖書借閱次數統(tǒng)計等欄目做閱讀推介,選擇RSS、E-mail等方式開展閱讀推廣。而美國Dealware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和臺灣大學圖書館等國外多數高校均構建了基于WEB2.0的數字化學習平臺,進一步豐富了閱讀推廣模式。
四、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策略研究
閱讀推廣是近年來高校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工作,怎樣有效開展閱讀推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從組織機構角度出發(fā),有的認為應該成立閱讀推廣委員會、圖書館閱讀輔導室、學生閱讀自助組織、經典閱讀推廣組織、社會閱讀推廣組織等一系列專門的閱讀推廣服務組織[5];有的提出應與地方文化部門及社會力量組成聯動機制;有的認為應構建閱讀推廣委員會、圖書館、學者三層閱讀推廣機制;還有的建議重構圖書館服務架構。從推廣要素或推廣流程出發(fā),有的建議可以從基礎、助推、展示三個層次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有的認為一定要重視過程控制,實施精細化管理。還有不同學者從資源建設、強化宣傳力度、校園文化活動、閱讀習慣養(yǎng)成、品牌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模式、構建激勵機制等方面探討閱讀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
在國外,首爾國立大學圖書館通過舉辦高中生體驗營活動吸引新用戶的加入,還通過開通移動服務業(yè)務的方式方便用戶訪問閱讀;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通過“圖書館的實驗”服務實現空間改造,通過開展MIT Reads活動來實現為社區(qū)服務的目標;牛津大學圖書館的“問一個圖書館員”欄目,在滿足用戶基本信息需求的同時,引導用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劉時容.閱讀推廣概念、目的及特性分析—基于推廣學的視角[J].圖書館界,2019,(01):27-31.
[2]段梅,曹炳霞,韓葉.基于微讀書會的閱讀推廣精讀模式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05):70-73.
[3]謝蓉.數字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圖書館論壇, 2012,(03):23-27.
[4]程文艷,張軍亮,鄭洪蘭,等.國外高校圖書館推廣閱讀文化的實例及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2,(05):47-50+54.
[5]郭海明.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機制構建[J].圖書館建設,2012,(0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