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63000)鄧紅欣
雙相情感障礙會不同程度損害患者認知功能,影響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因此,需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實施高質(zhì)量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本研究以我院雙相情感障礙恢復期患者為研究對象,實施細致化護理干預,觀察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102例雙相情感障礙恢復期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分兩組,各51例。觀察組男22例,女29例;年齡24~43歲,平均(33.42±3.87)歲。對照組男21例,女30例;年齡25~42歲,平均(33.68±3.59)歲。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颊吆炇鹬橥鈺?。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與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guān)系,告知雙相情障礙病因、表現(xiàn)、治療方法、護理要點,說明藥物治療的作用,促使患者遵醫(yī)囑治療,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腎功能有無損害。實施心理護理,疏導患者負性情緒,穩(wěn)定患者心理平衡。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實施細致化護理,具體如下:①安全管理:保管好危險物品,確保環(huán)境安全,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傷人、自傷、自殺傾向時,立即報告醫(yī)生,予以有效處理。②環(huán)境護理:營造愉悅、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保持病房干凈整潔,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③認知管理:護士通過角色扮演、啟發(fā)、誘導等方式,糾正患者錯誤認識,促使患者對疾病形成正確的認知,以改變患者行為。④心理護理:每周與患者交流2~3次,每次約30min傾聽患者主訴,了解患者心理活動,對于存在消極觀念者,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想象生活的美好,消除其消極心理,肯定其積極心理。⑤交際指導:采用多媒體技術(shù)、情境表演等方式,再現(xiàn)生活溝通場景,指導患者正確與他人交往。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Young躁狂評定量表(YMRS)評估對比兩組抑郁、躁狂狀態(tài),HAMD評分越高,抑郁越嚴重;YMRS評分越高,躁狂越嚴重。②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分評價對比兩組精神病癥狀嚴重程度,總分126分,評分越高,病情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2.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HAMD評分、YMRS評分 護理前兩組HAMD評分、YMR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HAMD評分(15.32±2.89)、YMRS評分(15.89±3.20)低于對照組的(18.11±3.03)、(17.43±3.65)(P<0.05)。
2.2 BPRS評分 護理前觀察組BPRS評分為(97.83±10.26)分,對照組BPRS評分為(96.54±9.95)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45,P=0.521),護理后觀察組BPRS評分為(74.32±6.31)分,低于對照組(82.17±7.52)分(t=5.711,P<0.001)。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遇應激性事件會觸發(fā)不良情緒發(fā)作,影響其正常工作生活[1]。部分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通過藥物治療可緩解臨床癥狀,但仍需實施高質(zhì)量護理,以調(diào)整患者心理狀態(tài)。由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易激動惹,不良環(huán)境可能導致患者做出傷人、自傷等行為。因此,需注意患者居住環(huán)境管理,病房以暖色系為主,干凈整潔,同時注意將危險物品管好,避免患者出現(xiàn)情緒劇烈波動時,使用危險物品傷人或自傷。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認知管理有助于患者形成正確的認識,改善患者行為。對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心理護理是重要的護理內(nèi)容,對調(diào)節(jié)患者心理平衡,減輕患者負性情緒具有重要作用。交際指導有助于患者與他人交流溝通,形成良好的交際生活,一定程度疏導負性情緒[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HAMD評分、YMRS評分、BPR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雙相情感障礙恢復期患者實施細致化護理,可改善心理狀態(tài),減輕患者癥狀。
綜上所述,細致化護理應用于雙相情感障礙恢復期患者,可改善心理狀態(tài),減輕患者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