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莉
長期以來,英語課堂教學比較重知識輕能力,結果造成了重語言知識的講授,忽視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不良局面。當然教學效果不盡人意,一些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僅沒有得到提高,反而還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甚至產生了畏難情緒。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問題
(1)閱讀材料單一學生能接觸到的閱讀材料基本上是教材、試題和復習資料。這些材料形式單一,內容雷同,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上學期,我們就專門給學生開設了一節(jié)閱讀課,用的自己編寫的閱讀教材,它內容廣泛,符合學生的實際,趣味性強。訓練了一學期,學生對閱讀明顯有了興趣。
(2)訓練方法單一。教師訓練學生閱讀的方法基本上是解答閱讀理解,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規(guī)定的材料,然后從設計好的題目中選出最佳答案。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學生始終在被動閱讀,失去了自己的思維空間和思考動力。我們設計的材料一部分是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總結收獲,完全是學生自己的主動學習,這樣的效果非常好。
(3)沒有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我們應該幫助、鼓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使他們能夠更快地進步。
二、主要的閱讀技巧
(1)掃讀:即通過對文章標題和首尾句的閱讀,對文章的內容結構有一個整體的印象,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作者的意圖或文章所要涉及的問題。
(2)跳讀:為獲得特定的信息而進行的符號辯認的過程,讓學生很快能抓住中心句,并能對生詞作出猜測,以提高學生自學新單詞的能力。
(3)細讀:指學生在對全文有個整體印象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深入細致的閱讀,要求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細節(ji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或觀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當然,不同的閱讀方式應有不同的時間限制和閱讀速度,并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但教師最終的任務是除了能讓學生鞏固和表達閱讀內容外,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或表達出自己的個人觀點。
三、那么怎樣才能有效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1)廣泛閱讀,保證一定數(shù)量。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習英語也是如此。英語文章讀得多了,就能夠把自己的語感培養(yǎng)起來,同時在閱讀過程中鞏固已學過的詞匯和語法知識。通過對不同題材的廣泛閱讀,還能夠接受更多的信息,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及歷史地理、知名人物等多方面的知識,這對于擴展視野,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是很有益處的。因此,必須把閱讀當成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步驟,不求每次閱讀時間和文章篇幅的長短,但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讀下去,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采用恰當?shù)拈喿x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要有良好的習慣。閱讀時一定要專心致志、聚精會神,不能邊聊天邊閱讀,也不能邊閱讀邊干別的事。對于不同內容的閱讀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對于重點的文章、精彩的段落、典型句式要精讀,即逐字逐句地熟讀深思,達到出口成誦的目的,對于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讀,即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或故事的情節(jié)概況,以求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對于那些與自已實際英語水平相差甚遠、過難或過易的文章以及沒有什么意義,不能從中獲取知識的文章可以略讀,跳讀,甚至干脆不讀。這樣,閱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時間內收到最大的功效。
(3)學會猜測生詞的意思。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碰到一些生詞。在一般情況下,不必見到生詞就查詞典,這樣可以保持閱讀的連貫性,不致于影響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那么,碰到生詞該怎么辦呢可以采用下列三種辦法來處理:①如果是專有名詞,一般可以根據(jù)上下文來判斷它是人名還是地名,或是其它組織的名稱。對于這些詞不認識關系不大,只要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了。②通過構詞法來分析判斷。如有些詞的詞干是學過并且掌握了的,只不過是加了前綴或后綴轉換了一下詞性或詞義而已;又如有的是兩個單詞合在一起的合成詞,等等。對于這些詞只要有些構詞法的知識就能夠猜測判斷出它們的詞性或詞義了。③另有一些單詞可以根據(jù)上下文的內容、語氣來判斷它們的含義。如果遇到個別難以猜測其義而又會影響到對文章理解的單詞,就應該查閱一下詞典。
總之,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堅持練習,不斷總結經驗,掌握恰當?shù)姆椒?,就一定能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