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京立醫(yī)院(458030)原秀春
急診科為醫(yī)院窗口,負責救護危重病人,對護理人員素質要求較高,且護理工作強度大,加之頻繁倒班、服務對象特殊性,造成護理人員長期疲勞、人際關系緊張、難以提高業(yè)務素質,嚴重影響護理人員身心健康[1]。相關研究表明,合理調整排班能減少對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影響,有助于提高接受度,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護理質量[2]?;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懡M長負責制APN層級排班對急診科護士工作倦怠感的影響?,F(xiàn)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急診科護士24名,均為女性,年齡21~44歲,平均年齡(32.46±5.67)歲,護齡1.3~15.0年,平均護齡(8.06±3.21)年,其中1名副主任護師,3名主管護師,8名護師,12名護士。納入標準:具有護士執(zhí)業(yè)證書;急診科工作年限>1年。排除標準:處于病假、產假者;實習、輪轉、進修護士。
1.2 方法
1.2.1 傳統(tǒng)排班:固定排班輪換,分為上午、中午、下午、上夜、下夜,低年資護士負責中午、夜間工作,高資歷護士上、下午時間。1個護理團隊上夜、下夜班次均為1名護士,中午班次為2名護士。
1.2.2 組長負責制APN層級排班:①層級管理:護士長評估護士綜合能力,根據(jù)護士年資、工作能力、職稱等,按照新老搭配原則分組,24名護士分為4個小組,每組6名護士,均設立1名責任組長,由高年資、專業(yè)知識扎實、責任心強、業(yè)務技術熟練的護師以上職稱擔任。②排班時間:A班:8:00~17:00,其中0.5h為用餐時間;P班:17:00~1:00;N班:1:00~8:00。A班為2個小組負責,P、N班為1個小組,進行周期性循環(huán)排班,N班后休息1d。③組長負責制:責任組長負責護理工作質量把控,同時負責本組人力調配,配合各種搶救工作,進行技術指導,解決疑難問題。4個組長進行夜晚輪班,前夜上班,后夜值班室休息,突發(fā)事件呼叫責任組長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組長負責制APN層級排班實施前后護士工作倦怠感,以工作倦怠感量表(MBI-GS)評估,包括消極怠慢、情緒衰竭、專業(yè)效能感3個維度,16個條目,每個條目0~6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工作倦怠感越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施前后M B I-G S評分比較:實施后消極怠慢評分(7.65±3.18)、情緒衰竭評分(9.3 5±3.8 9)、專業(yè)效能感評分(10.21±3.17)均較實施前(11.42±3.05)、(15.27±4.12)、(17.24±3.09)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診科急救護理以易感染性、忙、急、多學科性等為特點。傳統(tǒng)排班夜間值班人員較少,導致護理人員夜間壓力大,造成潛在性緊張、不安,影響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及工作質量。組長負責制APN層級排班是一種新型排班模式,通過選出責任組長,由組長分配班次,每天僅分為3個班次,有利于護理工作連續(xù)性。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實施后消極怠慢、情緒衰竭、專業(yè)效能感評分均較實施前低(P<0.05),提示組長負責制APN層級排班可降低急診科護士工作倦怠感,保障身心健康。分析原因可能為:實施組長負責制APN層級排班,護士班次由5個班次轉變?yōu)?個班次,可減少交接班次,選出責任組長,組長根據(jù)護理工作時間、工作量進行班次分配,增加工作高峰期人數(shù),工作連續(xù)性強,護士在崗期間滿負荷工作,從而減少夜班、加班次數(shù),彌補傳統(tǒng)排班交班時間不統(tǒng)一、頻繁交班等缺陷,進而減輕護士工作壓力,保證護士具有足夠休息時間,減輕工作疲勞。同時,組長負責制APN層級排班強調新老搭配,低年資護士可得到高年資護士指導、督促、幫助,促使低年資護士在面對病情復雜患者、突發(fā)事件、工作量大等情況,能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從而緩解低年資護士因工作經(jīng)驗少而產生心理壓力,保障身心健康,以更好精力投入護理工作中。
總之,組長負責制APN層級排班能有效降低急診科護士工作倦怠感,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