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50003)湯勉
支氣管哮喘又稱哮喘,是一種多發(fā)于低齡兒童和老年人的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病久治不愈會給患者帶來極大心理負擔,進而影響后續(xù)治療順利進行。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其治療依從性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積極作用,此次研究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85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征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許可后,將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85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納入研究,其中男性44例,女41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9.43±4.12)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7±0.68)年。所有患者均知曉研究內容,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符合《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2018)》中的診斷標準;年齡≥60歲;處于急性發(fā)作期。排除標準: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結核病史或肺部手術史;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精神障礙;認知、溝通障礙;惡性腫瘤。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①健康知識教育:患者入院后詳細向患者了解病情、病史、家庭狀況、生活習慣以及陪護人員情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科室、病房相關規(guī)定和陪護要求,詳細向患者介紹疾病治療、護理相關知識;②心理干預:積極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情緒變化,向患者展示順利出院患者相關病例;③飲食干預:患者整體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營養(yǎng)均衡為宜,可根據患者飲食習慣設計病號餐,應盡量避免攝入蛋、奶、魚蝦等易過敏食物;④運動干預:根據患者康復情況為患者制定階段性運動計劃,早期運動以床上運動和床邊運動為主,隨著病情好轉可逐漸進行戶外運動,運動方式以散步、打太極拳、跳健身操為主,運動強度以患者不感到明顯不適為宜。
1.3 觀察指標 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護理干預前后負性情緒;使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評估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使用自擬治療依從性量表評估患者護理干預前后治療依從性,評分內容包括疾病認知、遵醫(yī)囑用藥、生活方式改變、自我護理4個維度,每個維度評分均為0~3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治療影響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Excel分析數據,SAS評分、SDS評分、SF-36評分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均以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護理干預前后各評分比較:護理后支氣管哮喘患者SAS評分(32.71±4.43)、SDS評分(36.23±3.96)低于護理前(43.36±5.64)、(45.27±4.79),而SF-36評分(75.24±7.23)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10.27±1.78)高于護理前(60.13±6.44)、(8.04±1.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yī)學模式也發(fā)生了極大改變,臨床治療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用藥,越來越多臨床工作人員開始重視患者心理健康,而護理干預在加快患者康復中的亦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且伴隨著護理學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新型護理模式已逐漸替代以遵醫(yī)囑用藥為核心的傳統(tǒng)護理[1]。此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部分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優(yōu)質護理在其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后哮喘患者SAS評分、SDS評分低于護理前,而SF-36評分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高于護理前,這表明優(yōu)質護理可有效緩解老年患者負性情緒,進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優(yōu)質護理是一種具備綜合性、針對性和科學性特征的護理模式,其以患者為中心,以加快患者康復為目的,通過健康知識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認知水平,而心理干預能保證患者治療期間情緒穩(wěn)定,兩者相互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其治療自信心[2]。而飲食干預和運動干預則能從整體改善患者代謝功能,提高其免疫力,還可幫助患者遠離過敏源,從而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和反復發(fā)作,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可有效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負性情緒,能顯著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