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中醫(yī)院(466000)劉眾軍
急性腸梗阻為外科常見急腹癥,由腸內(nèi)容物無法向遠端順利運行所致,病情復雜,治療較為困難[1]。目前,臨床治療急性腸梗阻以藥物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為主。奧曲肽、大承氣湯為常用保守治療方案,奧曲肽可促進炎癥消退,緩解腸壁水腫;大承氣湯灌腸可抑制水分吸收,增強胃腸蠕動[2]。腸粘連松解術為常用手術方式,可快速、有效解除病因,縮短治療時間。本研究選取我院84例急性腸梗阻患者,探究藥物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84例急性腸梗阻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藥物組(n=42)與手術組(n=42)。藥物組女12例,男30例,年齡47~76歲,平均年齡(61.83±6.29)歲;手術組女10例,男32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62.25±6.08)歲。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
1.2 方法
1.2.1 藥物組 給予奧曲肽(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71)、大承氣湯聯(lián)合治療,奧曲肽0.1g,皮下注射,自主排氣后停藥;大承氣湯:陳皮10g、厚樸10g、木香10g、萊菔子20g、枳實10g、佛手15g、芒硝10~15g(沖服)、大黃10~15g(后下),煎汁200ml,早晚灌腸(每次100ml),持續(xù)7d。
1.2.2 手術組 給予腸粘連松解術治療。腫瘤:切除術,腸套疊:復位術,腹部疝者:減壓、修補術;腸扭轉:復位術。關腹前以大量溫生理鹽水灌洗腹腔,腹腔引流(放置1~2根乳膠管)。
1.3 觀察指標 ①療效。②對比兩組住院時間、腸壞死率。
1.4 療效標準 癥狀消失,腸道功能正常為痊愈;癥狀、腸道功能明顯改善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將痊愈、有效計入總有效。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SPSS23.0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 藥物組總有效率為97.64%,手術組總有效率為95.24%,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2.2 住院時間、腸壞死率 藥物組住院時間為(6.24±1.19)d,長于手術組的(4.28±1.43)d,而藥物組腸壞死發(fā)生率為2.38%,低于手術組的19.05%,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腸梗阻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病情危重,可危及生命安全[3]。現(xiàn)階段,保守與手術治療為臨床治療急性腸梗阻主要手段。奧曲肽可促進炎癥消退,緩解腸壁水腫,但長期使用可使水電解質紊亂加重。大承氣湯中大黃可瀉下攻積;芒硝可推陳致新、瀉熱蕩積;枳實導滯消痞;厚樸消積導滯;萊菔子、陳皮、木香等可活血祛瘀、行氣導滯?,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大承氣湯可增加胃腸蠕動,促進腸道內(nèi)毒素、細菌清除,改善胃腸功能[4]。但保守治療存在起效較慢,住院時間長等不足。腸粘連松解術為臨床治療急性腸梗阻常用手術方式,可快速、有效解除病因,縮短治療時間,但易引起腸壞死。選擇手術治療時,應明確手術指征,掌握好手術時機,防止不良事件發(fā)生。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提示藥物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均可起到較好的臨床效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藥物組住院時間長于手術組,腸壞死發(fā)生率低于手術組(P<0.05)。表明藥物保守急性腸梗阻,可減少腸壞死發(fā)生,但住院時間較長。
綜上可知,針對急性腸梗阻患者,藥物保守、手術治療均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手術治療起效快,可縮短住院時間,但腸壞死率高,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