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平縣人民醫(yī)院(463900)劉茜
阿爾茨海默?。ˋD)是老年癡呆性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由于目前尚不完全明確AD發(fā)病機制,亦無治療該病的有效方案,但既往研究顯示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有效延緩AD患者病情發(fā)展,但現(xiàn)階段我國公共衛(wèi)生領域發(fā)展仍有較多不足,在醫(yī)療機構長期接受護理、治療干預的AD患者比例極低,多數(shù)患者是在家庭接受家庭成員照顧。且大部分照顧人員缺乏基本的醫(yī)療知識,無法為患者提高有效的護理干預,這會在一定程度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本文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92例AD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家屬參與照護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92例AD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A=46,B=46)。A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59~75歲,平均年齡(63.21±3.41)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2±1.34)年。B組男23例,女23例,年齡57~76歲,平均年齡(63.15±3.47)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21±1.28)年。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符合AD臨床診斷標準;總體衰退量表(GDS)分級為3~5級;病情穩(wěn)定;無其他類型癡呆;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A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如常規(guī)健康知識教育、飲食、用藥指導等。B組接受家屬參與照護模式干預:①建立護理干預小組:由護士長任小組組長,1名精神科醫(yī)生為指導老師,向其余小組成員講解家屬參與照護模式的內容、特點、方法以及AD患者護理的重點、難點和技巧;②制定護理計劃:詳細了解患者病情、治療方案、生活習慣,與患者家屬一同制定護理方案;③強化對患者家屬的健康知識教育:通過講解健康知識手冊的方式向患者家屬講解AD相關知識,如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護理措施以及日常安全的應對措施等,并每個月舉辦一次健康知識講座,現(xiàn)場解答患者疑問;④心理干預:指導患者家屬以耐心、貼心的態(tài)度與患者溝通,密切關注患者心理變化,及時疏導患者心理壓力,鼓勵患者通過聽音樂、看電視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1.3 觀察指標 使用老年癡呆生活質量量表(QOL-AD)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共52分,QOL-AD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使用自主生活能力量表(ADL)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共100分,ADL評分越高表明患者自主生活能力越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定性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定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QOL-AD和ADL評分比較:B組護理后QOL-AD評分(38.59±3.75)和ADL評分(74.91±7.19)均高于A組(34.14±3.46)、(62.33±6.45)(P<0.05)。
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每年新增AD患者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AD具有病程長、治療難度大、預后差等特點,隨著患者病情不斷延長,其社會功能會完全喪失,這不僅會導致患者生存質量大大降低,亦會給患者家屬帶來極大的心理和經(jīng)濟負擔。目前我國AD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護理多在家庭中進行,其主要護理人員亦為家庭成員,雖然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對提高患者舒適度具有一定幫助,但家庭護理成員往往缺乏全面的護理知識,患者在家庭中很難得到全面、正規(guī)的護理干預,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護理效果,亦不利于患者康復[1]。
此次研究探討了家屬參與照護模式在AD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家屬參與照護模式干預的B組護理干預后QOL-AD和ADL評分均高于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A組,這表明家屬參與照護模式在改善AD患者預后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家屬參與照護模式可通過對患者家屬的健康知識教育提高其護理技巧和能力,在保證患者接受有效護理干預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意外事件發(fā)生風險[2],而通過心理干預則能有效緩解患者面對疾病的恐懼感,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主動性,這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亦是十分必要的。
總之,家屬參與照護模式可有效改善AD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