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473009)李嘯靜
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化療可有效殺滅癌細胞,但其費用高、藥物毒副作用明顯,容易使患者產(chǎn)生負性情緒,影響其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zhì)量,不利于長期治療。因此,如何改善患者失落、焦慮的情緒,提高生活質(zhì)量是目前護理工作的關(guān)鍵[1]。家屬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導模式干預通過對患者家屬進行干預,有助于減輕患者焦慮情緒,提高護理效果。本研究選取82例我院行化療治療的肺癌患者,旨在分析家屬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導模式干預對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分的影響。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選取82例我院行化療治療的肺癌患者(2018年5月~2019年4月),依照建檔時間不同分為對照組(n=41)和觀察組(n=41)。觀察組男28例,女13例,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50.08±8.74)歲;對照組男30例,女11例,年齡33~70歲,平均年齡(51.36±8.45)歲;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所有患者知情研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肺癌化療護理,包括傳統(tǒng)健康教育、病情監(jiān)測、指導患者遵醫(yī)用藥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家屬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導模式干預。①心理干預:向家屬介紹患者病情程度,囑托家屬與患者之間多進行溝通,疏導患者心理,減輕焦慮情緒。②家屬監(jiān)督:組織肺癌專題講座,邀請家屬參加,2次/周,其內(nèi)容包括肺癌患者化療防護知識、護理方式;指導家屬監(jiān)督患者飲食,多備清淡食物,少食多餐;營造安靜、舒適環(huán)境,保證患者睡眠質(zhì)量,以輕音樂、心理溝通等方式疏導患者抑郁、焦慮情緒;進行有氧呼吸鍛煉,如咳嗽、深呼吸等;陪同患者養(yǎng)成寫日記習慣,每天隨時記錄服藥時間、劑量、呼吸鍛煉效果等。③建立微信、熱線電話:微信上疾病動態(tài)、注意事項定時更新,提高家屬對疾病認知度;熱線電話分人值班,及時解答家屬疑難問題。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分評估兩組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總分0~172分,分值與自我護理能力呈正相關(guān)。②采用生命質(zhì)量測定量表(QLQ-C30)評分評價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總分0~100分,分值與生活質(zhì)量水平呈正相關(guān)。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ESCA評分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ESCA評分比較,(73.28±9.64)VS(71.83±10.12),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為(121.94±21.36)分,對照組為(103.17±17.45)分,兩組ESCA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QLQ-C30評分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QLQ-C30評分比較,(57.15±5.87)VS(56.96±6.12),無明顯差異(t=0.143,P=0.886);干預后觀察組QLQ-C30評分為(65.24±6.17)分,對照組為(61.43±5.79)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883,P=0.005)。
家屬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導模式干預以患者家屬為中心,予以健康指導,有助于幫助患者改善生活飲食習慣,提高生活質(zhì)量[2]。家屬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導模式干預通過向家屬介紹病情,可促進家屬注重患者心理,及時心理疏導,減輕擔憂、焦慮情緒;通過肺癌專題講座,能使家屬了解飲食、生活習慣對化療防護的重要性,從而為患者提供健康的飲食,監(jiān)督生活中不良行為,促進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建立微信、電話熱線,有利于及時了解患者病情,改進護理方式,提高化療防護效果。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ESCA、QLQ-C30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家屬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導模式干預能提高肺癌患者化療間歇期自我護理能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化療間歇期采用家屬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導模式干預可提升自我護理能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