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
第二次社團課結束后,接到了相關信息:五年級的兩個男生在社團課期間發(fā)生了爭執(zhí),打架。經和班主任及時溝通了解了基本情況之后,次日和其中一個家長進行了深談,引起了我的幾點思考:
一、對特例學生關注不夠
這兩個學生可以說以前因在校園的一件小事發(fā)生了矛盾,繼而引發(fā)了兩個家庭現在不可調和的矛盾,盡管班主任老師、學校、家長之間進行了多次的溝通,但是效果甚微。我就在想:如果我們能把多次和家長溝通,換成多次與學生溝通,建立信任關系,情感互賴關系。和學生發(fā)生心靈的碰撞,或許這才是我們教育者真正的運用好了兒童心理學。
二、對班級新換班主任關愛不夠
這兩個學生屬于一個班學生,且這個班近一年的時間頻繁換班主任,造成了學生無所適從,好習慣流失,再加上部分家長的上訪,也讓孩子的心里多少有了對現任班主任的抵觸情緒,使現任班主任管理起來難上加難。作為學校領導沒有及時和現任班主任闡明這個班的基本情況,沒有幫助班主任老師在短時間內快速的了解每個學生,每個家庭的教育訴求。使班主任陷入到了管理的困惑之中,好在班主任老師經驗豐富,及時發(fā)現了問題的所在,已經定下了召開家長會的時間。我就又在想:如果在家長會之前,老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能有一次心靈對話,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一次批評與自我批評,以文字書信的形式出現,或我想對老師說,或我想對爸媽說,或我想對同學說。讓我們走進孩子內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之后,在家長會上對家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去溝通,是不是會事半功倍呢?
三、對室外活動類的社團管理存在漏洞
足球社團,輪滑社團兩個社團的學生發(fā)生打架,帶班老師,跟班老師都不知曉此事。請問社團老師的責任在哪里?社團課滿校園滿操場都是學生,學生人數多是一個方面,那么上課老師如果強化了上課區(qū)域,明確了活動范疇,掌控了課上課下的安全。那么我相信類似的現象不會再發(fā)生了,孩子下了輪滑課依然穿著輪滑鞋打了一架,又跑到四樓告知班主任這樣的危險事件也不會再發(fā)生。再次請問這時社團老師在哪里?責任心在哪里?
幾點思考后促使我馬上要進行三項工作:
(1)和兩個學生、兩個家庭建立親情談話,走進孩子內心,走進家長內心。
(2)和班主任老師結合,開好這次家長會。
(3)下次社團課前將召開所有室外社團老師的短會。明確我們社團課的職責。
老師們:教育的契機需要我們隨時關注,一旦抓住了教育的契機,我們會一舉幾得。所有的社團課的老師們,希望我們以此為契機,上好我們的社團課,讓家長放心,讓孩子開心,好好享受每個周五的下午的美好時光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