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沖,王志超,劉芳芳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漯河)
尿液檢驗是醫(yī)學的一種檢測方式,包括尿常規(guī)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檢測(如尿紅細胞、白細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測定、尿酶測定等[1]。在臨床診療、進行療效評定及判斷預后上尿液檢驗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F抽選本院收治的80例實施尿液檢驗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探究尿液檢驗的臨床應用價值。
抽選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實施尿液檢驗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9-72歲,平均年齡(58.6±2.3)歲。
2.1.1 晨尿
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標本,為濃縮和酸化的標本,血細胞、上皮細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相對集中且保存得較好,在動態(tài)觀察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統(tǒng)疾病以及早期妊娠試驗等情況中適宜使用。
2.1.2 隨機尿
即對任何時間的尿液進行留取,在門診和急診患者中比較適用。留取非常方便,但是飲食、用藥、運動等因素會對其造成影響,使低濃度或病理臨界濃度的物質和有形成分漏檢,飲食性糖尿或藥物如維生素C等的干擾也可能會出現[2]。
2.1.3 餐后尿
一般在午餐后2h對患者尿液進行收集,在尿糖、尿蛋白、尿膽原等檢查中適用。
2.1.4 尿液采集注意事項
使用干燥、清潔的盛尿容器,塑料尿杯等一次性容器最為適用。
(1)采集新鮮的尿液標本,在留取后要及時送去檢驗,以防破壞細胞,造成細菌大量繁殖,留尿后2h內需完成化驗。
(2)女性患者在留標本前最好先對外陰進行清洗,選擇中段尿留取,避免尿液受到陰道分泌物的污染,尿液化驗在患者月經期間不宜進行。
(3)對于男性患者,在留尿時應避免前列腺液和精液的污染。
收集患者的尿液,通過對尿液的分離檢查,測定尿液各成分的量是否超標,檢驗時要小心操作,以免出錯。此項檢驗需要完善的設備及豐富的經驗,以確保檢驗結果科學準確。
2.3.1 尿量
成年人正常參考值為1000-2000ml/24h。
(1)當24h尿量>2.5L稱為多尿,一般在飲水或者咖啡、濃茶過多時、緊張、失眠時可出現多尿的情況,病理性多尿在一些腎疾病如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急性腎衰竭少尿期后出現多尿、慢性腎小管功能不全及高血壓腎病、高血鈣性腎病等中會出現。
(2)當24h尿量<400ml或每小時尿量持續(xù)<17ml稱為少尿。生理性少尿多發(fā)生在機體水量不足或者過多的出汗時,脫水的癥狀和體征還沒有出現前尿量減少會先出現;在遭受比較嚴重的創(chuàng)傷、感染時,患者處于應激狀態(tài)下,病理性少尿會發(fā)生,由于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強腎小管再吸收導致少尿;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間質性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等,此種尿的特性是高滲量性尿;各種慢性腎衰竭時,因腎小球濾過率減低也出現少尿,但其特征是低滲量性少尿;單側或雙側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尿液在腎盂積聚而無法排出,可見于尿路結石、損傷、腫瘤以及尿路先天畸形和機械性下尿路梗阻,如膀胱功能障礙等[3]。
(3)當24h尿量<100ml,或者24h之內完全無尿者稱為無尿。進一步無法將尿液排出,稱為尿閉,和少尿有相同的發(fā)生原因。
2.3.2 尿液顏色
正常為淡黃色。紅色為血尿,可為急性膀胱炎、泌尿道結石、泌尿道化膿性感染等;深黃色或紅茶樣,可為黃疸。
2.3.3 尿透明度
混濁可出現于有大量結晶、血液、膿液及乳糜尿時。
2.3.4 尿酸堿度(尿pH 值)
對尿液酸堿度加以了解,能夠在診斷一些腎臟疾病時有可供參考的依據。
2.3.5 尿比重
病理狀態(tài)下,主要依據腎臟的濃縮功能確定尿比重的增減[4]。比重低可見于慢性腎炎。
2.3.6 顯微鏡檢查相關指標
(1)紅細胞,增多:泌尿系統(tǒng)結石、泌尿系統(tǒng)腫瘤、腎炎、腎盂腎炎、結核、急性膀胱炎。
(2)白細胞,增多:泌尿系統(tǒng)感染、結核。
(3)顆粒管型,持續(xù)多量出現于急、慢性腎炎。
(4)透明管型,腎炎、腎盂腎炎、發(fā)熱性疾病有時少量出現。
2.3.7 化學檢查相關指標
(1)蛋白,陽性:可見于腎炎、慢性腎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
(2)膽紅素,陽性:可見于阻塞性黃疸。
80例患者經尿液檢驗后,13例患者尿蛋白水平、尿比重、尿酸堿度等指標在正常范圍內,67例患者檢驗出異常,其中25例患者檢驗出腎炎,14例患者檢驗出尿路感染,13例患者檢驗出酸中毒,15例患者檢驗出黃疸。
尿液檢驗可協(xié)助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診療。泌尿系統(tǒng)的炎癥、結核、結石、腫瘤、腎移植排異反應時,尿液中會直接進入各種病變產物,改變尿液成分[5]。所以,進行泌尿系統(tǒng)疾病檢查首選的檢驗項目即為尿液檢驗,其也是臨床中最為常用的檢驗項目,能夠協(xié)助診斷其他系統(tǒng)疾病,如對于黃疸時尿三膽的檢測十分有利。在用藥監(jiān)護中也可應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和磺胺類藥物等對于腎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用藥前及用藥過程中需定期做尿液分析,對尿液的變化進行仔細觀察,保證安全用藥[6]。此外,在健康普查中也可做尿液分析。將尿液分析應用于對肝、腎、膽道疾病等的篩查中,實現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和預防[7,8]。
本研究中經尿液檢驗的80例患者中,13例患者尿蛋白水平、尿比重、尿酸堿度等指標在正常范圍內,25例患者檢驗出腎炎,14例患者檢驗出尿路感染,13例患者檢驗出酸中毒,15例患者檢驗出黃疸。
綜上所述,采用尿液檢驗,有助于對腎臟疾病或泌尿系疾病做出明確診斷,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