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蘭考第一醫(yī)院(475300)尚萬松 郭新勝 楊芬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療關鍵在于快速疏通狹窄、阻塞的冠狀動脈,恢復心肌供血、供氧,目前臨床較為常用的治療手段主要有藥物溶栓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兩種,其中PCI治療具有疏通效果好、臨床療效顯著等優(yōu)點,被視為臨床治療AMI特別是危重癥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1]。但近些年臨床研究顯示PCI在操作過程中會對患者血管造成一定損傷,患者易出現(xiàn)微循環(huán)灌注不良、心肌再灌注損傷、不良心血管事件再發(fā)等并發(fā)癥,從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2]。此次研究探討了尼可地爾對AMI患者PCI后心功能及心肌微循環(huán)灌注的影響,現(xiàn)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84例AMI患者分為A、B兩組,各42例,A組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48~67歲,平均年齡(56.92±3.75)歲。B組中男21例,女21例,年齡49~69歲,平均年齡(57.08±3.69)歲。比較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確診為AMI;首次發(fā)??;發(fā)病12h內入院就診;行PCI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并發(fā)其他心臟疾?。恢匾K器功能不全;惡性腫瘤;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異常;藥物過敏;精神障礙。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PCI治療,且介入治療給予阿司匹林(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78)100mg,替格瑞洛(AstraZeneca AB H20120486)90mg。介入治療后給予單硝酸異山梨酯(上海旭東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112)治療,20mg/次,1次/d。B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尼可地爾(海南制藥廠有限公司制藥二廠,國藥準字H20066801),介入治療前給予10mg,介入治療后以5mg/次,3次/d的用量維持用藥,兩組治療周期均為6個月。
1.4 觀察指標 使用TIMI血流分級評估兩組PCI治療前后心肌微循環(huán)灌注情況;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1周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水平。
1.5 觀察指標 使用SPSS22.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定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以n%表示,行χ2/Z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兩組PCI后即刻TIMI血流分級比較 B組PCI治療后即刻TIMI血流分級狀況(1級1例,2級4例,3級37例)優(yōu)于A組(1級5例,2級12例,3級25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LVEF水平比較 B組治療7d后LVEF水平(48.96±4.25)%高于A組(44.21±4.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PCI是目前臨床促使AMI患者血運重建的重要手段,但在置入球囊或支架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造成血管內皮受損,進而激活局部炎癥反應和凝血功能,促使血栓形成,故部分患者會在術后出現(xiàn)心肌損傷加重等并發(fā)癥。因此治療期間給予一定藥物干預是十分必要的。尼可地爾是一種臨床常用的硝酸酯類藥物,其不僅能通過激活鳥苷酸環(huán)化酶活性促使血管擴張,從而增加血流量,緩解心肌缺血,還可激活ATP敏感性K+通道,從而延緩心肌細胞凋亡,抑制心室重塑[3]。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加用尼可地爾的B組患者PCI后即刻TIMI血流分級狀況顯著優(yōu)于未接受尼可地爾治療的A組,其TIMI血流分級為3級的比例較高,且B組治療7d后的LVEF水平較高,這表明加用尼可地爾可有效改善AMI患者PCI后的心功能和心肌微循環(huán)灌注,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較好幫助,但此次研究亦有較大局限,未對兩組患者進行遠期隨訪,尼可地爾在預防AMI患者PC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再發(fā)的療效仍需大規(guī)模數(shù)據(jù)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尼可地爾可有效改善AMI患者PCI后的心功能和心肌微循環(huán)灌注,該治療方案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