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真
姚崇,字元之,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他擔(dān)任丞相后,注重發(fā)展生產(chǎn),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chǔ)。
有一年,河北、河南鬧蝗災(zāi)?;认x多得成了片,一飛起來,像烏云一般。地方官員和百姓都說蝗蟲是神蟲,不敢捕殺,反而燒香跪拜,求上天快把蝗蟲收回去。姚崇得到報告,連忙下令各地官員帶領(lǐng)百姓捕殺蝗蟲。姚崇說:“田里的禾苗都是有主人的。只要向他們說明利害,誰還會不肯出力捕殺呢?大家一起動手,一定能把蝗蟲撲滅干凈?!币Τ邕€提出了捕殺蝗蟲的具體方法,派人分發(fā)給各地官員。
各地官員接到了姚崇的命令,有照著辦的,也有相信流言不敢照著辦的。開封一帶的地方官叫倪若水,拒絕捕殺蝗蟲,還寫了篇奏章給皇帝,說蝗蟲是上天降下來的災(zāi)禍,必然越除越多。他勸皇帝多修德行,只要感動了上天,上天自然會把蝗蟲收回去。
奏章一般先由宰相看。姚崇看了倪若水的奏章,生氣極了,提起筆來就寫了封信給倪若水。姚崇說:“要是做了有德行的事,就能免掉蝗災(zāi),你管的地方蝗蟲這樣多,難道說你是個沒有德行的人嗎?你眼看禾苗讓蝗蟲吃掉,竟忍心不救,將來鬧成饑荒,你怎么能安心!別耽誤時間,要不,后悔也來不及了!”
倪若水看了信,明白自己錯了,馬上照姚崇的方法,叫老百姓在田里開了溝,夜晚在溝邊燒起火堆?;认x看到火光就成群撲過來,有的被火燒死了,有的落在溝里被老百姓用土埋了,幾天工夫,老百姓就殺死了十余萬石蝗蟲。
各地捕殺蝗蟲的數(shù)目報到朝廷,有個叫盧懷慎的大臣勸姚崇:“蝗蟲是神蟲。外面有傳言,蝗蟲殺得太多,會得罪上天?!币Τ缁卮穑骸盎葹?zāi)如此嚴(yán)重,任由它們吃光糧食,那老百姓只有餓死了。捕殺蝗蟲是為了救人。如果說這也會招禍,那我一個人擔(dān)當(dāng)就是?!?/p>
由于姚崇治蝗徹底,這一年,河北、河南沒有發(fā)生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