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一直以來,生動形象的作文備受閱卷老師青睞,各種優(yōu)秀作文也讓讀者愛不釋手。對于小學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寫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獲不大。結(jié)合教材和筆者二十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小學作文教學。
一、游戲?qū)?,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愛上習作。
興趣就是喜好的情緒。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視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伴隨學生的學習活動,產(chǎn)生的一種能力的心理現(xiàn)象,是心理上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上的體現(xiàn),是人的思想品質(zhì)在學習上的反映,是學習內(nèi)在的動力,它決定每個人的學習行為的目的性、傾向性和獨特性,其外在表現(xiàn)就是人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精神狀態(tài)。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開課前,老師可以和同學們玩.個有助于這次習作的游戲,利用這個游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會他們捕捉精彩鏡頭,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心情。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并在游戲中學會寫作文,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愛上習作。
二、深挖教材,利用要素,使習作目標更聚焦。
統(tǒng)編教材的編排特點之一就是人文要素與語文要素雙線組合編排,每單元的導讀又將閱讀要素和寫作要素也叫表達要素明確出示,習作自成體系,但大部分單元習作與閱讀是進行配合的。例如: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閱讀要素是“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心情”。寫作要素也就是習作訓練目標,即:記一次游戲。在教學這次習作課的時候,就是要深人地挖掘“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心情”這一閱讀要素在課文《陀螺》里的著落點。描寫了“賽陀螺”和“戰(zhàn)陀螺”的過程,利用這兩個精彩的段落作為讀寫結(jié)合點,引導學生學習“記一次游戲”的寫作方法,并按照一定的順序?qū)懗鲇螒驎r的精彩場面。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領(lǐng)會統(tǒng)編教材的編排意圖,緊扣教材,緊緊圍繞著單元習作訓練目標來設(shè)計習作指導教學目標,明確聚焦。目標聚焦了,所以在習作指導過程中就能精準發(fā)力。
三、巧用例文,搭建支架,助學生習作更輕松。
在習作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利用課文《陀螺》里面描寫的“賽陀螺”和“戰(zhàn)陀螺”兩個經(jīng)典段落作為課文支架,要充分挖掘其中的讀寫結(jié)合點,歸納要素,提煉寫作方法,幫助學生寫作。在講解“賽陀螺”過程時,教師要緊緊抓住語段中的“往往”、“這時”、“剛”、“又”“然后”、“直到”這些表示順序的詞語,并引導學生說出更多的表示順序的詞語,從而豐富學生的想象,讓整個“賽陀螺”的過程在同學們的腦海中清晰可見。而“戰(zhàn)陀螺”的過程,除了抓住表示順序的詞以外,還要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和小伙伴的心理描寫與動作描寫相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通過積極地引導,從而讓學生懂得人物的描寫方法和修辭的使用,會讓文章更生動,幫助學生愉快地學習,輕松地習作。
四、設(shè)置標準,當堂評改,把習作修改扎實。
作文教學的評改環(huán)節(jié),評價標準,要緊緊圍繞習作訓練標準來設(shè)計。按照評價習作標準自評、互評。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適當,能激勵學習者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寫的作文不能千篇一律,也不可以一棒子打死,可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chǔ)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評價要求,基礎(chǔ)差的學生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yīng)當及時表揚。做到“一課一練”到“一課一得”。將習作修改在課堂上,做得扎扎實實,進一步落實作文訓練目標,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總之,作文教學絕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去探索,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fā),不斷總結(jié)教學的經(jīng)驗,才能讓學生有所收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的寫作水平會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