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梓卿
隨著高血壓科普知識的深入人心,血壓達標不僅僅在醫(yī)生群體中,在患者中也被廣泛接受。所謂血壓達標,就是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血壓目標值,爭取把血壓持續(xù)有效地控制在這個值以下,以取得明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效果,達到降壓治療的真正目的。目前,在高血壓管理方面的最新理念是“三達標”,即平穩(wěn)達標、晨起達標和長期達標。
平穩(wěn)達標即使用降壓藥物使患者血壓達標的這個過程要平穩(wěn),不能一味要求快速下降到目標值。例如,你的血壓值是180/100mmHg,降壓目標值是140/90mmHg,那么應該在幾周,甚至1~2個月內通過服用藥物使血壓達到這個目標值,而不是在一兩天內實現(xiàn)。
為什么要這樣呢?因為高血壓是好幾年形成的,機體的各器官可能已經慢慢地適應這種較高的血壓水平,如果在短時間內迅速將血壓下降,可能導致各個重要器官缺血,心臟缺血就會引發(fā)心絞痛,腦缺血就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黑朦,甚至腦梗塞等。所以,降壓要慢慢來,給機體適應的時間。
說到這里,有朋友也許要問,既然身體已經適應,那為什么還要治療高血壓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正確理解高血壓,高血壓從表現(xiàn)看只是血壓數值升高,是一個體征,其實從病理生理的角度來講,它是一個慢性的動脈硬化過程。首先是各種原因導致的動脈慢性炎癥,動脈逐漸硬化、狹窄,此時各種器官的供血就會減少,機體只有通過升高血壓這樣一個“挖肉補瘡”的辦法來提高血流壓力,短期內還能緩解各器官灌注不夠的問題;但血流長期以很大的壓力沖擊血管壁,就會加重血管的慢性炎癥,加速動脈硬化進程,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進行降壓治療,就是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huán)。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不同的患者需要的時間不同,一般來說,血壓明顯升高者、老年人、有明顯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群(頸動脈超聲提示頸動脈嚴重狹窄),尤其應放慢達標速度,實現(xiàn)安全降壓。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們醫(yī)生處方高血壓藥物有一個原則,就是使用長效藥物。因為它的降壓效果平緩,維持時間長,可以避免血壓過度波動。但長效藥物較短效藥要貴出很多,這樣,許多經濟有困難的、沒有醫(yī)保報銷的患者就會難以承受。
一天24小時中,高血壓患者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就是清晨起床后1~2小時這段時間。為什么呢?第一,這是心腦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腦梗塞、腦出血等的高發(fā)時間點,為平常時間段的2~3倍,所以這段時間被稱為心血管病的魔鬼時間。這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例如,由睡眠狀態(tài)轉入清醒狀態(tài)時,交感神經系統(tǒng)迅速激活,心跳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血壓明顯升高(稱為血壓的晨峰現(xiàn)象),心臟負擔加重;一整夜的睡眠期間,沒有進食、飲水,血液黏滯度變高,容易出現(xiàn)血管急性閉塞或者破裂出血。第二,清晨剛剛起床,前一日服用的藥物在血液內的濃度已經下降到最低,而今天的藥物也許還沒有服用,此時的血壓正處于“失控期”。所以我們心內科醫(yī)生對清晨的血壓控制非常重視,不僅僅要求患者診室血壓達標,還要求其清晨血壓達標,這樣心血管事件才會明顯降低。
那么如何實現(xiàn)晨起達標呢?有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就是優(yōu)先選用長效藥物,使第二日清晨血壓下降的幅度不低于藥物療效最高峰時降壓幅度的50%。這在臨床上叫做谷峰比,“谷”就是藥物濃度最低時,“峰”就是藥物濃度最高時,這個比值超過50%才被認為是長效藥物。真正長效的藥物不僅僅能控制好服藥當日的血壓,同時能夠非常好地控制住第二日晨起的血壓高峰,這也是我們降壓治療中優(yōu)先選用長效藥物的原因之一。第二就是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調整服藥時間,對于夜間血壓升高,同時延續(xù)到清晨的患者,可以在睡前服用降壓藥物;某些夜間血壓偏低,但晨起后血壓明顯升高的患者,應提早服用降壓藥物,可以在清晨清醒后但未起床時,立即服用降壓藥物,之后在床上小憩一段時間后再起床。
目前,高血壓還不能根治,長期達標就是指絕大多數患者需終生治療,堅持用藥使使血壓長期達到或接近目標值。
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要求患者做到——
1.加強自我管理
患者要積極參加醫(yī)院、社區(qū)組織的自我管理小組或俱樂部,學習高血壓的基本知識,認識高血壓的危害;要知道自己的血壓水平和應該達到的目標值,有無其他健康危險因素及自己患心血管病的危險程度;要熟悉降壓藥及其他相關藥物的特點,記住服用藥物的種類、劑量和服用時間,定時服用降壓藥,不隨意減量或停藥,有需要時應該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防止血壓反跳;要認識藥物治療反應和藥物的副作用,防止發(fā)生血壓降低過快和過低,特別是老年患者更應防止體位性低血壓的發(fā)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調整飲食結構、適量鍛煉身體、保持心態(tài)平和等。
2. 學會家庭自測血壓
目前主張高血壓患者自備血壓計,進行家庭測壓,提供給醫(yī)師參考,參與高血壓的治療監(jiān)測。
血壓計建議選擇通過歐洲高血壓學會(ESH)、英國高血壓學會(BHS)或美國儀器協(xié)會(AAMI)認證標準的。測量的時間,我建議選擇在清晨剛醒時、午睡后和晚睡前。當然其他時間測量血壓都是可以的,例如你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也應該立即測量血壓。測量前,要注意避免情緒激動、飽餐、憋尿等可能升高血壓的情況;坐位時應該選擇那種有靠背的凳子,不要翹起二郎腿或者交叉雙腿,手臂高度大概和心臟處于同一水平面,如果是躺在床上,應該將測量的那只手臂稍微向外側展開點,不要緊緊地把胳膊貼在側胸處。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不要過分計較某次血壓的高低,因為血壓是波動的,不同時間測量的血壓數值會有所不同。
3.定期隨訪
在長期治療中,要定期看醫(yī)生,以便觀察和評估降壓效果,監(jiān)測各種危險因素,及時干預。病情較重的患者(重度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應每月隨訪1次;病情較輕的患者(即輕度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40~159mmHg和/或者舒張壓90~99mmHg),每3個月隨訪1次。
4.及時就診
如果出現(xiàn)病情加重的情況,一定不要拖延,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是出現(xiàn)血壓波動大、頭暈眼花、惡心嘔吐、肢體乏力、視物不清、偏癱失語、意識障礙、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更需要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