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欣欣 顧麗娟 周曉晗
(淮安市淮陰醫(yī)院 江蘇 淮安 223300)
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發(fā)病年齡以青壯年居多[1]。銀屑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多數(shù)學者認為銀屑病與遺傳、內(nèi)分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中醫(yī)學則認為其多由灼傷陰血、血熱內(nèi)蘊、血行失暢致使肌膚失養(yǎng)[2]。銀屑病據(jù)臨床特征一般分為尋常型、膿皰型、關節(jié)病型、紅皮病型,其中尋常型銀屑病是臨床最多見的一種類型。作為基層皮膚科醫(yī)生,尋常型銀屑病尤為常見。如何有效控制和治療尋常型銀屑病是值得基層醫(yī)生進一步探討的的問題。他克莫司乳膏、依巴斯汀片和復方甘草酸苷片均為近年來常用于治療銀屑病的藥物。本研究為探討依巴斯汀片聯(lián)合他克莫司乳膏、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對50 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實行聯(lián)合治療后取得顯著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皮膚科臨床治療的100 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 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44.10±8.36)歲;對照組男26 例,女24 例,年齡21 ~67 歲,平均年齡(43.77±8.2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入院前1 個月內(nèi)未接受過其他藥物治療;②對研究內(nèi)容知情且自愿加入。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②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③合并有心、肝、腎等臟器功能損害,有藥物禁忌者。
對照組給予他克莫司乳膏外涂,取適量軟膏涂于患處,2 次/d;復方甘草酸苷片口服,3 次/d,1 次100mg。在治療2 個月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組給予他克莫司乳膏(四川明欣藥業(yè))外涂,取適量軟膏涂于患處,2 次/d;依巴斯汀片(江蘇聯(lián)環(huán))口服,1 次/d,1 次10mg;復方甘草酸苷片(西安利君制藥)口服,3 次/d,1 次100mg。
觀察指標包括PASI、SAS 和SDS 評分及臨床治愈總有效率。選用銀屑病面積與嚴重性指數(shù)(PASI)進行分析,評估內(nèi)容包括鱗屑情況、皮損面積、肥厚程度等,共0 ~15 分,分數(shù)越高則癥狀越嚴重。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每個量表各有20 道題,分數(shù)<40 分為正常,40 ~60 分之間為中等焦慮或抑郁,>60 分則為重度焦慮或抑郁。臨床療效判定分為:①痊愈:PASI 評分減少≥90%;②顯效:減少70%~89%;③有效:減少50%~69%;④無效:減少<50%。
兩組治療前PASI 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2 個月后,觀察組PASI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SI 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SI 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9.60±1.47 3.24±1.03對照組 50 9.46±1.38 4.40±1.12 t 0.491 5.391 P 0.623 0.000
治療2 個月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治愈總有效率對比[n(%)]
治療2 個月后,研究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SAS 和SDS 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治療后SAS 和SDS 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SAS SDS觀察組 50 12.25±2.14 13.74±1.55對照組 50 18.76±2.66 18.38±2.44 t-13.485 11.350 P-0.000 0.000
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炎癥復發(fā)性皮膚病。因其病情難以治愈、好發(fā)于青年人、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對患者的生活、家庭、社交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3]。而有國外研究表明,這種疾病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身體的影響與心臟病、高血壓、抑郁癥慢性疾病相當。因而,臨床皮膚科醫(yī)生一直在堅持研究能有效治療銀屑病的方法。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與免疫、遺傳、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有關。
他克莫司軟膏的主要成分是他克莫司屬于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免疫調(diào)節(jié)劑。多數(shù)學者認為銀屑病在免疫方面主要是T細胞異?;罨?,他克莫司可抑制T 細胞相關基因的表達和炎性介質(zhì)的釋放等,從而抑制這種現(xiàn)象。他克莫司軟膏和激素外用藥相比有其巨大優(yōu)勢:(1)他克莫司軟膏屬于非激素外用藥,不存在長期用激素導致的依賴性、皮膚萎縮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抑制等常見副作用;(2)他克莫司軟膏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用藥部位不受限制,可用于面部等皮膚薄嫩部位。他克莫司軟膏在用藥過程中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了燒灼感、刺痛、局部紅斑等不良反應,但在停藥后不良反應均消失。復方甘草酸苷片的主要成分為L-胱氨酸、甘草酸-銨、甘氨酸等[4]。復方甘草酸苷片有類似激素的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的作用卻沒有激素帶來的不良反應。有實驗表明復方甘草酸苷片能很好的調(diào)節(jié)Th17/Treg 細胞狀態(tài),亦有研究表明復方甘草酸苷片可以使患者體內(nèi)的Th17 因子表達減少。由此可見復方甘草酸苷片可以較好的調(diào)節(jié)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進而治療銀屑病。依巴斯汀片能抑制組胺受體,進而抑制組胺釋放量,穩(wěn)定細胞膜,但對受體拮抗和抗膽堿作用很弱[5]。口服吸收較完全,在用藥4 ~6h 后,其在體內(nèi)代謝形成的活性物質(zhì)卡巴斯汀達到高峰期。依巴斯汀片在皮膚科最初僅用于蕁麻疹、瘙癢癥、濕疹等過敏性疾病,隨著研究深入,依巴斯汀片逐漸被用于斑禿、銀屑病等免疫相關疾病。本研究顯示,經(jīng)2 個月的治療后,觀察組的PASI 評分低于對照組,而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筆者認為,在治療銀屑病的過程中,采用依巴斯汀片聯(lián)合他克莫司乳膏、復方甘草酸苷片的方法治療效果更好,更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雖然依巴斯汀片、他克莫司乳膏和復方甘草酸苷片都可用于治療銀屑病,但將三者聯(lián)合使用,治療效果更佳,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