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鄲城縣人民醫(yī)院(477150)李小麗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常伴白蛋白尿,若未加以控制可在短期內(nèi)加重腎功能障礙。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是臨床治療糖尿病腎病常用藥物,雖能糾正患者血壓,改善白蛋白尿,但部分患者效果欠佳[1]。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最有效降脂藥物,近年研究顯示,其還具有多方面非降脂作用,能作用于腎小球,抑制腎小球硬化過程,對改善腎功能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他汀類藥物聯(lián)合ACEI治療伴白蛋白尿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伴白蛋白尿糖尿病腎病患者107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觀察組(n=54)、對照組(n=53)。觀察組男29例,女25例,年齡46~63歲,平均(54.47±3.01)歲,糖尿病病程5~13年,平均(9.01±1.03)年;對照組男29例,女24例,年齡45~62歲,平均(53.98±2.96)歲,糖尿病病程5~15年,平均(8.96±1.12)年。兩組基礎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颊咧檠芯坎⒑炇鹜鈺?/p>
1.2 方法 予以糖尿病教育,實施飲食及運動治療,限制食鹽、蛋白質(zhì)攝入,指導低脂飲食,適宜補充鐵劑、維生素,并積極控制血糖水平。①對照組予以依那普利(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378)治療,口服,5mg/次,1次/d。②觀察組予以阿托伐他汀(湖北益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250)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依那普利同對照組,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均持續(xù)給藥4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效果。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②統(tǒng)計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白蛋白 治療前兩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改善,且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27.65±2.03)g/L低于對照組(29.01±1.76)g/L,血清白蛋白(35.79±1.35)g/L高于對照組(30.02±1.87)g/L,差異顯著(P<0.05)。
2.2 不良反應 觀察組胃腸脹氣1例,眩暈1例;對照組頭痛1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70%(2/54)與對照組1.89%(1/53)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P=0.987)。
近年受飲食及生活方式改變等諸多因素影響,糖尿病腎病患病率有顯著升高趨勢。ACEI能通過抑制AngⅡ,降低腎小球濾過率,促使蛋白排泄減少。學者許香梅等[2]研究指出,常規(guī)基礎上加用他汀類藥物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總有效率為96.70%。本研究從白蛋白排泄方面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低于對照組,血清白蛋白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能進一步改善白蛋白尿。機體高血糖環(huán)境膠原蛋白異常糖化會致腎小球基底膜膠原生成增加,加之血液濃縮及多數(shù)患者自身高脂血狀態(tài),會影響腎局部血流,白蛋白重吸收障礙。阿托伐他汀是臨床常用他汀類藥物,能阻滯內(nèi)源性膽固醇生成,調(diào)節(jié)機體高脂血狀態(tài),同時具有抗細胞增殖、抗炎癥反應等作用,可減緩腎小球硬化進程,具有調(diào)節(jié)白蛋白重吸收作用。此外,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70%與對照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加用阿托伐他汀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高。
綜上可知,他汀類藥物聯(lián)合ACEI治療伴白蛋白尿糖尿病腎病能進一步改善白蛋白尿癥狀,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