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海明,孫民濤,黃春霞
(河南省舞陽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河南 舞陽 462400)
小兒病毒性腦炎是指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顱內(nèi)急性炎癥,其中以腸道病毒、蟲媒病毒、皰疹病毒及腺病毒最為常見。病毒經(jīng)腸道、呼吸道進入淋巴系統(tǒng)并大量繁殖,而后進入血流并隨其透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入侵腦組織。因此發(fā)病之初,多先有腸道或呼吸道癥狀,如發(fā)熱、惡心、嘔吐等,而后隨著病毒侵入腦組織出現(xiàn)高熱、嗜睡、抽搐、頭痛、顱內(nèi)高壓等癥狀[1]。臨床對于該病無特異性治療,主要以解熱、降顱壓、抗病毒等對癥支持治療[2]。我院以白虎解毒湯輔治病毒性腦炎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81例,均為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舞陽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接診的病毒性腦炎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10個月~8歲,平均(4.53±0.83)歲;病程6~13天,平均(9.83±0.91)天。研究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齡7個月~9歲,平均(4.60±0.78)歲;病程5~15天,平均(10.35±0.50)天。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經(jīng)相關影像學檢查結合病史符合小兒病毒性腦炎診斷標準[3],中醫(yī)診斷參照《溫病學》[4]氣分證。高熱、頭痛、面赤、嘔吐、心煩、抽搐、渴喜冷飲,舌紅苔黃燥,脈洪大有力。
納入標準:符合中醫(yī)、西醫(yī)診斷標準,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排除先天性顱腦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藥物禁忌癥,先天性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
兩組入院后均接受解熱、控制驚厥、抗病毒、降顱壓等基礎治療。苯巴比妥鈉注射液(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381)肌內(nèi)注射,3mg/kg;阿昔洛韋注射液(煙臺只楚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414)10mg/kg融入100mL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日2次;甘露醇注射液(華潤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861)靜脈滴注,1g/kg,日1次。神經(jīng)節(jié)苷脂鈉注射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783)20mg融入250mL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日2次。
研究組加用白虎解毒湯。藥用生石膏20g,知母9g,金銀花10g,連翹10g,黃芩9g,粳米10g,石菖蒲10g,甘草9g。若汗出熱不解、神疲嗜睡者可酌加佩蘭、滑石以清暑化濕,熱盛便秘者酌加大黃、全瓜蔞以通腑泄熱。水煎,早晚分服,日1劑。
兩組均持續(xù)治療2周。
治療前及療程結束后采集空腹靜脈血,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及干擾素-α(IFN-α)。兩組均于治療前及療程結束后實施腰椎穿刺術進行腦脊液常規(guī)及生化檢查,檢測腦脊液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相關蛋白(SP-D)及半乳糖凝集素(Gal-9)。
依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各項檢查恢復正常,且無后遺癥。好轉(zhuǎn):癥狀體征顯著改善,實驗室檢查尚有陽性指標。未愈:癥狀體征未改善,或病情惡化。
兩組治療前后細胞因子水平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ng/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IL-6(ng/L) TNFα IFN-α對照組 40 治療前 68.46±3.69 38.92±2.84 83.68±3.61治療后 47.58±3.08* 30.16±1.76* 78.35±3.14*研究組 41 治療前 69.05±3.20 39.12±2.61 84.05±3.32治療后 37.09±1.56*△ 19.67±1.25*△ 70.13±2.36*△
兩組治療前后SP-D及Gal-9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SP-D及Gal-9水平比較 (ng/m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SP-D Gal-9對照組 40 治療前 12.95±1.22 11.06±1.57治療后 16.04±1.68* 9.11±1.20*研究組 41 治療前 13.09±1.11 10.94±1.71治療后 21.03±2.75*△ 7.09±0.8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治愈10例,好轉(zhuǎn)18例,未愈12例,總有效率70.00%。研究組治愈15例,好轉(zhuǎn)24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95.12%??傆行恃芯拷M高于對照組(χ2=8.9378,P<0.05)。
小兒病毒性腦炎是兒科常見的由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高熱、頭痛、惡心嘔吐、抽搐、昏迷等,嚴重威脅患兒生命。SP-D與Gal-9參與發(fā)生發(fā)展過程,SP-D是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的組成成分,病毒感染后,隨血液進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外周和中樞免疫反應,SP-D表達增加,參與機體固有免疫反應,并介導清除病原體,參與一系列吞噬作用[6]。而Gal-9屬糖蛋白家族,廣泛表達于機體多種組織,并參與多種生理活動,通過與T細胞免疫球蛋白結合,抑制細胞功能或誘導凋亡,發(fā)揮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7]。
病毒性腦炎屬中醫(yī)“溫熱病”、“急驚風”、“溫毒”、“熱毒”等范疇。溫熱之毒屬陽邪,傷人最速,且小兒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稖夭l辨·解兒難》記載“小兒膚薄神怯,經(jīng)絡臟腑嫩小,不奈三氣發(fā)泄,邪之來也,勢如奔馬,其傳變也,急如掣電”。本病發(fā)展按照溫病衛(wèi)、氣、營、血規(guī)律發(fā)展,傳變迅速。小兒臟腑柔嫩,肌膚薄弱,不奈溫熱之毒而發(fā)病,發(fā)病后急性期疾病變化不外衛(wèi)、氣、營、血傳變規(guī)律,溫熱之毒初入人體,首先邪犯肺衛(wèi),病在衛(wèi)分,使肌表不宣,可見發(fā)熱惡寒、頭痛等癥,正邪相搏,正不壓邪,邪毒由表入里,傳入氣分,影響氣的生理功能,其涉及范圍較廣,隨病變部位不同表現(xiàn)各有差異,但其共同特征多為身大熱、尿赤、汗大出、口大渴、舌紅苔黃,脈洪大有力。邪在氣分,邪氣既盛而正氣未至大衰,邪正相持,病邪羈留。治療宜清熱瀉火、解毒生津、養(yǎng)陰益胃。白虎解毒湯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善透熱出表、以除陽明氣分之熱,知母苦寒質(zhì)潤、善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二者相須為用合為君藥,既能清熱瀉火,又能滋陰潤燥救已傷之陰津;金銀花甘寒、善清熱解毒,連翹苦能泄熱、微寒能清、既善清熱解毒、又能疏透消散,黃芩苦寒清泄、善清上、中焦?jié)駸?,兼入血分瀉火、解毒,三者合為臣藥,用以清氣分之熱毒;粳米歸脾胃經(jīng)、善清肺和胃、防苦寒傷胃,石菖蒲善寧神開竅、化濕和胃,二者合為佐藥,以益胃生津、寧神開竅;甘草為使,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解毒生津、養(yǎng)陰益胃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知母中知母皂苷BⅡ可以在mRNA和蛋白質(zhì)水平上減少炎性細胞因子如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的生成,對大腸桿菌所致的家兔高熱有明顯預防和治療作用[8-9]。金銀花水煎劑對流感病毒、跑正病毒及腸病毒均有抑制租用,其在細胞外對柯薩奇病毒及??虏《居忻黠@抑制作用[10]。石菖蒲中有效成分對受損的神經(jīng)功能有促進恢復作用,其提取液對腦缺血-再灌注誘導的神經(jīng)細胞凋亡有保護作用,能改善腦水腫,抑制大鼠腦皮質(zhì)及海馬神經(jīng)細胞凋亡[11-12]。
綜上所述,白虎解毒湯輔治病毒性腦炎可降低外周血細胞因子水平,緩解癥狀,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減輕神經(jīng)細胞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